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包括陶瓷体的上表面、下表面、第一端面、第二端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表面和下表面相对设置,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相对设置,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对设置;第一端电极位于第一端面且覆盖上表面、下表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部分表面,第二端电极位于第二端面且覆盖上表面、下表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部分表面;陶瓷体的第一内电极、第二内电极和第三内电极分别被至少一个介电层隔开,第三内电极设置在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之间;第一内电极的一端与第一端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端电极形成绝缘间隙,第二内电极的一端与第二端电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端电极形成绝缘间隙。提高多层陶瓷电容器的耐电压性能。容器的耐电压性能。容器的耐电压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元件
,尤其涉及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常规的串联设计多层陶瓷电容器采用“串联设计”来提高多层陶瓷电容器的耐电压性能,通常将电容器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设置在和介电层的层叠方向上处于同一层面并且直接相对,第一内电极的末端和第二内电极的末端间的距离较小。在电容器加载高电压后,电荷主要集中在第一内电极的末端和第二内电极的末端,由于第一内电极末端和第二内电极末端间的距离较小,容易在该位置发生击穿烧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考虑到现有技术中由于电场高度集中造成的击穿烧毁问题,通过将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设置在不同的介电层且被第三内电极隔开,避免了第一内电极的末端和第二内电极的末端直接相对,增加两者之间的距离,防止击穿烧毁,提高耐电压性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包括:陶瓷体、第一端电极和第二端电极;
[0005]所述陶瓷体由多个介电层和多个内电极交替层叠组成,所述陶瓷体具有由所述多个介电层的侧面形成的上表面、下表面、第一端面、第二端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
[0006]所述第一端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端面且覆盖所述上表面、所述下表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部分表面,所述第二端电极位于所述第二端面且覆盖所述上表面、所述下表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部分表面;
[0007]所述内电极包括第一内电极、第二内电极和第三内电极,所述第一内电极、所述第二内电极和所述第三内电极分别被至少一个所述介电层隔开,其中,所述第三内电极设置在相邻的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之间;所述第一内电极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端面且与所述第一端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内电极的另一端延伸到与所述第二端电极形成绝缘间隙,所述第二内电极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面且与所述第二端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内电极的另一端延伸到与所述第一端电极形成绝缘间隙。
[0008]在一实施例中,将所述第一内电极朝向所述第二端电极的一端作为第一内电极的末端,将所述第二内电极朝向所述第一端电极的一端作为第二内电极的末端;
[0009]所述第一内电极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内电极的末端被所述第三内电极以及所述介电层隔开。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电极在所述第三内电极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内电极部分重叠,所述第二内电极在所述第三内电极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内电极部分重叠。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电极在所述第三内电极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内电极部分重叠并产生对置面积,所述第二内电极在所述第三内电极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内电极部分重叠并产生对置面积,所述第一内电极在所述第三内电极上产生的对置面积与所述第二内电极在所述第三内电极上产生的对置面积相等。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电极与所述第三内电极之间形成第一电容,所述第二内电极与所述第三内电极之间形成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二电容串联。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电极在所述第三内电极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内电极在所述第三内电极上的正投影没有重叠。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电极与所述第一侧面的间隙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内电极与所述第二侧面的间隙距离,且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侧面的间隙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距离的一半。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内电极与所述第二侧面的间隙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内电极与所述第一侧面的间隙距离,且所述第二内电极和所述第一侧面的间隙距离大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距离的一半。
[00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电极的末端和所述第二端面的间隙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的距离的一半,所述第二内电极的末端和所述第一端面的间隙距离小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的距离的一半。
[00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一侧面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侧面的距离;
[0018]所述第二内电极和所述第一侧面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内电极和所述第二侧面的距离。
[00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将第一内电极、第二内电极和第三内电极分别被至少一个介电层隔开,并且将第三内电极设置在相邻的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之间,避免了第一内电极与第二内电极直接相对,防止击穿烧毁。
[0021]进一步的,第一内电极与第三内电极之间形成第一电容,第二内电极与第三内电极之间形成第二电容,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串联且容量相等,可以起到平分工作电压的作用。由于避免了第一内电极的末端与第二内电极的末端直接相对,可以增加第一内电极和第二内电极与第三内电极之间的对置面积,从而提高电容量。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是本技术某一实施例提供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截面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截面示意图;
[0026]图4是本技术某一实施例提供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截面示意图;
[0027]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截面示意图;
[0028]图6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截面示意图;
[0029]图7是本技术某一实施例提供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等效电路;
[0030]图8是常规的串联设计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截面示意图;
[0031]图9是常规的串联设计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某一截面示意图;
[0032]图10是常规的串联设计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另一截面示意图;
[0033]图11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截面示意图;
[0034]图12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截面示意图;
[0035]图13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多层陶瓷电容器的截面示意图。
[0036]主要元件及符号说明:
[0037]100、200、多层陶瓷电容器;10、20、陶瓷体;S1、上表面;S2、下表面;S3、第一端面;S4、第二端面;S5、第一侧面;S6、第二侧面;12A、22A、第一内电极;12B、22B、第二内电极;12C、22C、第三内电极;13、23、介电层;14A、24A、第一端电极;14B、24B、第二端电极;a、第一内电极的末端角部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陶瓷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体、第一端电极和第二端电极;所述陶瓷体由多个介电层和多个内电极交替层叠组成,所述陶瓷体具有由所述多个介电层的侧面形成的上表面、下表面、第一端面、第二端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端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端面且覆盖所述上表面、所述下表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部分表面,所述第二端电极位于所述第二端面且覆盖所述上表面、所述下表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的部分表面;所述内电极包括第一内电极、第二内电极和第三内电极,所述第一内电极、所述第二内电极和所述第三内电极分别被至少一个所述介电层隔开,其中,所述第三内电极设置在相邻的所述第一内电极和所述第二内电极之间;所述第一内电极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端面且与所述第一端电极连接,所述第一内电极的另一端延伸到与所述第二端电极形成绝缘间隙,所述第二内电极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面且与所述第二端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内电极的另一端延伸到与所述第一端电极形成绝缘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内电极朝向所述第二端电极的一端作为第一内电极的末端,将所述第二内电极朝向所述第一端电极的一端作为第二内电极的末端;所述第一内电极的末端与所述第二内电极的末端被所述第三内电极以及所述介电层隔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电极在所述第三内电极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内电极部分重叠,所述第二内电极在所述第三内电极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内电极部分重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电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亨,安可荣,田述仁,卓金丽,何彦颖,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