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制品生产用高效巴氏杀菌冷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650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乳制品生产用高效巴氏杀菌冷却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背表面的两侧均螺栓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正表面固定焊接有驱动辊,所述驱动辊的表面环形盘绕有传送网带,所述箱体内腔的左侧螺栓连接有杀菌室,所述箱体内腔的右侧螺栓连接有冷却室,所述箱体顶部的左侧设置有循环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水泵、引水管、导水管、分水管、导水箱、加水管、电加热管、温度传感器、混合电机、转杆、搅拌叶和限位辊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巴氏杀菌冷却机在对乳制品进行加热时,易导致乳制品受热不均,继而大大增加了加工时所需的工作时间,存在一定的弊端,降低了巴氏杀菌冷却机工作效率的问题。却机工作效率的问题。却机工作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制品生产用高效巴氏杀菌冷却机


[0001]本技术涉及乳制品加工
,具体为一种乳制品生产用高效巴氏杀菌冷却机。

技术介绍

[0002]乳制品指的是使用牛乳或羊乳及其加工制品为主要原料,加入或不加入适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辅料,使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定所要求的条件,经加工制成的各种食品,也叫奶油制品。
[0003]在对乳制品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常会用到巴氏杀菌冷却机,现有的巴氏杀菌冷却机在对乳制品进行加热时,易导致乳制品受热不均,继而大大增加了加工时所需的工作时间,存在一定的弊端,降低了巴氏杀菌冷却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制品生产用高效巴氏杀菌冷却机,具备对乳制品进行均匀加热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巴氏杀菌冷却机在对乳制品进行加热时,易导致乳制品受热不均,继而大大增加了加工时所需的工作时间,存在一定的弊端,降低了巴氏杀菌冷却机工作效率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乳制品生产用高效巴氏杀菌冷却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背表面的两侧均螺栓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正表面固定焊接有驱动辊,所述驱动辊的表面环形盘绕有传送网带,所述箱体内腔的左侧螺栓连接有杀菌室,所述箱体内腔的右侧螺栓连接有冷却室,所述箱体顶部的左侧设置有循环组件,所述杀菌室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升温组件,所述冷却室的右侧设置有混合组件,所述箱体表面的底部安装有限位辊,所述杀菌室右侧的顶部开设有导槽一,所述冷却室右侧的顶部开设有导槽二。
[0006]优选的,所述循环组件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底部与箱体的顶部螺栓连接,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连通有引水管,所述引水管远离水泵的一侧贯穿至杀菌室内腔左侧的底部,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表面的左侧连通有分水管,所述分水管远离导水管的一端贯穿至杀菌室内腔右侧的底部,所述导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连通有导水箱,所述导水箱的底部连通有加水管,所述加水管的底部贯穿至杀菌室内腔的顶部并连通有喷头,所述引水管、导水管和分水管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阀门。
[0007]优选的,所述升温组件包括电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所述电加热管固定安装于杀菌室内腔的底部,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安装于杀菌室内腔底部的中心处。
[0008]优选的,所述混合组件包括混合电机,所述混合电机的左侧与冷却室的右侧螺栓连接,所述混合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至冷却室的内腔并固定焊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固定套设有搅拌叶。
[0009]优选的,所述冷却室内腔底部的左侧竖向固定连接有支板,支板的表面镶嵌有稳
定轴承。
[0010]优选的,所述杀菌室和冷却室正表面的顶部均连通有注水管,所述杀菌室和冷却室正表面的底部均连通有排水管,注水管和排水管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0011]优选的,所述驱动辊的正表面贯穿至箱体的内腔,所述限位辊的表面与传送网带的表面滑动接触。
[0012]优选的,所述箱体的正表面与背表面均螺栓连接有支腿,支腿的底部固定焊接有支脚。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水泵、引水管、导水管、分水管、导水箱、加水管、电加热管、温度传感器、混合电机、转杆、搅拌叶和限位辊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巴氏杀菌冷却机在对乳制品进行加热时,易导致乳制品受热不均,继而大大增加了加工时所需的工作时间,存在一定的弊端,降低了巴氏杀菌冷却机工作效率的问题。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支腿和支脚配合使用,能够对箱体进行稳定支撑,通过设置密封盖,能够分别对注水管和排水管进行密封,通过设置支板和稳定轴承配合使用,能够对转杆进行支撑,便于转杆稳定转动,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能够对杀菌室内温度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箱体结构立体剖视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杀菌室结构立体剖视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冷却室结构立体剖视示意图。
[0020]图中:1箱体、2驱动电机、3驱动辊、4传送网带、5杀菌室、6冷却室、7循环组件、71水泵、72引水管、73导水管、74分水管、75导水箱、76加水管、8升温组件、81电加热管、82温度传感器、9混合组件、91混合电机、92转杆、93搅拌叶、10限位辊、11导槽一、12导槽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请参阅图1

图4,一种乳制品生产用高效巴氏杀菌冷却机,包括箱体1,箱体1的正表面与背表面均螺栓连接有支腿,支腿的底部固定焊接有支脚,通过设置支腿和支脚配合使用,能够对箱体1进行稳定支撑,箱体1背表面的两侧均螺栓连接有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的正表面固定焊接有驱动辊3,驱动辊3的正表面贯穿至箱体1的内腔,驱动辊3的表面环形盘绕有传送网带4,箱体1内腔的左侧螺栓连接有杀菌室5,箱体1内腔的右侧螺栓连接有冷却室6,杀菌室5和冷却室6正表面的顶部均连通有注水管,杀菌室5和冷却室6正表面的底部均连通有排水管,注水管和排水管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密封盖,通过设置密封盖,能够分别对注水管和排水管进行密封,箱体1顶部的左侧设置有循环组件7,杀菌室5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升温组件8,冷却室6的右侧设置有混合组件9,箱体1表面的底部安装有限位辊10,限位辊10的表面与传送网带4的表面滑动接触,杀菌室5右侧的顶部开设有导槽一11,冷却室6右侧的顶部开设有导槽二12,循环组件7包括水泵71,水泵71的底部与箱体1的顶部螺栓连接,水泵71的输入端连通有引水管72,引水管72远离水泵71的一侧贯穿至杀菌室5内腔左侧的底
部,水泵71的输出端连通有导水管73,导水管73表面的左侧连通有分水管74,分水管74远离导水管73的一端贯穿至杀菌室5内腔右侧的底部,导水管73远离水泵71的一端连通有导水箱75,导水箱75的底部连通有加水管76,加水管76的底部贯穿至杀菌室5内腔的顶部并连通有喷头,引水管72、导水管73和分水管74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阀门,升温组件8包括电加热管81和温度传感器82,电加热管81固定安装于杀菌室5内腔的底部,温度传感器82固定安装于杀菌室5内腔底部的中心处,通过设置温度传感器82,能够对杀菌室5内温度进行检测,混合组件9包括混合电机91,混合电机91的左侧与冷却室6的右侧螺栓连接,混合电机91的输出端贯穿至冷却室6的内腔并固定焊接有转杆92,转杆92的表面固定套设有搅拌叶93,冷却室6内腔底部的左侧竖向固定连接有支板,支板的表面镶嵌有稳定轴承,稳定轴承的内圈与转杆92的表面滑动接触,通过设置支板和稳定轴承配合使用,能够对转杆92进行支撑,便于转杆92稳定转动。
[0022]使用时,在对乳制品进行加工时,首先使用者将杀菌水注入杀菌室5内,随后将冷却水注入冷却室6内,然后控制驱动电机2工作并通过驱动辊3带动传送网带4转动,随后将灌装后的乳制品放置在传送网带4表面的左侧,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制品生产用高效巴氏杀菌冷却机,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背表面的两侧均螺栓连接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正表面固定焊接有驱动辊(3),所述驱动辊(3)的表面环形盘绕有传送网带(4),所述箱体(1)内腔的左侧螺栓连接有杀菌室(5),所述箱体(1)内腔的右侧螺栓连接有冷却室(6),所述箱体(1)顶部的左侧设置有循环组件(7),所述杀菌室(5)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升温组件(8),所述冷却室(6)的右侧设置有混合组件(9),所述箱体(1)表面的底部安装有限位辊(10),所述杀菌室(5)右侧的顶部开设有导槽一(11),所述冷却室(6)右侧的顶部开设有导槽二(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制品生产用高效巴氏杀菌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组件(7)包括水泵(71),所述水泵(71)的底部与箱体(1)的顶部螺栓连接,所述水泵(71)的输入端连通有引水管(72),所述引水管(72)远离水泵(71)的一侧贯穿至杀菌室(5)内腔左侧的底部,所述水泵(71)的输出端连通有导水管(73),所述导水管(73)表面的左侧连通有分水管(74),所述分水管(74)远离导水管(73)的一端贯穿至杀菌室(5)内腔右侧的底部,所述导水管(73)远离水泵(71)的一端连通有导水箱(75),所述导水箱(75)的底部连通有加水管(76),所述加水管(76)的底部贯穿至杀菌室(5)内腔的顶部并连通有喷头,所述引水管(72)、导水管(73)和分水管(74)的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启容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阳春三月乳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