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钉枪的气动输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5505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钉枪的气动输出结构,该气动输出结构包括气缸和执行机构,气缸后端套入一活塞,传动机构的输出端通过一连杆与活塞连接以带动活塞沿气缸轴向往复运动,所述执行机构包括冲击锤和轴套,该冲击锤套入气缸的前端,气缸前端的冲击锤与气缸后端的活塞之间的空间为密封腔室,该轴套后端具有供冲击锤在水平轴向上做往复运动的运动空间,轴套前端具有供钉子套入的腔体,所述冲击锤做往复运动时可进入所述腔体对钉子进行锤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缸内气体压缩的方式传达动力,同时气体压缩又能吸收冲击产生的反作用力,从而降低震动,提高了钉枪操控稳定性。提高了钉枪操控稳定性。提高了钉枪操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钉枪的气动输出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钉枪
,特别涉及一种钉枪的气动输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能够实现打钉锤的电动工具不多,已知的产品采用类似冲击扳手的打击原理实现打钉功能,该打钉锤虽然具备较强冲击力,但是稳定性不足,在锤击钉子之后,冲击力不能较好的回收泄力。
[0003]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人经过对钉枪结构的深入研究,提出一种钉枪的气动输出结构,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钉枪的气动输出结构,通过气缸内气体压缩的方式传达动力,同时气体压缩又能吸收冲击产生的反作用力,从而降低震动,提高了钉枪操控稳定性。
[0005]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
[0006]一种钉枪的气动输出结构,该钉枪包括电池包、控制机构、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和气动输出结构,所述电池包为控制机构和驱动机构提供电能,控制机构连接驱动机构以控制其开/关和动力输出,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连接驱动机构以获得动力;所述气动输出结构包括气缸和执行机构,气缸后端套入一活塞,传动机构的输出端通过一连杆与活塞连接以带动活塞沿气缸轴向往复运动,所述执行机构包括冲击锤和轴套,冲击锤套入气缸的前端,气缸前端的冲击锤与气缸后端的活塞之间的空间为密封腔室,所述轴套后端具有供冲击锤在水平轴向上做往复运动的运动空间,轴套前端具有供钉子套入的腔体,冲击锤做往复运动时能够进入所述腔体对钉子进行锤击。
[0007]进一步的,所述冲击锤前端形成突出于气缸的锤击部,所述冲击锤做往复运动时该锤击部可进入所述腔体对钉子进行锤击。
[0008]上述的驱动机构可采用电机,传动机构可采用齿轮箱。
[0009]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工作时,电池包为控制机构和驱动机构(电机) 提供电能,控制机构控制驱动机构的开/关,驱动机构为传动机构提供传动力,即电机驱动齿轮箱转动,齿轮箱通过连杆将转动作用力转化为气缸内的活塞的沿轴向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在活塞向冲击锤方向移动过程中会逐渐压缩密封腔室内的空气,此时产生的冲击力通过气压传递至冲击锤,从而将传动力传递给冲击锤使其在沿轴线做往复运动,冲击锤被推入轴套的运动空间和腔体,对钉子进行打击工作,每次击打钉子都会产生反作用力,反作用力驱使冲击锤回弹,密封腔室再次被压缩,使活塞同时回弹,回弹过程中连杆也会给予活塞往回运动的力,因此利用该气动输出结构,达到类似气弹簧的柔性连接效果,大大降低整机的震动,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应用的钉枪的侧视图(隐藏半外壳);
[0011]图2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2]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图(隐藏半外壳);
[0013]图4是本技术的侧剖面图;
[0014]图5是本技术所应用的钉枪上部侧视图。
[0015]标号说明:
[0016]100、电池包;
[0017]200、控制机构;201、控制板;202、开关;
[0018]300、驱动机构;400、传动机构;500、气动输出结构;
[0019]1、气缸;
[0020]2、执行机构;
[0021]21、冲击锤;211、锤击部;
[0022]22、轴套;221、运动空间;222、腔体;
[0023]3、连杆;4、活塞;5、密封腔室;6、钉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0025]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揭示的一种钉枪的气动输出结构,该钉枪包括电池包100、控制机构200、驱动机构300、传动机构400和气动输出结构500,所述电池包100为控制机构200和驱动机构300提供电能,控制机构200连接驱动机构300以控制其开/关和动力输出,传动机构400的输入端连接驱动机构300 以获得动力;所述气动输出结构包括气缸1和执行机构2,传动机构400的输出端通过一连杆3与气缸1后端的活塞4连接以带动活塞4沿气缸1轴向往复运动,所述执行机构2包括冲击锤21和轴套22,该冲击锤21套入气缸1的前端,气缸1前端的冲击锤21与气缸1后端的活塞4之间的空间为密封腔室5,该轴套 22后端具有供冲击锤21在水平轴向上做往复运动的运动空间221,轴套22的前端具有供钉子6套入的腔体222,所述冲击锤21做往复运动时可进入所述腔体对钉子6进行锤击。
[0026]进一步的,所述冲击锤21前端形成突出于气缸1的锤击部211,所述冲击锤21做往复运动时该锤击部211可进入所述腔体222对钉子6进行锤击。
[0027]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驱动机构300采用电机,传动机构400采用齿轮箱,上述控制机构200由控制板201和开关202组成。
[0028]本技术所述钉枪工作时,电池包100为控制机构200和驱动机构300(电机)提供电能,控制机构200控制驱动机构300的开/关,驱动机构300为传动机构400提供传动力,即电机驱动齿轮箱转动,齿轮箱通过连杆3将转动作用力转化为气缸1内的活塞4的沿轴向进行直线往复运动,在活塞4向冲击锤21方向移动过程中会逐渐压缩密封腔室5内的空气,此时产生的冲击力通过气压传递至冲击锤21,从而将传动力传递给冲击锤21使其在沿轴线做往复运动,冲击锤 21被推入轴套22的运动空间221和腔体222,对钉子6进行打击工作,每次击打钉子6都会产生反作用力,反作用力驱使冲击锤21回弹,密封腔室5再次被压缩,使活塞4同时回弹,回弹过程中连杆3也会给予活塞4往回运动的力,因此利用该气动输出结构,
达到类似气弹簧的柔性连接效果,大大降低整机的震动,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0029]以上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钉枪的气动输出结构,所述钉枪包括电池包、控制机构、驱动机构、传动机构和气动输出结构,电池包为控制机构和驱动机构提供电能,控制机构连接驱动机构以控制其开/关和动力输出,传动机构的输入端连接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输出结构包括气缸和执行机构,气缸后端套入一活塞,传动机构的输出端通过一连杆与活塞连接以带动活塞沿气缸轴向往复运动,所述执行机构包括冲击锤和轴套,冲击锤套入气缸的前端,气缸前端的冲击锤与气缸后端的活塞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文刚张趁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明文工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