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向构件多孔联动灌浆加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510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竖向构件多孔联动灌浆加固方法,涉及到地下室车库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具体步骤:一、基层清理;二、植筋;三、预留灌浆孔;四、加固;五、封顶;六、浇筑;七、拆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柱子纵筋处预留灌浆孔,在柱子外侧采用模板木方结合钢管外箍进行加固,柱子顶端的模板采用泡沫胶封闭,灌浆料通过预留灌浆孔浇筑进模板内,从而使得柱面一体成型,避免了模板上存在预留口造成的模板变形涨模的现象,保证了柱面的结构强度,且一体成型的柱面表面光滑,不需要后续进行抹灰处理,提升了施工效率。工效率。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竖向构件多孔联动灌浆加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室车库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竖向构件多孔联动灌浆加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柱子加固一般是通过植筋加大柱截面尺寸,施工时在柱子采用模板做成喇叭式进料口浇筑混凝土或灌注灌浆料,容易造成混凝土浇筑不密实,同时因模板存在预留口,容易产生变形涨模。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竖向构件多孔联动灌浆加固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竖向构件多孔联动灌浆加固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竖向构件多孔联动灌浆加固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05]一、基层清理,对施工区域的基层进行清理,以确保施工环境不存在杂物;
[0006]二、植筋,根据施工标准,确定加强钢筋的植入位置,将加强钢筋植入施工基层;
[0007]三、预留灌浆孔,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环境,在柱纵筋处预留灌浆孔;
[0008]四、加固,在加强钢筋的外侧采用模板木方结合钢管外箍加固,模板木方和钢管外箍按照施工图纸上的数据进行搭建,构建出浇筑模型;
[0009]五、封顶,柱子顶部的模板采用泡沫胶进行封闭,以保证浇筑效果;
[0010]六、浇筑,将调配好的灌浆料通过预留孔浇筑进木方模板内,灌浆料浇筑完成后,等待浆液凝结;
[0011]七、拆除,将钢管外箍和模板木方依次拆除,完成灌浆加固工作。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植筋的流程为:
[0013]1)弹线定位,根据施工图纸,在柱子的外侧确定六个植筋点,利用墨线画出植筋的位置;
[0014]2)钻孔,利用钻孔设备在植筋点钻孔,钻孔深度为400mm;
[0015]3)洗孔,对钻好的孔进行清洗,将钻孔废渣清理出植筋孔;
[0016]4)注胶,将强力植筋胶通过注射器注入植筋孔的孔底,直至孔内注胶达到80%;
[0017]5)植筋,注胶完成后立刻进行植筋工作,将加强钢筋插入植筋孔内,待植筋胶固化后,进行拉拔测试。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预留灌浆孔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四个,四个预留灌浆孔的位置分别位于柱子的顶端四角处。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模板木方环绕在柱子的四面,首先通过销钉或螺栓将模板木方固定,然后将钢管外箍安装在模板木方的外侧,钢管外箍设置有多组,多组钢管外箍应
垂直分布,且相邻两组钢管外箍之间的间距为100

150cm,且模板木方的两端都要设置钢管外箍。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在对顶部模板进行封堵时,应注意泡沫胶的使用量,使用泡沫胶时,应考虑泡沫胶的膨胀率,避免泡沫胶堵住预留灌浆孔,同时,对模板木方的拼接处,也应使用泡沫胶进行封堵。
[0021]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在进行浇筑工作之前,应先检测模板内的密封效果,同时对浇筑用的液压注浆泵进行施压,进行浇筑时,灌注压力为0.5

1.2MPa。
[0022]优选的,所述步骤七中,在对模板进行拆除时,应首先拆除钢管外箍,拆除钢管外箍的顺序为由中间至两端,模板拆除后,需要对预留灌浆孔处的浇筑残渣进行清理,以保证柱面的光滑。
[002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24]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柱子纵筋处预留灌浆孔,在柱子外侧采用模板木方结合钢管外箍进行加固,柱子顶端的模板采用泡沫胶封闭,灌浆料通过预留灌浆孔浇筑进模板内,从而使得柱面一体成型,避免了模板上存在预留口造成的模板变形涨模的现象,保证了柱面的结构强度,且一体成型的柱面表面光滑,不需要后续进行抹灰处理,提升了施工效率;
[0025]2、本专利技术通过植入加强钢筋,加强钢筋设置有六个或更多,多个加强钢筋环绕在柱子外侧,且加强钢筋通过植筋的方式固定在柱子外侧,保证了加强钢筋的稳定性,加强钢筋被浇筑在灌浆料内,从而提升了柱面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加强钢筋结构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预留灌浆孔结构的示意图。
[0028]图中:1、柱子;2、加强钢筋;3、模板木方;4、预留灌浆孔;5、结构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

2所示的一种竖向构件多孔联动灌浆加固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0031]一、基层清理,对施工区域的基层进行清理,以确保施工环境不存在杂物;
[0032]二、植筋,根据施工标准,确定加强钢筋的植入位置,将加强钢筋植入施工基层,加强钢筋的数量设置为六个或更多,当加强钢筋设置为多个时,多个加强钢筋应环绕在柱子外侧,当加强钢筋设置为六个时,四个加强钢筋位于柱子的四角处,两个加强钢筋位于柱子的两端中部,以保证浇筑出的柱面结构强度更高,植筋的流程为:
[0033]1)弹线定位,根据施工图纸,在柱子的外侧确定六个植筋点,利用墨线画出植筋的位置;
[0034]2)钻孔,利用钻孔设备在植筋点钻孔,钻孔深度为400mm,当采用冲击钻进行钻孔
时,钻头直径应比钢筋直径大5mm左右,钻孔时,钻头应始终与地面保持垂直;
[0035]3)洗孔,对钻好的孔进行清洗,将钻孔废渣清理出植筋孔,对植筋孔进行清洗时,可以用脱脂棉沾酒精或丙酮擦洗植筋孔内壁,不能用水擦洗;
[0036]4)注胶,将强力植筋胶通过注射器注入植筋孔的孔底,直至孔内注胶达到80%,注胶过程中,可以采用间歇注胶的方式,以保证植筋孔内的空气被排出,避免植筋胶内部产生气泡;
[0037]5)植筋,注胶完成后立刻进行植筋工作,将加强钢筋插入植筋孔内,待植筋胶固化后,进行拉拔测试,加强钢筋插入植筋孔的过程中,应单向旋入加强钢筋,不可中途逆向反转;
[0038]三、预留灌浆孔,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环境,在柱纵筋处预留灌浆孔,预留灌浆孔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四个,四个预留灌浆孔的位置分别位于柱子的顶端四角处;
[0039]四、加固,在加强钢筋的外侧采用模板木方结合钢管外箍加固,模板木方和钢管外箍按照施工图纸上的数据进行搭建,构建出浇筑模型,模板木方环绕在柱子的四面,首先通过销钉或螺栓将模板木方固定,然后将钢管外箍安装在模板木方的外侧,钢管外箍设置有多组,多组钢管外箍应垂直分布,且相邻两组钢管外箍之间的间距为100

150cm,且模板木方的两端都要设置钢管外箍,钢管外箍可以采用螺栓固定在模板木方的外侧,以方便后期的拆卸;
[0040]五、封顶,柱子顶部的模板采用泡沫胶进行封闭,以保证浇筑效果,在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竖向构件多孔联动灌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一、基层清理,对施工区域的基层进行清理,以确保施工环境不存在杂物;二、植筋,根据施工标准,确定加强钢筋的植入位置,将加强钢筋植入施工基层;三、预留灌浆孔,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环境,在柱纵筋处预留灌浆孔;四、加固,在加强钢筋的外侧采用模板木方结合钢管外箍加固,模板木方和钢管外箍按照施工图纸上的数据进行搭建,构建出浇筑模型;五、封顶,柱子顶部的模板采用泡沫胶进行封闭,以保证浇筑效果;六、浇筑,将调配好的灌浆料通过预留孔浇筑进木方模板内,灌浆料浇筑完成后,等待浆液凝结;七、拆除,将钢管外箍和模板木方依次拆除,完成灌浆加固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构件多孔联动灌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植筋的流程为:1)弹线定位,根据施工图纸,在柱子的外侧确定六个植筋点,利用墨线画出植筋的位置;2)钻孔,利用钻孔设备在植筋点钻孔,钻孔深度为400mm;3)洗孔,对钻好的孔进行清洗,将钻孔废渣清理出植筋孔;4)注胶,将强力植筋胶通过注射器注入植筋孔的孔底,直至孔内注胶达到80%;5)植筋,注胶完成后立刻进行植筋工作,将加强钢筋插入植筋孔内,待植筋胶固化后,进行拉拔测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竖向构件多孔联动灌浆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建山钟百灵邹嘉林陈伟璋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华发人居生活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