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656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路板及烹饪器具;其中,电路板,包括输入回路;电路板还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输入回路的走线的其中一部分排布于第一表面上,输入回路的走线的另一部分排布于第二表面上,且输入回路的走线的其中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在垂直于第一表面的方向上具有第一重叠区域。根据本申请提供的电路板及烹饪器具,能够减小线圈盘等辐射源对输入回路的干扰,提高了输入回路上的滤波元器件的滤波性能。波性能。波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路板及烹饪器具


[0001]本技术涉及电路板走线
,尤其涉及一种电路板及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电磁炉、电压力锅等烹饪器具,主要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进行加热,例如,通过对烹饪器具内的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简称IGBT),进行一定频率的导通,为谐振电路中线圈盘提供电能,而在IGBT断开后,谐振回路中的谐振电容和线圈盘之间不断进行充放电过程,使得谐振回路的电场发生变化,从而在线圈盘周围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线大部分通过金属锅体,在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量。
[0003]实际应用中,为避免IGBT、谐振电容和线圈盘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电磁波能量对电磁炉内部的电源线以及其他元器件造成干扰,通常在电源线的进线部分即电源输入回路上设置电磁兼容(又称EMC)滤波电路,该滤波电路包括电容、差模电感及共模电感等滤波器件。
[0004]然而,为保证滤波效果,滤波电路中滤波器件的参数一般较大,这就导致滤波器件体积较大,占用电路板较大空间,从而极易受到线圈盘等辐射源的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路板及烹饪器具,能够减小滤波电路沿电路板表面的走线面积,从而减小线圈盘等辐射源对滤波电路的干扰,提高了滤波电路的滤波性能的问题。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路板,包括输入回路;
[0007]电路板还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输入回路的走线的其中一部分排布于第一表面上,输入回路的走线的另一部分排布于第二表面上,且输入回路的走线的其中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在垂直于第一表面的方向上具有第一重叠区域。
[0008]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输入回路的其中一部分走线排布于电路板的第一表面上,另一部分走线排布于电路板的第二表面上;并将输入回路的走线的其中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在垂直于第一表面或者第二表面的方向上设置至少部分重叠区域,这样,能够减小输入回路的走线在电路板某一个表面(例如第一表面或者第二表面的走线面积),也就是说,能够减小输入回路走线与线圈盘产生的辐射的直接干涉面积,从而能够减小线圈盘等辐射源对输入回路的干扰,提高了输入回路上的滤波元器件的滤波性能。另外,在相同滤波性能的需求下,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减小滤波元器件的尺寸,有利于电路板的小型化设计。
[0009]在一种可选的设计方式中,输入回路的走线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其中,第一支路的一端用于与电源的火线电连接,第一支路的另一端与整流桥的第一引脚电连接,第二支路的一端用于与电源的零线电连接,第二支路的另一端与整流桥的第二引脚电连接;
[0010]第一支路位于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其中一者上,第二支路位于第一表面和第二
表面的另一者上,且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在垂直于第一表面的方向上具有第一重叠区域。
[0011]通过将第一支路的一端与电源的火线电连接,第一支路的另一端与整流桥的第一引脚相连接,使得第一支路形成输入回路的火线;将第二支路的一端与电源的零线电连接,第二支路的另一端与整流桥的第二引脚相连接,使得第二支路形成输入回路的零线;整流桥可以将输入回路输入的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便于电磁炉的使用。通过将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分别设置在电路板的两个表面上,并在垂直于其中任意一个表面的方向上设有重叠区域,这样,减小了输入回路在电路板其中任意一个表面上的走线面积,从而减小了线圈盘等发射源发出的磁力线与输入回路的直接作用面积,即能够减小对输入回路上的滤波元件的影响,保证滤波器建的滤波效果。
[0012]另外,由于输入回路在电路板上的走线面积减小,使得输入回路的整个走线布局都更为紧凑,可以有效增加输入回路与线圈盘之间的间距,也即能够减小线圈盘对输入回路上的滤波元件的干扰,能够保证滤波元件的滤波效果。这样,就可以减小滤波元件的滤波参数,从而减小滤波元件的体积,使得滤波元件的体积减小,有利于电路板的小型化。
[0013]在一种可选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支路的至少部分与第二支路的至少部分的走线方向一致。
[0014]将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的走线方向设置为一致,这样,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在电路板上都是沿相同的方向进行走线排布,其走线方向不会在电路板的表面形成夹角,从而能够减小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在电路板表面占用的总面积,也就能够减小线圈盘产生的磁力线与输入回路的直接干涉面积,即能够减小线圈盘对输入回路的干扰,提高输入回路上滤波元件的滤波效果。
[0015]在一种可选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支路在垂直于第一表面的方向上覆盖第二支路。
[0016]这样,线圈盘产生的磁力线与输入回路的实际作用面积近似于第一支路的布线面积,即能够减小线圈盘产生的磁力线与输入回路的实际作用面积,能够减小线圈盘对输入回路的干扰,提高输入回路上滤波元件的滤波效果。
[0017]另外,由于线圈盘对输入回路上的干扰减小,从而对输入回路上的滤波元件的性能参数要求降低,即能够减小滤波元件的参数,从而能够减小滤波元件的体积,有利于对电路板的小型化设计。
[0018]或者,第二支路在垂直于第一表面的方向上覆盖第一支路。
[0019]这样,线圈盘产生的磁力线与输入回路的实际作用面积近似于第二支路的布线面积,即能够减小线圈盘产生的磁力线与输入回路的实际作用面积,能够减小线圈盘对输入回路的干扰,提高输入回路上滤波元件的滤波效果。
[0020]在一种可选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的宽度相等。
[0021]这样,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与线圈盘等辐射源产生干扰磁力线的直接干涉面积相同,使得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受到线圈盘的干扰保持一致,从而可以保证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性能的一致性。另一方面,在将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重叠时,能够使得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完全重叠,避免了未重叠的部分受到电磁干扰。
[0022]在一种可选的设计方式中,电路板还包括输出回路,输出回路的一端连接于整流桥的第三引脚,输出回路的另一端连接于整流桥的第四引脚;
[0023]输出回路的走线的其中一部分排布于第一表面,输出回路的走线的另一部分排布
于第二表面上,输出回路的走线中,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在垂直于第一表面的方向上具有第二重叠区域。
[0024]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将输出回路的一部分排布在电路板的其中一个表面上,输出回路的另一部分排布在另一个表面上,并将排布于两个相背的表面上的输出回路设置成具有一定的重叠区域。这样,能够减小输出回路在电路板的单个表面上的走线面积,从而减小了输出回路向外的辐射空间,能够减小输出回路对其他电路(例如输入回路)的影响。
[0025]另外,将输出回路的一部分走线和另一部分走线分别排布在电路板相背的两个表面上,并设有一定的重叠区域。这样,输出回路的整个走线布局更加紧凑,从而能够增大输出回路与线路板上其他元器件之间的间距,也能够减小对其他电路的影响。
[0026]在一种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回路(101);所述电路板还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102)和第二表面(103),所述输入回路(101)的走线的其中一部分排布于所述第一表面(102)上,所述输入回路(101)的走线的另一部分排布于所述第二表面(103)上,且所述输入回路(101)的走线的其中一部分与另一部分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102)的方向上具有第一重叠区域(1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回路(101)的走线包括:第一支路(1011)和第二支路(1012),其中,所述第一支路(1011)的一端用于与电源的火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支路(1011)的另一端用于与整流桥(105)的第一引脚(1051)电连接,所述第二支路(1012)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电源的零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支路(1012)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桥(105)的第二引脚(1052)电连接;所述第一支路(1011)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02)和所述第二表面(103)的其中一者上,所述第二支路(1012)位于所述第一表面(102)和所述第二表面(103)的另一者上,且所述第一支路(1011)与所述第二支路(1012)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102)的方向上具有所述第一重叠区域(1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1011)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二支路(1012)的至少部分的走线方向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1011)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102)的方向上覆盖所述第二支路(1012);或者,所述第二支路(1012)在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102)的方向上覆盖所述第一支路(101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1011)与所述第二支路(1012)的宽度相等。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还包括输出回路(106),所述输出回路(106)的一端用于与整流桥(105)的第三引脚(1053)电连接,所述输出回路(106)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整流桥(105)的第四引脚(1054)电连接;所述输出回路(106)的走线的其中一部分排布于所述第一表面(102),所述输出回路(106)的走线的另一部分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鹏刚高博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