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生栽培试验用培栽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6328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生栽培试验用培栽盆,涉及农业种植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两个通过合页相互铰接的固定壳,所述固定壳远离铰接点一端固设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固定壳内壁且位于固定壳下端固设有承载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将花生和土壤种植在两个固定壳和承载网形成的半封闭空间内,当需要采摘花生时,拧开螺栓,然后以铰接点为轴线转动固定壳,使得两个固定壳张开,将花生以及培养土取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采摘花生时,先快捷的将培养土从固定壳内取出,然后将花生较为完整的从培养土中取出,避免由于花盆较小,不便松土,导致花生采摘过程中大量果实残留在培养土内,造成浪费。造成浪费。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花生栽培试验用培栽盆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种植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花生栽培试验用培栽盆。

技术介绍

[0002]花生是我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又名“长生果”、“泥豆”、“番豆”等。属蔷薇目,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或匍匐,长30~80厘米,翼瓣与龙骨瓣分离,荚果长2~5厘米,宽1~1.3厘米,膨胀,荚厚,花果期6~8月。主要分布于巴西、中国、埃及等地。可用于制皂和生发油等化妆品的原料。
[0003]花生是一种底下结果的农作物,在花生培育时,往往采用单株种植的方式观察花生的生长状态,因此常用到单株栽培盆。现有的栽培盆为简单的盆状,在栽培盆中部种植花生后,在盆的顶面直接添加养料,并在花生成熟后直接将花生自盆内的培养土中拔出。由于采摘盆较小,不便于松土,导致花生采摘拔出过程中大量果实残留在培养土内,造成花生浪费的同时,不便于培养土的清理和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花生栽培试验用培栽盆。
[0005]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花生栽培试验用培栽盆,包括两个通过合页相互铰接的固定壳,所述固定壳远离铰接点一端固设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固定壳内壁且位于固定壳下端固设有承载网,两个所述承载网分别跟随固定壳的合并相互对接,并且与固定壳形成可以放置花生以及培养土的半封闭空间。
[0006]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壳内壁呈环形阵列固设有三个注水管,所述注水管侧壁上呈线性阵列开设有出水孔。
[0007]进一步地,在所述注水管上且位于出水孔处固设有隔离网。
[0008]进一步地,在所述固定壳远离承载网一侧且位于注水管的管口处固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连接有盖板。
[0009]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壳底部固设有底座。
[00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壳侧壁上固设有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相互对称。
[00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壳侧壁上可拆卸安装有盛水盘。
[00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壳侧壁下端固设有圆盘,所述圆盘远离底座一侧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盛水盘顶部固设有匚型卡块,所述盛水盘通过匚型卡块与圆盘上的环形凹槽卡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技术在使用时,将花生和土壤种植在两个固定壳和承载网形成的半封闭空间内,当需要采摘花生时,拧开螺栓,然后以铰接点为轴线转动固定壳,使得两个固定壳
张开,将花生以及培养土取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采摘花生时,先快捷的将培养土从固定壳内取出,然后将花生较为完整的从培养土中取出,避免由于花盆较小,不便松土,导致花生采摘过程中大量果实残留在培养土内,造成浪费。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部分结构爆炸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中图2中A处放大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结构爆炸图;
[0019]附图标记:1、固定壳;2、连接块;3、承载网;4、注水管;5、出水孔;6、隔离网;7、转轴;8、盖板;9、底座;10、连接板;11、盛水盘;12、圆盘;13、环形凹槽;14、匚型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花生栽培试验用培栽盆,包括两个通过合页相互铰接的固定壳1,固定壳1远离铰接点一端固设有连接块2,两个连接块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固定壳1内壁且位于固定壳1下端固设有承载网3,两个承载网3分别跟随固定壳1的合并相互对接,并且与固定壳1形成可以放置花生以及培养土的半封闭空间,在使用时,将花生和土壤种植在两个固定壳1和承载网3形成的半封闭空间内,当需要采摘花生时,拧开螺栓,然后以铰接点为轴线转动固定壳1,使得两个固定壳1张开,将花生以及培养土取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采摘花生时,先快捷的将培养土从固定壳1内取出,然后将花生较为完整的从培养土中取出,避免由于花盆较小,不便松土,导致花生采摘过程中大量果实残留在培养土内,造成浪费。
[0022]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壳1内壁呈环形阵列固设有三个注水管4,注水管4侧壁上呈线性阵列开设有出水孔5,种植人员在给培养土浇水时,可以将水倒入注水管4内,注水管4内的水会经过注水管4上开设的不同高度的出水孔5流进培养土内,使得培养土内的水分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花生的生长。
[0023]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注水管4上且位于出水孔5处固设有隔离网6,在保证注水管4内的水能够流入培养土的同时,避免培养土从出水孔5处落进注水管4内,导致注水管4堵塞,而无法从不同高度给培养土注水。
[0024]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固定壳1远离承载网3一侧且位于注水管4的管口处固设有转轴7,转轴7上转动连接有盖板8,具体的,转轴7远离固定壳1一端固设有限位盘,避免盖板8在转动过程中与转轴7脱离,当给注水管4内装满水后,以转轴7为轴线旋转盖板8至将注水管4的顶部盖住,避免注水管4内的水分在阳光的照射下加速挥发,导致培养土没有得到所需剂量的水分,影响到花生的正常生长。
[0025]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壳1底部固设有底座9,当固定壳1通过底座9放置于地面上时,由于底座9有一定高度,使得培养土内多余的水分可以经由承载网3排出落到地面上,避免培养土内水分过多时无法排出而将花生泡烂。
[0026]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壳1侧壁上固设有连接板10,两个连接板10相互对称,固定壳1可以通过将连接板10搭在架子上,使得大面积种植的花生可以在立体的空间内种植,大大节约了占地面积。
[0027]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壳1侧壁上可拆卸安装有盛水盘11,当花生大面积的立体种植时,固定壳1内的培养土中多余的水分可能会滴到位于正下方种植花生的培养土上,导致位于下方种植花生的培养土内的水分出现变化,不利于栽培试验的准确观测,盛水盘11的作用是将每组培养土内排出的水接住,保证不影响位于下方的试验组结果的准确。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壳1侧壁下端固设有圆盘12,圆盘12远离底座9一侧开设有环形凹槽13,盛水盘11顶部固设有匚型卡块14,盛水盘11通过匚型卡块14与圆盘12上的环形凹槽13卡接,使得盛水盘11和圆盘12之间实现可拆卸,便于操作人员在盛水盘11内的水即将接满时,将盛水盘11从圆盘12上取下将水倒掉,避免盛水盘11内水装满了后溢出。
[0029]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生栽培试验用培栽盆,包括两个通过合页相互铰接的固定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1)远离铰接点一端固设有连接块(2),两个所述连接块(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固定壳(1)内壁且位于固定壳(1)下端固设有承载网(3),两个所述承载网(3)分别跟随固定壳(1)的合并相互对接,并且与固定壳(1)形成可以放置花生以及培养土的半封闭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生栽培试验用培栽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壳(1)内壁呈环形阵列固设有三个注水管(4),所述注水管(4)侧壁上呈线性阵列开设有出水孔(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花生栽培试验用培栽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注水管(4)上且位于出水孔(5)处固设有隔离网(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花生栽培试验用培栽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壳(1)远离承载网(3)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同进吴继华闫延梅储凤丽王民乾
申请(专利权)人:商丘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