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流量传感器的防护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柱、扩大管、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所述第一保护罩的两侧通过固定扣活动安装在第二保护罩的上端,所述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的内侧均固定有减震垫,所述第一保护罩的上端中间处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保护罩的下端面中间处开设有螺孔,所述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的一端外侧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扩大管的一端固定有连接管,所述扩大管通过连接管螺纹安装在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一端的连接槽上,所述支撑柱焊接在底板的上端面中间处,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中间处焊接有螺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在对流动的空气进行检测时,便于对空气流量传感器起到保护的优点。便于对空气流量传感器起到保护的优点。便于对空气流量传感器起到保护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流量传感器的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流量传感器
,具体为一种空气流量传感器的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空气流量传感器,也称空气流量计,是将吸入的空气流量转换成电信号的器具。空气流量计的优点是压损极小,可测流量范围大。空气流量计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的比值一般为20:1以上,适用的工业管径范围宽,最大可达3m,输出信号和被测流量成线性,精确度较高,可测量电导率≥1μs/cm的酸、碱、盐溶液、水、污水、腐蚀性液体以及泥浆、矿浆的流体流量。但空气流量计不能测量气体、蒸汽以及纯净水的流量。
[0003]经大量检索发现: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2020490929.8】,公开号【CN211602056U】,本技术公开一种空气流量传感器,包括传感器主体、防护网、固定组件以及安装板,所述传感器主体的两侧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的内部安装防护网,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压盖、螺环、挡板和防滑垫,所述防护网固定连接在传感器主体两侧的内部。该一种空气流量传感器,通过在传感器主体的两侧均设有固定组件,以及在固定组件的内部安装单独的防护网,较好的解决了流量传感器的防护网在损坏时无法单独更换和维修的问题,由于防护网位于压盖和传感器主体之间,在需要更换新的防护网时只需要逆时针旋转压盖将其拆下来,然后使用工具将防护网夹出来更换新的零件即可,大大降低了防护网的维修成本,整体结构简单,功能性较强,较为的实用。
[0004]在对流动的空气进行检测时,需要通过空气流量传感器进行检测,而空气流量传感器在使用时,大都暴露在外部,不利于空气流量传感器的使用,同时降低了空气流量传感器的使用寿命,因此,现在需要一种有利于在对流动的空气进行检测时,便于对空气流量传感器起到保护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流量传感器的防护装置,具备有利于在对流动的空气进行检测时,便于对空气流量传感器起到保护的优点,解决了空气流量传感器在使用时,大都暴露在外部,不利于空气流量传感器的使用,同时降低了空气流量传感器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流量传感器的防护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柱、扩大管、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所述第一保护罩的两侧通过固定扣活动安装在第二保护罩的上端,所述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的内侧均固定有减震垫,所述第一保护罩的上端中间处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保护罩的下端面中间处开设有螺孔,所述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的一端外侧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扩大管的一端固定有连接管,所述扩大管通过连接管螺纹安装在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一端的连接槽上。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焊接在底板的上端面中间处,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中间处焊接
有螺杆,所述支撑柱通过螺杆螺纹安装在螺孔内。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的内部均呈圆弧状,所述第一保护罩背离连接槽一端的中间处焊接有遮挡罩,且遮挡罩呈圆弧状。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的长度和宽度均相等,所述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均呈矩形。
[0010]优选的,所述通孔贯穿与第一保护罩的中间处,所述螺孔的深度小于第二保护罩的中间处厚度。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内侧直径小于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的宽度,所述连接管的外侧直径大于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的宽度。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有利于实现对空气流量传感器起到防护的效果,将空气流量传感器放置在第二保护罩的内部,同时将第一保护罩通过固定扣固定在第二保护罩的上端,在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的作用下,有利于对空气流量传感器的保护,且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显示屏通过通孔延伸至第一保护罩的外侧,便于对空气流量传感器的使用。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柱和扩大管,有利于对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支撑及提高使用作用的效果,将支撑柱螺纹安装在第二保护罩的下端,通过底板和支撑柱实现对保护装置的支撑,同时,根据使用需求不同,可将扩大管安装在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的一端,有利于增加风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保护罩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保护罩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扩大管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板;2、支撑柱;3、螺杆;4、扩大管;5、连接管;6、连接槽;7、第一保护罩;8、通孔;9、减震垫;10、遮挡罩;11、固定扣;12、第二保护罩;13、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空气流量传感器的防护装置,包括底板1、支撑柱2、扩大管4、第一保护罩7和第二保护罩12,第一保护罩7的两侧通过固定扣11活动安装在第二保护罩12的上端,第一保护罩7和第二保护罩12的内侧均固定有减震垫9,第一保护罩7的上端中间处开设有通孔8,第二保护罩12的下端面中间处开设有螺孔13,第一保护罩7和第二保护罩12的一端外侧均开设有连接槽6,扩大管4的一端固定有连接管5,扩大管4通过连接管5螺纹安装在第一保护罩7和第二保护罩12一端的连接槽6上。
[0024]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空气流量传感器的防护装置,包括底板1、支撑柱2、扩大管4、第一保护罩7和第二保护罩12,第一保护罩7的两侧通过固定扣11活动安装在第二保护罩12的上端,第一保护罩7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流量传感器的防护装置,包括底板(1)、支撑柱(2)、扩大管(4)、第一保护罩(7)和第二保护罩(1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罩(7)的两侧通过固定扣(11)活动安装在第二保护罩(12)的上端,所述第一保护罩(7)和第二保护罩(12)的内侧均固定有减震垫(9),所述第一保护罩(7)的上端中间处开设有通孔(8),所述第二保护罩(12)的下端面中间处开设有螺孔(13),所述第一保护罩(7)和第二保护罩(12)的一端外侧均开设有连接槽(6),所述扩大管(4)的一端固定有连接管(5),所述扩大管(4)通过连接管(5)螺纹安装在第一保护罩(7)和第二保护罩(12)一端的连接槽(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流量传感器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焊接在底板(1)的上端面中间处,所述支撑柱(2)的上端中间处焊接有螺杆(3),所述支撑柱(2)通过螺杆(3)螺纹安装在螺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劳俊元,梁光松,郭英轩,粟盈,周伟,王厚英,
申请(专利权)人:北海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