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溢流档边的捞渣机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6008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溢流档边的捞渣机水槽,捞渣机水槽包括水槽本体和挡边,挡边包括环形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为水平环状,第一连接板的外圈边缘连接水槽本体的开口边缘,第二连接板为竖直环状,第二连接板的上侧边缘连接第一连接板的内圈边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水槽本体上设置挡边配合水位形成溢流箱结构,该结构可以对水槽产生的大部分水蒸气进行冷凝,使湿热空气遇冷凝结回收,显著降低除渣系统耗水量;同时,挡边还可以阻隔沸腾的水飞溅伤人及污染环境,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使用的安全性。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溢流档边的捞渣机水槽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火力发电燃煤锅炉除灰渣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溢流档边的捞渣机水槽。

技术介绍

[0002]火力发电厂燃煤锅炉煤粉燃烧后,炉渣经过渣井落入捞渣机水槽中,温度高达800℃以上的灰渣带走了大量热量,并使得水槽中局部水发生沸腾现象,增加了除渣系统水损失。
[0003]同时,近年来,随着电厂动力用煤的供应紧张及燃煤价格提高,越来越多的电厂开始使用煤化程度差,燃值低,化学成分复杂尤其是含水量巨大褐煤甚至泥煤。这些煤种与电厂最初设计时所采用的设计煤种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差距较大,导致燃烧中产生大量的大直径的大渣块,经常出现例如堵塞渣井、或者造成捞渣机水槽的带灰污水飞溅到周围地面污染环境,严重时会烫伤附近工作人员等问题,这严重影响到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除渣系统的节水安全型捞渣机水槽装置,用于冷凝水槽中的沸水,减少系统水损失;同时,避免水槽中的灰污水飞溅。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具有溢流档边的捞渣机水槽,所述捞渣机水槽包括水槽本体和挡边,所述挡边包括环形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为水平环状,第一连接板的外圈边缘连接水槽本体的开口边缘,所述第二连接板为竖直环状,第二连接板的上侧边缘连接第一连接板的内圈边缘。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下表面设有换热翅片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翅片包括多个垂直于第一连接板下表面的金属片,所述金属片呈矩阵形式分布。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换热翅片均为金属板。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水槽本体的开口为外扩的锥形口。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锥形口的外扩角度为15~45度。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渣井的出渣口插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中央区域,所述出渣口和第二连接板之间留有间隙。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水槽本体内的水面高于第二连接板的最下端。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水槽本体上设置挡边配合水位形成溢流箱结构,该结构可以对水槽产生的大部分水蒸气进行冷凝,使湿热空气遇冷凝结回收,显著降低除渣系统耗水量;同时,挡边还可以阻隔沸腾的水飞溅伤人及污染环境,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
[0016]2.在第一连接板的下侧设有换热翅片,可以提高换热效率,从而凝结更多的冷凝水,进一步减少系统的水损失。
[0017]3.水槽本体的开口设计为外扩的锥形口,减缓煤渣入水后的水平上升和波动,提高水槽使用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

水槽本体;2

挡边;21

第一连接板;22

第二连接板;3

渣井;4

换热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溢流档边的捞渣机水槽,用于对接渣井3。捞渣机水槽包括水槽本体1和挡边2。水槽本体1的开口为外扩的锥形口;挡边2包括环形的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第一连接板21为水平环状,第一连接板21的外圈边缘连接水槽本体1的开口边缘;第二连接板22为竖直环状,第二连接板22的上侧边缘连接第一连接板21的内圈边缘,下侧边缘向下悬空设置。渣井3的出闸口向下插入第二连接板22的中央区域,并且出渣口和第二连接板22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均为换热性能较好的金属板。水槽本体1内的水面设置需要高于第二连接板22的最下端,由此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能在水面上形成一个封闭的溢流箱体结构。当水槽内的水被煤渣加热沸腾后,水槽内产生的大部分水蒸气会在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进行冷凝,使湿热空气遇冷凝结回收,显著降低除渣系统耗水量;同时,挡边2还可以阻隔沸腾的水飞溅伤人及污染环境,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本实施例中,锥形口的外扩角度a采用15~45度,外扩口的设计可以明显减缓煤渣入水后的水平上升和波动,提高水槽使用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024]在第一连接板21的下侧设有换热翅片4,换热翅片4包括多个L型的金属片,金属片的一侧焊接第一连接板21的下表面,另一侧垂直于第一连接板21。所有的金属片在第一连接板21的下侧呈矩阵形式分布。换热翅片4可以提高换热效率,从而凝结更多的冷凝水,进一步减少系统的水损失。
[0025]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在除渣系统正常运行时,水槽上的溢流箱体结构始终处于密闭状态,溢流箱体上部为气相空间,下部与水槽连通,水槽的水与溢流箱体内的水处于同一水平面。此时,渣井3出渣进入水槽产生的部分蒸汽向上与溢流箱上均布的换热翅片4换热冷凝,此部分水回流至溢流箱体,从而达到一定的节水作用。此外,当掉落大渣块时,造成的水槽水大量飞溅和波动,也被溢流箱体的上部所阻挡回落,一方面防止了除渣水的浪费,另一方面保障了运行安全,提高了除渣系统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0026]实施例二
[0027]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和实施例一相同,包括水槽本体1和挡边2,挡边2包括环形的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第一连接板21为水平环状,第一连接板21的外圈边缘连接水槽本体1的开口边缘;第二连接板22为竖直环状,第二连接板22的上侧边缘连接第一连接板21的内圈边缘,下侧边缘向下悬空设置。其区别点在于,水槽本体1为传统的直筒型。该结构可以便于将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设置在现有的水槽上,降低成本,有利于推广使用,实用性更好。
[0028]以上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溢流档边的捞渣机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捞渣机水槽包括水槽本体(1)和挡边(2),所述挡边(2)包括环形的第一连接板(21)和第二连接板(22),所述第一连接板(21)为水平环状,第一连接板(21)的外圈边缘连接水槽本体(1)的开口边缘,所述第二连接板(22)为竖直环状,第二连接板(22)的上侧边缘连接第一连接板(21)的内圈边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溢流档边的捞渣机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1)的下表面设有换热翅片(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溢流档边的捞渣机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翅片(4)包括多个垂直于第一连接板(21)下表面的金属片,所述金属片呈矩阵形式分布。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克陈艺汤陈怀李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