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实验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控温的恒压滴液漏斗,包括恒压管、具有进料口的滴液漏斗主体和具有出料口的恒温管套;所述出料口与恒温管套不连通,所述恒温管套上设置有恒温液进口端和恒温液出口端;所述滴液漏斗主体嵌套在所述恒温管套的内部,所述恒温管套的上端接合在所述进料口上,以形成由所述滴液漏斗主体的侧壁和恒温管套的侧壁所限定的密封空间;所述滴液漏斗主体上设置有滴液管,所述滴液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滴液管的自由端上设置有滴嘴,所述滴嘴穿过所述恒温管套的管壁并突出在所述出料口内;所述恒压管的一端与所述滴液漏斗主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料口相连通。一端与所述出料口相连通。一端与所述出料口相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温的恒压滴液漏斗
[0001]本技术涉及化学实验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可控温的恒压滴液漏斗。
技术介绍
[0002]恒压滴液漏斗是一种实验室常用的液体添加仪器,其通过控制液体滴加速度来调控化学反应进程或者反应速率,从而获取特定结构的产物。然而,对于一些易冷却结晶的物质(如高分子量的聚醚)需要较高温度来维持其液体状态,对于另一些反应需要降低添加物的温度来减少副反应的进行或者降低挥发程度,对于还有的一些反应需要维持高温来减小添加物的粘度,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显然普通的恒压滴液漏斗无法满足要求。
[0003]现有技术记载了可智能控温的恒压滴液漏斗,如CN213493776U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控温恒压玻璃滴液漏斗,包括控温模块,电热丝,保护套,恒压玻璃滴液漏斗主体等。该智能控温恒压玻璃滴液漏斗能够拓宽恒压玻璃滴液漏斗实用范围,可对粉末、固体物质进行加热融化后准确滴加。但是该专利的恒压玻璃滴液漏斗只对滴液漏斗主体进行加热,而对细长的滴嘴并未进行有效加热,导致一些易冷却结晶的物质会在滴嘴附近的位置冷却结晶并析出,而对于高粘的物质容易在其低温条件下自身粘度增加等,这些问题在实验过程中都会造成滴加速度的改变,严重时可能会堵塞滴嘴,影响滴加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缩小添加物在滴嘴与滴液漏斗主体之间温度差的可控温的恒压滴液漏斗。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控温的恒压滴液漏斗,包括恒压管、具有进料口的滴液漏斗主体和具有出料口的恒温管套;
[0006]所述出料口与恒温管套不连通,所述恒温管套上设置有恒温液进口端和恒温液出口端;
[0007]所述滴液漏斗主体嵌套在所述恒温管套的内部,所述恒温管套的上端接合在所述进料口上,以形成由所述滴液漏斗主体的侧壁和恒温管套的侧壁所限定的密封空间;
[0008]所述滴液漏斗主体上设置有滴液管,所述滴液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滴液管的自由端上设置有滴嘴,所述滴嘴穿过所述恒温管套的管壁并突出在所述出料口内;
[0009]所述恒压管的一端与所述滴液漏斗主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料口相连通。
[0010]其中,所述恒温液出口端位于所述恒温管套的上部并与所述进料口的间距<1cm。
[0011]其中,所述恒温液进口端位于所述恒温管套的下部并与所述出料口的间距<1cm。
[0012]其中,所述滴液漏斗主体的侧壁上具有体积刻度表,所述刻度表的量程≥100mL,精度≤10mL。
[0013]其中,所述滴嘴的长度为0.5~1cm。
[0014]其中,所述控制阀为玻璃活塞、四氟活塞或真空调节阀。
[0015]其中,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上均具有磨口。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滴液漏斗主体和滴液管尽可能地容纳于恒温管套内,以允许操作人员根据实际的需要向恒温管套与滴液漏斗主体之间所形成的密封空间内充满恒温液,以对滴液漏斗主体及滴液管内添加物进行加热或降温,并使添加物的温度在滴加过程中保持在所需的温度范围内,并且通过进一步限定裸露在出料口内的滴嘴的尺寸,以进一步缩小滴嘴处和滴液漏斗主体内添加物的温度差,从而避免添加物在滴嘴处温度改变导致添加物物性改变,严重影响滴加精度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7]图1所示为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可控温的恒压滴液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0018]标号说明:1、滴液漏斗主体;2、恒温管套;3、进料口;4、出料口;5、密封空间;6、恒压管;7、恒温液进口端;8、恒温液出口端;9、滴液管;10、控制阀;11、滴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0]参见图1所示,一种可控温的恒压滴液漏斗,包括恒压管6、具有进料口3的滴液漏斗主体1和具有出料口4的恒温管套2;所述出料口4与恒温管套2不连通,所述恒温管套2上设置有恒温液进口端7和恒温液出口端8;所述滴液漏斗主体1嵌套在所述恒温管套2的内部,所述恒温管套2的上端接合在所述进料口3上,以形成由所述滴液漏斗主体1的侧壁和恒温管套2的侧壁所限定的密封空间5;所述滴液漏斗主体1上设置有滴液管9,所述滴液管9上设置有控制阀10,所述滴液管9的自由端上设置有滴嘴11,所述滴嘴11穿过所述恒温管套2的管壁并突出在所述出料口4内;所述恒压管6的一端与所述滴液漏斗主体1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料口4相连通。
[0021]其中,所述恒温管套2可以为内部中空的任意形状,为了便于观察滴液漏斗主体1内添加物的体积,优选恒温管套2为透明材质制备得到,更优选为玻璃。所述滴液漏斗主体1嵌套在恒温管套2内并使位于滴液漏斗主体1上端的进料口3与恒温管套2的上部相接合,以在滴液漏斗主体1的外侧壁与恒温管套2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相对密封的密封空间5,所述接合方式可以为常规的密封接合方式,如熔接等。
[0022]所述恒温液选自具有特定温度的导热油或水等。
[002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通过预先通过恒温液进口端7和恒温液出口端8向密封空间5内不断循环充满恒温液,以预先加热滴液漏斗主体1和滴液管9,此时可从进料口3将添加物加入滴液漏斗主体1内,并可调节控制阀10以允许添加液从滴液漏斗主体1通过滴液管9流到位于出料口4的滴嘴11上,并最终通过滴嘴11使添加物滴入反应装置内,在滴加的过程中,恒压管6用于平衡滴液漏斗主体1内部与反应装置(与出料口4相连)内部的气压,以促进添加物在滴液管9中流动以及保持滴嘴11处添加物滴加速率恒定。
[0024]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滴液漏斗主体1和滴液管9尽可能地容纳于恒温管套2内,以允许操作人员根据实际的需要向恒温管套2与滴液漏斗主体1之间所形成的密封空间5内充满恒温液,以对滴液漏斗主体1及滴液管9内添加物进行加热或降温,并使添加物的温度在滴加过程中保持在所需的温度范围内,并且通过进一步限定
裸露在出料口4内的滴嘴11的尺寸,以进一步缩小滴嘴11处和滴液漏斗主体1内添加物的温度差,从而避免添加物在滴嘴11处温度改变导致添加物物性改变,严重影响滴加精度的情况发生。
[0025]进一步的,所述恒温液出口端8位于所述恒温管套2的上部并与所述进料口3的间距<1cm。
[0026]更进一步的,所述恒温液进口端7位于所述恒温管套2的下部并与所述出料口4的间距<1cm。
[0027]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进一步限定恒温液出口端8与进料口3之间的间距,以及恒温液进口端7与出料口4的间距,优选为0.5cm,以降低靠近进料口3和出料口4处的加热温度的温度差,从而保质添加物在滴液漏斗主体1及滴液管9内温度保持在所需的范围内。
[0028]进一步的,所述滴液漏斗主体1的侧壁上具有体积刻度表,所述刻度表的量程≥100mL,精度≤10mL。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温的恒压滴液漏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恒压管、具有进料口的滴液漏斗主体和具有出料口的恒温管套;所述出料口与恒温管套不连通,所述恒温管套上设置有恒温液进口端和恒温液出口端;所述滴液漏斗主体嵌套在所述恒温管套的内部,所述恒温管套的上端接合在所述进料口上,以形成由所述滴液漏斗主体的侧壁和恒温管套的侧壁所限定的密封空间;所述滴液漏斗主体上设置有滴液管,所述滴液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滴液管的自由端上设置有滴嘴,所述滴嘴穿过所述恒温管套的管壁并突出在所述出料口内;所述恒压管的一端与所述滴液漏斗主体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料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控温的恒压滴液漏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液出口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明德,林学辉,陈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华夏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