一种柴油机怠速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664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柴油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柴油机怠速调节装置。它解决了现有装置的供油量不能平稳变化的问题。它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上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与出液口连通,进液口与出液口的连通处设有通断口,通断口内配合设有通断块,装置本体与通断块之间设有用于控制通断口处的通断的通断机构,通过通断机构可连续性的均匀改变通断口处连通时的截面大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通断机构可连续性的均匀改变通断口处连通时的截面大小,使得该连通区域的截面呈均匀的连续性变化,有效均匀改变供油量的大小,便于供油量平稳随通断块进行变化,精准控制该供油量,提升柴油发动机的怠速稳定性。柴油发动机的怠速稳定性。柴油发动机的怠速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柴油机怠速调节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柴油机零部件
,尤其是指一种柴油机怠速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单缸柴油机是通过怠速控制阀控制柴油机泵的喷油量,调整柴油机不同工况所适用的转速。当需要柴油机转速增大时,拉紧油门拉线,调速杠杆前端的调整拨叉拨动柴油机泵上的油量推杆,调整增大柴油泵的供油量;当需要柴油机转速降低时,松开油门拉线,调速拨叉反向拨动油量推杆,减少柴油供油量以实现降低转速的目的。
[0003]在正常情况下,怠速控制阀的开度与供油量严格遵循某种函数关系,即怠速控制阀开度增大,供油量相应增加。
[0004]但是,供油量不能平稳随怠速控制阀进行变化,导致该供油量的控制不够精准,降低柴油发动机的怠速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提供一种柴油机怠速调节装置,通过通断机构可连续性的均匀改变通断口处连通时的截面大小,使得该连通区域的截面呈均匀的连续性变化,有效均匀改变供油量的大小,便于供油量平稳随通断块进行变化,精准控制该供油量,提升柴油发动机的怠速稳定性。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柴油机怠速调节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上开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出液口连通,所述进液口与出液口的连通处设有通断口,所述通断口内配合设有通断块,所述装置本体与通断块之间设有用于控制通断口处的通断的通断机构,通过所述通断机构可连续性的均匀改变通断口处连通时的截面大小。
[0008]进一步地,所述通断机构包括通断通道、转动杆、连接柱以及限位组件,所述通断通道设于装置本体上并与通断口连通,所述转动杆螺纹连接于通断通道内,所述连接柱同轴转动连接于转动杆的上方,所述连接柱的顶端与通断块固连,所述通断块上开设有流通口,所述流通口的纵截面呈矩形,所述流通口的两端分别与出液口和进液口连通,所述限位组件设于装置本体与连接柱之间,通过所述限位组件带动连接柱沿转动杆的轴向移动。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口内设有第一聚流管,所述第一聚流管的一端作用于通断块的外侧,所述第一聚流管上开设有第一聚流口,所述第一聚流口的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一聚流口与流通口的形状相同且大小相互对应。
[0010]进一步地,所述出液口内设有第二聚流管,所述第二聚流管的一端作用于通断块的外侧,所述第二聚流管上开设有第二聚流口,所述第二聚流口的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二聚流口与流通口的形状相同且大小相互对应。
[0011]进一步地,所述通断块的外圈固定套设有耐磨尼龙套,所述耐磨尼龙套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耐磨口和第二耐磨口,所述第一耐磨口对应设置在第一聚流口与流通口之
间,所述第二耐磨口对应设置在第二聚流口与流通口之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槽以及限位块,所述限位槽纵向开设于通断通道的内壁,所述限位块纵向滑动配合于限位槽内,所述限位块与连接柱固连,所述限位槽的纵向长度大于通断口的纵向距离。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均水平延伸。
[0014]进一步地,所述通断通道的底部开设有调节口,所述调节口的底端贯穿装置本体,所述转动杆的底部穿出通断通道后固连有把手。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通过通断机构可连续性的均匀改变通断口处连通时的截面大小,使得该连通区域的截面呈均匀的连续性变化,有效均匀改变供油量的大小,便于供油量平稳随通断块进行变化,精准控制该供油量,提升柴油发动机的怠速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柴油机怠速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2为本柴油机怠速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19]图3为本柴油机怠速调节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0020]图4为装置本体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21]图5为图3中的A处放大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装置本体;2、进液口;3、出液口;4、通断口;5、通断块;51、流通口;6、通断机构;61、通断通道;62、转动杆;63、连接柱;64、限位组件;641、限位槽;642、限位块;7、第一聚流管;71、第一聚流口;8、第二聚流管;81、第二聚流口;9、耐磨尼龙套;91、第一耐磨口;92、第二耐磨口;10、调节口;1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5]如图1

5所示,一种柴油机怠速调节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上开设有进液口2和出液口3,进液口2与出液口3连通,进液口2与出液口3的连通处设有通断口4,通断口4内配合设有通断块5,装置本体1与通断块5之间设有用于控制通断口4处的通断的通断机构6,通过通断机构6可连续性的均匀改变通断口4处连通时的截面大小。
[0026]如图1

5所示,将油液由进液口2导入并经通断口4和出液口3后导出,通过通断机构6可连续性的均匀改变通断口4处连通时的截面大小,使得该连通区域的截面呈均匀的连续性变化,有效均匀改变供油量的大小,便于供油量平稳随通断块5进行变化,精准控制该供油量,提升柴油发动机的怠速稳定性。
[0027]如图3

5所示,本实施例中,通断机构6包括通断通道61、转动杆62、连接柱63以及限位组件64,通断通道61设于装置本体1上并与通断口4连通,转动杆62螺纹连接于通断通道61内,连接柱63同轴转动连接于转动杆62的上方,连接柱63的顶端与通断块5固连,通断块5上开设有流通口51,流通口51的纵截面呈矩形,流通口51的两端分别与出液口3和进液
口2连通,限位组件64设于装置本体1与连接柱63之间,通过限位组件64带动连接柱63沿转动杆62的轴向移动,进液口2和出液口3均水平延伸,通断通道61的底部开设有调节口10,调节口10的底端贯穿装置本体1,转动杆62的底部穿出通断通道61后固连有把手11。
[0028]如图3

5所示,带动转动杆62转动,在转动杆62与通断通道61的螺纹连接作用下带动转动杆62沿螺旋轨迹向上运动,由于连接柱63同轴转动连接于转动杆62的上方,通过限位组件64带动连接柱63沿转动杆62的轴向移动,仅可带动连接柱63进行轴向移动,从而带动通断块5从通断口4处移动,由于流通口51的纵截面呈矩形,通断块5在通断口4内纵向移动时,该连通区域的截面呈均匀的连续性变化,有效均匀改变供油量的大小,便于供油量平稳随通断块5进行变化,精准控制该供油量,提升柴油发动机的怠速稳定性;由于进液口2和出液口3均水平延伸,便于平稳输送油液;转动把手11即可带动转动杆62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62在通断铜带内螺旋运动。
[0029]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进液口2内设有第一聚流管7,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柴油机怠速调节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上开设有进液口(2)和出液口(3),所述进液口(2)与出液口(3)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2)与出液口(3)的连通处设有通断口(4),所述通断口(4)内配合设有通断块(5),所述装置本体(1)与通断块(5)之间设有用于控制通断口(4)处的通断的通断机构(6),通过所述通断机构(6)可连续性的均匀改变通断口(4)处连通时的截面大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怠速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断机构(6)包括通断通道(61)、转动杆(62)、连接柱(63)以及限位组件(64),所述通断通道(61)设于装置本体(1)上并与通断口(4)连通,所述转动杆(62)螺纹连接于通断通道(61)内,所述连接柱(63)同轴转动连接于转动杆(62)的上方,所述连接柱(63)的顶端与通断块(5)固连,所述通断块(5)上开设有流通口(51),所述流通口(51)的纵截面呈矩形,所述流通口(51)的两端分别与出液口(3)和进液口(2)连通,所述限位组件(64)设于装置本体(1)与连接柱(63)之间,通过所述限位组件(64)带动连接柱(63)沿转动杆(62)的轴向移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柴油机怠速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口(2)内设有第一聚流管(7),所述第一聚流管(7)的一端作用于通断块(5)的外侧,所述第一聚流管(7)上开设有第一聚流口(71),所述第一聚流口(71)的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一聚流口(71)与流通口(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高辉李春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斯坦福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