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防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574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人防建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人防建筑结构;包括地下人防建筑出入口处设置的防火卷帘门;人防建筑内地面上开设有交叉供水渠,供水渠内设置有供水管道;供水渠顶部铺设有盖板,供水渠交叉处顶部设置有方盖,方盖四边与与盖板贴合;供水管道包括给水管、中继接头、地表水管;交叉供水渠中的各节给水管通过中继接头连接;中继接头上部固定连接有地表水管,人防建筑侧壁开设有物品硐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战时人防建筑内取水点较少,场地拥挤,避难人员取水困难的问题。避难人员取水困难的问题。避难人员取水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防建筑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人防建筑
,具体公开了一种人防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人民防空工程亦叫人防工程,是指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人防建筑平时可以为生产、生活服务,战时可以为附近居民提供庇护场所;常见的地下大型商场、地下车库等是人防建筑平战结合的体现;人防建筑作生活用途时,人流量较小;战时人防建筑内涌入大量人员,人防建筑内人员取水点较少,场地拥挤,避难人员取水困难。
[0003]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提供了一种人防建筑结构,以便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防建筑结构,以解决战时人防建筑内取水点较少,场地拥挤,避难人员取水困难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人防建筑结构,包括地下人防建筑出入口处设置的防火卷帘门;人防建筑内地面上开设有交叉供水渠,供水渠内设置有供水管道;供水渠顶部铺设有盖板,供水渠交叉处顶部设置有方盖,方盖四边与盖板贴合;供水管道包括给水管、中继接头、地表水管;交叉供水渠中的各节给水管通过中继接头连接;中继接头上部固定连接有增程管,人防建筑侧壁开设有物品硐室。
[0006]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防火卷帘门阻挡外部火焰和尘埃;供水管道设置在供水渠内,供水渠在人防建筑内交叉均匀分布;供水管通过中继接头彼此相互连通,供水管内的水流可流通到人防建筑各边角,覆盖面广;战时人防建筑内涌入大量人员进行避难时,可打开方盖,露出增程管,使用增程管取水,供水渠交叉点数量多,单个取水点人员数量少,人员取水方便;解决了战时人防建筑内取水点较少,场地拥挤,避难人员取水困难的问题;物品硐室可堆放救生工具。
[0007]进一步,供水渠相互垂直交叉,呈田字状布局;供水渠上部两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延伸至供水渠交叉处,安装槽之间彼此相互连通;盖板固定连接在安装槽内,盖板上表面与人防建筑内地面平齐。
[0008]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供水渠呈田字状布局,交叉点处取水点数量多;安装槽彼此相互连通,在交叉点处提供方盖的固定安装空间;盖板上表面与人防建筑内地面平齐,在人防建筑地面上无突起,整体地面平整。
[0009]进一步,中继接头底部为相互垂直设置且连通的连接管,给水管固定连接在连接管内;中继管上部中央为出水管,出水管与连接管连通,增程管固定连接在出水管内。
[0010]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交叉点处供水渠内给水管相互垂直布置,各节给水管通过连通管相互连通;水流经过连接管到达各给水管内,排水渠具有一定深度,增程管将取水固定连接位置提高,方便人员取水。
[0011]进一步,还包括地表水管;地表水管顶端设置有水管开关,底端设置有连接螺母,地表水管通过连接螺母与增程管顶端固定连接。
[0012]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在和平时期,人防建筑内人流量少,无需大量供水;盖板将增程管遮挡住,人防建筑内地面比较平整,可用作商业用途;战时,人员打开方盖,将地表水管与增程管固定连接,地表水管在高于地表,打开水管开关即可地表水管取水,取水比较方便。
[0013]进一步,增程管中部固定连接有截止阀,征程管顶部垂直弯曲。
[0014]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截止阀用于控制增程管供水,增程管顶部垂直弯曲,在和平时期,避免增程管内进入灰尘。
[0015]进一步,防火卷帘门包括防火卷帘以及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轴上设置有传动轮,传动轮与防火卷帘啮合;人防建筑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导轨,防火卷帘与导轨滑动连接。
[0016]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驱动电机带动和防火卷帘转动,防火卷帘顺着导轨移动即可关闭或打开人防建筑出入口。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人防建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图1中A

A面剖视图;
[0020]图3示出了图1中B部分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供水渠1、给水管2、盖板3、中继接头4、连接管401、出水管402、增程管5、截止阀501、螺母6、地表水管7、方盖8、导轨9、防火卷帘10、传动轮11。
[0024]一种人防建筑结构,实施例如图1~3如下所示,
[0025]本技术的具体实施过程:
[0026]如图1所示:包括地下人防建筑出入口处设置的防火卷帘门;人防建筑内地面上开设有交叉供水渠1,供水渠1使用混凝土浇筑;供水渠1内设置有供水管道;供水渠1顶部铺设有盖板3,供水渠1交叉处顶部设置有方盖8,方盖8四边与盖板3贴合;供水管道包括给水管2、中继接头4、地表水管7;交叉供水渠1中的各节给水管2通过中继接头4连接;中继接头4上部固定连接有增程管5,人防建筑侧壁开设有物品硐室;给水管2、中继接头4、地表水管7使用PVC管材制造,使用钢筋混凝土板作为盖板3、方盖8。
[0027]防火卷帘门包括防火卷帘10以及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轴上设置有传动轮11,传动轮11与防火卷帘10啮合;人防建筑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导轨9,防火卷帘10与导轨9滑动连接。驱动电机带动和防火卷帘10转动,防火卷帘10顺着导轨9移动即可关闭或打开人防建筑出入口。
[0028]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防火卷帘10门阻挡外部火焰和尘埃;供水管道设置在供水渠1内,供水渠1在人防建筑内交叉均匀分布;供水管通过中继接头4彼此相互连通,供水管内的水流可流通到人防建筑各边角,覆盖面广;战时人防建筑内涌入大量人员进行避难时,可打开方盖8,露出增程管5,使用增程管5取水,供水渠1交叉点数量多,单个取水点人员数量少,人员取水方便;解决了战时人防建筑内取水点较少,场地拥挤,避难人员取水困难的问题;物品硐室可堆放救生工具。
[0029]如图2所示:供水渠1相互垂直交叉,呈田字状布局;供水渠1上部两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延伸至供水渠1交叉处,安装槽之间彼此相互连通;盖板3固定连接在安装槽内,盖板3上表面与人防建筑内地面平齐。
[0030]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供水渠1呈田字状布局,交叉点处取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人防建筑出入口处设置的防火卷帘门;人防建筑内地面上开设有交叉供水渠,供水渠内设置有供水管道;供水渠顶部铺设有盖板,供水渠交叉处顶部设置有方盖,方盖四边与盖板贴合;供水管道包括给水管、中继接头、地表水管;交叉供水渠中的各节给水管通过中继接头连接;中继接头上部固定连接有增程管,人防建筑侧壁开设有物品硐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防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供水渠相互垂直交叉,呈田字状布局;供水渠上部两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延伸至供水渠交叉处,安装槽之间彼此相互连通,盖板固定连接在安装槽内;盖板上表面与人防建筑内地面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防建筑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筑铭潘盛尧张路畅汪鑫钰刘瑞林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