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探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精确探测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安装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第一壳体安装在安装架内,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部具有贴合机构和辅助机构,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精确探测装置,能够对电子标签的位置进行检测,且相对于普通的探测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探测装置具备能够在电子标签脱离载具后进行报警,且能够时刻确保电子标签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且能够根据电子标签的位置距离进行定位元件的调节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标签在使用的过程中较为不稳定,且不能够跟随反馈距离的远近进行检测元件的调节,且在电子标签使用的过程中没办法对完整性进行检测的问题。的过程中没办法对完整性进行检测的问题。的过程中没办法对完整性进行检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确探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探测
,尤其涉及一种精确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子标签又称射频标签、应答器、数据载体;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读头、通信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否可以无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和数据交换。
[0003]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来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作为条形码的无线版本,RFID技术具有条形码所不具备的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等优点。电子标签的编码方式、存储及读写方式与传统标签(如条码)或手工标签不同,电子标签编码的存储是在集成电路上以只读或可读写格式存储的;特别是读写方式,电子标签是用无线电子传输方式实现的。RFID电子标签突出的技术特点是:可以识别单个的非常具体的物体,而不像条形码那样只能识别一类物体;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而条形码只能一个一个地读;存储的信息量很大;采用无线电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而条形码必须靠激光或红外在材料介质的表面读取信息。
[0004]现有的电子标签在使用的过程中较为不稳定,且不能够跟随反馈距离的远近进行检测元件的调节,且在电子标签使用的过程中没办法对完整性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精确探测装置,具备能够在电子标签脱离载具后进行报警,且能够时刻确保电子标签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且能够根据电子标签的位置距离进行定位元件的调节等优点,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子标签在使用的过程中较为不稳定,且不能够跟随反馈距离的远近进行检测元件的调节,且在电子标签使用的过程中没办法对完整性进行检测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确探测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安装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安装在所述安装架内,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部具有贴合机构和辅助机构。
[0009]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精确探测装置,能够对电子标签的位置进行检测,且相对于普通的探测装置,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探测装置具备能够在电子标签脱离载具后进行报警,且能够时刻确保电子标签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且能够根据电子标签的位置距离进行定位元件的调节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标签在使用的过程中较为不稳定,且不能够跟随反馈距离的远近进行检测元件的调节,且在电子标签使用的过程中没办法对完整性
进行检测的问题。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贴合机构包括触点、贴合元件、固定架、电子标签、无源芯片和反馈元件,所述触点位于所述安装架内并与所述安装架连接,所述固定架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贴合元件位于所述固定架内并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电子标签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无源芯片位于所述电子标签的一侧并与所述电子标签连接,所述反馈元件位于所述电子标签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0011]通过设置贴合机构能够便于电子标签与载具的安装,从而能够保证电子标签安装后的稳定性,进而能够避免电子标签被恶意取下,从而能够保证电子标签的安全性,且能够在电子标签脱离载具后进行报警,避免非法人员盗取电子标签。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架贯穿所述第一壳体并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且所述贴合元件与所述触点接触。
[0013]通过贴合元件与触点接触,能够判断本装置时候稳定的安装在安装架上,从而保证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架移动。
[0015]通过第一壳体与安装架移动能够便于对第一壳体进行拆装。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主电源、备用电源、密封杆、密封环、气压检测元件和连接管,所述主电源位于所述电子标签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备用电源位于所述电子标签下方并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均具有密封槽,所述密封环位于所述密封槽内并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接触,所述密封杆和连接管位于所述密封槽内并与所述密封环紧密接触,所述气压检测元件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
[0017]通过设置辅助机构能够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完整性进行检,从而能够避免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被破坏,进而能够保证内部的电子标签不会受到危险,且利用备用电源即使电子标签主电源耗尽后,依然可使用射频设备对标签进行有效读取,无源芯片被读取后,可激活电子标签最后的储备电源,发出实时定位信息,进一步的保证定位的稳定。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管连通所述气压检测元件和第一壳体内部。
[0019]通过设置气压检测元件能够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部的气压进行检测,从而能够保证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完整。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贴合机构和辅助机构均电性连接有定位系统,所述定位系统包括UWB元件、北斗元件、GPRS定位元件、射频设备和报警平台,所述UWB元件、北斗元件和GPRS定位元件均与所述电子标签通过远程信号连接,所述无源芯片与所述电子标签电性连接,所述射频设备与所述无源芯片电性连接,所述气压检测元件与贴合元件均与所述电子标签电性连接,所述报警元件与所述贴合元件电性连接。
[0021]通过设置定位系统能够根据电子标签的位置距离不同进行定位方式的切换,使短距离使用定位标签能够保证定位更加精确,进而能够保证电子标签反馈的位置信息更加稳定,且短距离控制使用UWB技术对标签进行精确定位,还能够有效实现载体标签分离报警、并对载体进行精确的实时室内定位管理。
[0022]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电源与所述电子标签电性连接,所述备用电源与所述无源芯片连接,所述电子标签、无源芯片、气压检测元件和贴合元件均与所述反馈元
件电性连接。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精确探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贴合机构能够便于电子标签与载具的安装,从而能够保证电子标签安装后的稳定性,进而能够避免电子标签被恶意取下,从而能够保证电子标签的安全性,且能够在电子标签脱离载具后进行报警,避免非法人员盗取电子标签。
[0025]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辅助机构能够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完整性进行检,从而能够避免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被破坏,进而能够保证内部的电子标签不会受到危险,且利用备用电源即使电子标签主电源耗尽后,依然可使用射频设备对标签进行有效读取,无源芯片被读取后,可激活电子标签最后的储备电源,发出实时定位信息,进一步的保证定位的稳定。
[0026]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定位系统能够根据电子标签的位置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确探测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和安装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与所述第二壳体(2)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安装在所述安装架(3)内,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内部具有贴合机构和辅助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确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机构包括触点(21)、贴合元件(22)、固定架(23)、电子标签(24)、无源芯片(25)和反馈元件(26),所述触点(21)位于所述安装架(3)内并与所述安装架(3)连接,所述固定架(23)与所述第一壳体(1)连接,所述贴合元件(22)位于所述固定架(23)内并与所述固定架(23)连接,所述电子标签(24)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内并与所述第一壳体(1)连接,所述无源芯片(25)位于所述电子标签(24)的一侧并与所述电子标签(24)连接,所述反馈元件(26)位于所述电子标签(24)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壳体(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确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23)贯穿所述第一壳体(1)并与所述第一壳体(1)连接,且所述贴合元件(22)与所述触点(21)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确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能够相对于所述安装架(3)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精确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主电源(31)、备用电源(32)、密封杆(33)、密封环(34)、气压检测元件(35)和连接管(36),所述主电源(31)位于所述电子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智胜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