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5240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7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基底、位于基底上的主动元件层、位于主动元件层上的多个显示单元以及位于主动元件层上的反光结构。反光结构包括多个重复单元。各重复单元具有四个开口区。各开口区中设置有对应的一个显示单元。反光结构包括第一挡墙部以及第二挡墙部。第一挡墙部的顶面与基底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挡墙部的顶面与基底之间的距离。各重复单元中的显示单元被第一挡墙部所分离,且各重复单元中的显示单元与相邻的其他重复单元中的显示单元被第二挡墙部所分离。墙部所分离。墙部所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3D显示技术一直被许多显示器制造商所关注。相较于2D图像,3D图像更容易提升使用者的沉浸感,让使用者有身历其境的感觉。目前的裸视3D显示装置通常会于显示元件(如像素或子像素)上设置视差屏障(parallax barrier)。通过视差屏障的设置,可以让使用者的左眼与右眼能够接受到不同像素单元所发出的信息,由此获得裸视3D的效果。然而,视差屏障会限制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的亮度以及显示画面的观看视角,进而影响了3D显示装置的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以提升三维显示模式的亮度以及二维显示模式的画面解析度。
[0004]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基底、位于基底上的主动元件层、位于主动元件层上的多个显示单元以及位于主动元件层上的反光结构。反光结构包括多个重复单元。各重复单元具有四个开口区。各开口区中设置有对应的一个显示单元。反光结构包括第一挡墙部以及第二挡墙部。第一挡墙部的顶面与基底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挡墙部的顶面与基底之间的距离。各开口区的第一侧壁由第一挡墙部所定义,且各开口区的第二侧壁由第二挡墙部所定义。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各重复单元中的显示单元被第一挡墙部所分离,且各重复单元中的显示单元与相邻的其他重复单元中的显示单元被第二挡墙部所分离。
[000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反光结构的设置,显示装置的显示单元可以发出不同角度的光线,由此获得二维显示画面或三维显示画面。此外,不需要额外设置其他用于产生视差的结构(例如视差屏障)就可以得到不同视角的像素单元,由此提升显示装置的解析度以及亮度。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0007]图2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显示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08]图2B是沿着图2A的线a

a

的剖面示意图。
[0009]图2C是沿着图2A的线b

b

的剖面示意图。
[0010]图3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在第一三维显示模式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1]图4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在第二三维显示模式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2]图5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在二维显示模式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3]图6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14]图7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15]图8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在三维显示模式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6]图8B是沿着图8A的线c

c

的剖面示意图。
[0017]图8C是沿着图8A的线d

d

的剖面示意图。
[0018]图9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在二维显示模式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如下:
[0020]1,2,3,4:显示装置
[0021]2DPX,2DHPX,2DVPX:二维图像像素
[0022]3DPX:三维图像像素
[0023]3DSP1、3DSP2、3DSP3、3DSP4:像素单元
[0024]DU:显示单元
[0025]100:基底
[0026]110:主动元件层
[0027]110t:上表面
[0028]112:主动元件
[0029]114:导电结构
[0030]116:绝缘结构
[0031]118:接垫
[0032]120:反光结构
[0033]130:封装胶
[0034]B1:第一挡墙部
[0035]B2:第二挡墙部
[0036]B1t,B2t,PFt:顶面
[0037]DA:显示区
[0038]ED1:红色发光元件
[0039]ED2:绿色发光元件
[0040]ED3:蓝色发光元件
[0041]HD:横向
[0042]L:光线
[0043]L1,L2,L3,L4,L12,L34:方向
[0044]O:开口区
[0045]PA:周边区
[0046]PF:平台结构
[0047]RL:长度
[0048]RU:重复单元
[0049]S1:第一侧壁
[0050]S2:第二侧壁
[0051]S3:第三侧壁
[0052]SW1,SW2:侧面
[0053]T1,T2,T3:厚度
[0054]VD:纵向
[0055]X1,X2,X3:距离
[0056]W:宽度
[0057]Z:间距
[0058]α,β:内角
[0059]θ1,θ2,θ3: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60]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0061]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包括显示区DA以及周边区PA。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包含多种显示模式,例如第一三维显示模式、第二三维显示模式以及二维显示模式。举例来说,通过切换显示装置1的显示区DA的显示单元的操作方式,使显示装置1可以改变成不同的显示模式。关于显示装置1的显示模式以及显示区DA的显示单元的设置方式请参考后续的说明。
[0062]图2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显示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举例来说,图2A是显示装置1的显示区D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B是沿着图2A的线a

a

的剖面示意图。图2C是沿着图2A的线b

b

的剖面示意图。
[0063]请参考图1以及图2A至图2C,显示装置1包括基底100、主动元件层110、多个显示单元DU以及位于主动元件层110上的反光结构120。
[0064]基底100的材质可为玻璃、石英、有机聚合物、或是不透光/反射材料(例如:导电材料、金属、晶片、陶瓷或其他可适用的材料)或是其他可适用的材料。若使用导电材料或金属时,则在基底100上覆盖一层绝缘层(未示出),以避免短路问题。
[0065]主动元件层110位于基底100上,且包括主动元件112、导电结构114、绝缘结构116以及接垫118。绝缘结构116例如为单层或多层结构。换句话说,本实施例并未限制绝缘结构116仅为单层绝缘层。主动元件112设置于绝缘结构116中。主动元件112例如为任意形式的薄膜晶体管。在一些实施例中,主动元件层110还包括电性连接至主动元件112的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一基底;一主动元件层,位于该基底上;多个显示单元,位于该主动元件层上;以及一反光结构,位于该主动元件层上,且包括多个重复单元,各该重复单元具有四个开口区,各该开口区中设置有对应的一个该显示单元,其中该反光结构包括一第一挡墙部以及一第二挡墙部,其中该第一挡墙部的顶面与该基底之间的距离大于该第二挡墙部的顶面与该基底之间的距离,且各该开口区的一第一侧壁由该第一挡墙部所定义,且各该开口区的一第二侧壁由该第二挡墙部所定义,该第一侧壁与该第二侧壁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且其中:各该重复单元中的多个所述显示单元被该第一挡墙部所分离;且各该重复单元中的多个所述显示单元与相邻的其他多个所述重复单元中的多个所述显示单元被该第二挡墙部所分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各该重复单元中的该四个相邻的显示单元构成一个三维图像像素。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每两个相邻的多个所述显示单元构成一个二维图像像素,其中各该二维图像像素中的两个相邻的多个所述显示单元被该第二挡墙部所分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各该重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方正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