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船底结构牢固型的双体船,包括连接桥及两个单片体,两个单片体相对间隔布置,两个单片体通过连接桥固定相连成一体。单片体为左右对称结构,单片体为前端带有尖头的半梭形壳体结构,其底部左右两侧及后侧具有相对侧壁横向延伸形成的探沿。单片体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和底板,底板位于各侧板的下方,且与左侧板、右侧板及后侧板的下端固定焊接。底板的侧边至对应各侧板与底板连接处焊缝的距离均为1cm~2.5cm,探沿由单片体的后端向前延伸至其前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巧妙,探沿对底板连接各侧板的焊缝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焊缝受到直接撞击而开裂,安全性高,探沿具有划水作用,提高双体船的平稳性及抗风浪的能力。的能力。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底结构牢固型的双体船
[0001]本技术涉及船舶
,具体涉及一种船底结构牢固型的双体船。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双体船是由两个单片体通过连接桥焊接成的一体结构,单片体是由金属板焊接成的半梭形壳体结构。单片体的底板与侧板之间通过焊接工艺连接,侧板的下端与底板的边缘采用对接焊固定相连,焊缝暴露在单片体底部的拐角处。双体船在水中行进时,极有可能会触碰到水底的硬物或者礁石,侧板与底板连接处的焊缝成为双体船抵抗碰撞最薄弱的部位,焊缝遭受碰撞后极易开裂,造成船体内部进水而倾斜或下沉,影响其使用的安全性。因此,现有技术亟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船底结构牢固型的双体船,解决现有双体船的单片体底部焊缝直接暴露船底拐角处,焊缝遭受碰撞后极易开裂,造成船体内部进水,使用安全性低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船底结构牢固型的双体船,包括连接桥及两个单片体,所述两个单片体相对间隔布置,连接桥位于两个单片体之间,两个单片体通过连接桥固定相连成一体。
[0006]所述单片体为左右对称结构,单片体为前端带有尖头的半梭形壳体结构,单片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及后侧具有相对侧壁横向延伸形成的探沿。
[0007]进一步地,单片体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和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为结构相同的弧形金属板,左、右侧板相对布置。
[0008]后侧板竖向布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其左右两侧分别与左、右侧板的后端固定焊接,底板位于各侧板的下方,且与左侧板、右侧板及后侧板的下端固定焊接。
[0009]进一步地,左侧板和右侧板呈中部向外凸出的流线型,底板的左右两侧边分别与左、右侧板的外侧壁相匹配的弧形结构。
[0010]进一步地,底板的侧边至对应各侧板与底板连接处焊缝的距离均为1cm~2.5cm,所述探沿由单片体的后端向前延伸至其前部。
[0011]进一步地,所述底板是中部V形截面的折角板,底板底部的折角线与单片体的中轴线一致。
[0012]底板上端的左右两侧具有水平的折边,左、右侧板的下端分别与底板左右两侧折边的上表面焊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单片体的内侧还包括加强壁板,加强壁板通过船体骨架与底板和各侧板固定焊接成一体。
[001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桥及两个单片体的上方设置有船体甲板,船体甲板的底部通过船体骨架与连接桥及两个单片体固定焊接成一体。
[0015]进一步地,所述船体甲板的左右两侧及后侧上方均设置有船舷,船舷的下端与船体甲板的边缘处固定焊接成一体。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技术的结构设计巧妙,单片体的底板两侧具有探沿,对底板连接各侧板的焊缝起到保护作用,有避免硬物直接撞击焊缝部位导致焊缝开裂,造成船体漏水事故。探沿作为船体的翼板起到划水作用,提高双体船行驶过程的平稳性及抗风浪的能力。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一种船底结构牢固型的双体船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本技术B
‑
B视向的剖视图。
[0019]图3是图2中剖视图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1]结合图1至图3,一种船底结构牢固型的双体船,包括连接桥1及两个单片体2,所述两个单片体2相对间隔布置,连接桥1位于两个单片体2之间,两个单片体2通过连接桥1固定相连成一体。所述单片体2为左右对称结构,单片体2为前端带有尖头的半梭形壳体结构。
[0022]单片体2包括左侧板21、右侧板22、后侧板23和底板24,左侧板21和右侧板22为结构相同的弧形金属板,左侧板21和右侧板22一左一右相对布置,左侧板21和右侧板22的前端贴靠在一起并焊接形成单片体2的尖头。
[0023]左侧板21和右侧板22呈中部向外凸出的流线型,底板24的左右两侧边分别与左侧板21和右侧板22的外侧壁相匹配的弧形结构。
[0024]后侧板23竖向布置在左侧板21和右侧板22之间,其左右两侧分别与左侧板21和右侧板22的后端固定焊接,底板24位于各侧板的下方,且与左侧板21、右侧板22及后侧板23的下端固定焊接。
[0025]单片体2的底部左右两侧及后侧,具有相对侧壁横向延伸形成的探沿241。具体地,所述底板24是中部V形截面的折角板,底板24底部的折角线与单片体2的中轴线一致,底板24位于折角线两侧的部分相对倾斜,与水平面呈较小的夹角,底板24上端的左右两侧的具有水平的折边,左侧板21和右侧板22的下端分别与底板24左右两侧折边的上表面焊接。
[0026]所述探沿241是由底板24左右两侧的折边相对于单片体2的侧板伸出的部分形成的。底板24的侧边至对应各侧板与底板24连接处焊缝的距离均为1cm~2.5cm,所述探沿241由单片体2的后端向前延伸至其前部。
[0027]所述单片体2的内侧还包括加强壁板25,加强壁板25通过船体骨架与底板24和各侧板固定焊接成一体。所述连接桥1及两个单片体2的上方设置有船体甲板3,船体甲板3的底部通过船体骨架与连接桥1及两个单片体2固定焊接成一体。所述船体甲板3的左右两侧及后侧上方均设置有船舷4,船舷4的下端与船体甲板3的边缘处固定焊接成一体。
[0028]本技术的两个单片体2的底板两侧相对于侧壁伸出形成探沿241,单片体2的各侧侧板与底板24连接的焊缝均位于底板24上方,探沿241能够对各侧侧板与底板24连接的焊缝起到保护作用,双体船的单片体2底部与水底硬物发生撞击时,探沿241保护焊缝受
到撞击后开裂。一旦船底与水中的礁石发生碰撞时,最先受到撞击的部分是焊缝外侧的探沿241,探沿241能够保护焊缝避免其直接遭受撞击,即便受到较大撞击力的情况下,探沿241能够起到缓冲作用,极大降低焊缝受损的程度,提高船体的安全性。另外,双体船在行进过程中,单片体2底部两侧的探沿241可作为船体的翼板起到稳定船身的作用,提高双体船行驶过程的平稳性及抗风浪的能力。
[0029]本技术中未述及的部分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003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底结构牢固型的双体船,包括连接桥及两个单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单片体相对间隔布置,连接桥位于两个单片体之间,两个单片体通过连接桥固定相连成一体;所述单片体为左右对称结构,单片体为前端带有尖头的半梭形壳体结构,单片体的底部左右两侧及后侧具有相对侧壁横向延伸形成的探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船底结构牢固型的双体船,其特征在于,单片体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后侧板和底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为结构相同的弧形金属板,左、右侧板相对布置;后侧板竖向布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其左右两侧分别与左、右侧板的后端固定焊接,底板位于各侧板的下方,且与左侧板、右侧板及后侧板的下端固定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船底结构牢固型的双体船,其特征在于,左侧板和右侧板呈中部向外凸出的流线型,底板的左右两侧边分别与左、右侧板的外侧壁相匹配的弧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船底结构牢固型的双体船,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玉伦,张杰,王海波,刁鑫恒,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东久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