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内置芯片封装载板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4743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MEMS内置芯片封装载板及其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准备三张芯板,分别为第一芯板、第二芯板和第三芯板,第一芯板的钻孔及填孔;第一芯板的内层线路;SMT贴片;第二芯板的蚀刻和压膜;胶片板的开槽;第三芯板的的钻孔及填孔;第三芯板的内层线路;压合:将第一芯板、胶片板和第三芯板压合在一起;开盖。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封装载板不仅实现了内置芯片的功能,而且在不增加器件本身体积的条件下增加了背腔的体积,提高了产品的灵敏度和信噪比,符合器件微型化的发展趋势。符合器件微型化的发展趋势。符合器件微型化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MEMS内置芯片封装载板及其制作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MEMS封装载板,具体涉及一种MEMS内置芯片封装载板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近三十年的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技术与工艺的发展,特别是基于硅芯片MEMS技术的发展,实现了许多传感器(如压力传感器,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微型化和低成本。目前,一部分MEMS载板采用三层PCB板重叠的方式制作,三层PCB板通过三层叠压形成腔体,第二层PCB板上镀出金属面形成屏蔽腔体,这种封装屏蔽效果差,背腔的体积较小,产品的信噪比低,且无法实现芯片的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MEMS内置芯片封装载板的制作工艺,通过该制作工艺制得的封装载板,不仅实现了内置电容、电阻、电感等芯片的功能,而且在不增加器件本身体积的条件下增加了背腔的体积,提高了产品的灵敏度和信噪比,符合器件微型化的发展趋势。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MEMS内置芯片封装载板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6]步骤1:准备三张芯板,分别为第一芯板、第二芯板和第三芯板,其中所述第一芯板包括第一绝缘层以及分别设置于该电容层正、反两面的第一铜箔层和第二铜箔层,所述第二芯板包括第二绝缘层以及分别设置于该第二绝缘层正、反两面的第三铜箔层和第四铜箔层,所述第三芯板包括第三绝缘层以及分别设置于该第三绝缘层正、反两面的第五铜箔层和第六铜箔层;
[0007]步骤2:第一芯板的钻孔及填孔:利用钻孔机在第一芯板上钻出用于层间连通的贯通孔,并对贯通孔内进行去胶渣、化学铜和电镀铜处理,使贯通孔内壁形成一层铜层而形成用于层间线路导通的导通孔;
[0008]步骤3:第一芯板的内层线路:分别对第一芯板的第一铜箔层和第二铜箔层进行压干膜、曝光、显影、蚀刻和退膜处理,得到具有内层线路的第一芯板;
[0009]步骤4:SMT贴片:通过锡膏印刷、芯片贴装、回流焊接和AOI光学检测,将芯片装于第一芯板的第一铜箔层上;
[0010]步骤5:第二芯板的蚀刻和压膜:将第二芯板上的第三铜箔层和第四铜箔层蚀刻掉,并在第二绝缘层的两面贴合纯胶片层,得到胶片板;
[0011]步骤6:胶片板的开槽:在胶片板上进行UV镭射开槽,而在胶片板上形成背腔;
[0012]步骤7:第三芯板的的钻孔及填孔:利用钻孔机在第三芯板上钻出用于层间连通的贯通孔,并对贯通孔内进行去胶渣、化学铜和电镀铜处理,使贯通孔内壁形成一层铜层而形成用于层间线路导通的导通孔;
[0013]步骤8:第三芯板的内层线路:分别对第三芯板的第五铜箔层和第六铜箔层进行压
干膜、曝光、显影、蚀刻和退膜处理,得到具有内层线路的第三芯板;
[0014]步骤9:压合:将第一芯板、胶片板和第三芯板依次叠合并利用压机压合成半成品板,所述胶片板的两侧分别贴合第六铜箔层与第一铜箔层;
[0015]步骤10:开盖:对半成品板进行钻孔镀铜、外层线路、防焊、表面处理后,在第三芯板上进行镭射开盖处理形成声孔,而得到成品封装载板,所述声孔与背腔相互连通。
[0016]优选地,在步骤2中钻孔的具体工艺参数为:进刀速为1.2
±
0.1m/min、退刀速为15
±
1m/min、转速为160
±
10krpm/min、深度补偿0.3

0.4mm;填孔的具体工艺参数为:除胶速率为0.1

0.4mg/cm2、微蚀速率为20

60μm/min、沉积速率为17

32μm/min。
[0017]优选地,上述步骤3和步骤8中内层线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8](1)前处理:利用含有双氧水的清洗液对板面进行清洗,再利用硫酸溶液对铜箔层表面进行粗化;
[0019](2)压干膜:利用热压的方式将感光干膜贴附于铜箔层表面上;
[0020](3)曝光:使用LDI曝光机将感光干膜中的光敏物质进行聚合反应,从而使设计的图形转移到感光干膜上;
[0021](4)显影:利用显影液与未曝光干膜的皂化反应,将其去除;
[0022](5)蚀刻:通过蚀刻机将氯化铜药水喷洒在铜面上,利用药水与铜的化学反应,对未被干膜保护的铜面进行蚀刻,形成线路;
[0023](6)退膜:通过退膜机将NaOH或KOH药水喷淋在板面上,利用药水与干膜的化学反应将干膜去除,完成线路的制作;
[0024](7)AOI:AOI系统对照蚀刻后线路与原始的设计线路之间的差异,对铜面上的线路进行检验。
[0025]优选地,所述压干膜的具体工艺参数为:温度为110
±
2℃、线速为1.8
±
0.2m/min、压力为6
±
0.2kg/cm2;所述曝光时的能量格为6
±
1;所述显影时的具体工艺参数为:线速为3.0
±
0.1m/min、压力为1.3
±
0.3kg/cm2、温度为30
±
2℃。
[0026]优选地,在步骤4中SMT贴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7](1)锡膏印刷:将第一芯板固定在电焊机的支架上,利用点锡机在第一芯板的焊盘上涂覆一层锡膏;
[0028](2)芯片贴装:利用贴片机将芯片贴装到第一芯板的焊盘上,使芯片上的焊盘与第一芯板上的焊盘通过锡膏连接;
[0029](3)回流焊接:将贴装完芯片的第一芯板放入回流设备中,利用回流设备加热使锡膏固化,从而将芯片与第一芯板固定连接;
[0030](4)AOI光学检测:AOI光学系统对第一芯板进行检测。
[0031]优选地,上述步骤9中压合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32](1)前处理:酸洗:利用硫酸对铜箔层表面氧化物进行清除;清洁:利用清洁剂将油脂水解成易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预浸:利用棕化液对内层板进行预浸润;
[0033](2)棕化:利用棕化液对铜箔层表面进行棕化处理,使得铜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形状,增大了铜面与树脂的接触面积;
[0034](3)叠合:将待压合的板依次叠在一起;
[0035](4)压合:在压机的高温、高压下将待压合的板融合粘接呈多层板;
[0036](5)后处理:钻靶:利用X光将板靶标成像,用钻头在靶标上钻出后续工序所需的定位孔和防呆孔;铣边:利用铣床机将多余的边料切割去除。
[0037]优选地,所述棕化的具体工艺参数如下:微蚀速率为1.2

1.6μm、棕化槽中H2O2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4.2

4.8%;所述压合的具体工艺参数如下:冰水压力为0.2
±
0.1MPa、真空度≤40mPa、出油压力为0.2
±
0.1MP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EMS内置芯片封装载板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准备三张芯板,分别为第一芯板(10)、第二芯板(20)和第三芯板(30),其中,所述第一芯板(10)包括第一绝缘层(11)以及分别设置于该电容层正、反两面的第一铜箔层(12)和第二铜箔层(13),所述第二芯板(20)包括第二绝缘层(21)以及分别设置于该第二绝缘层正、反两面的第三铜箔层(22)和第四铜箔层(23),所述第三芯板(30)包括第三绝缘层(31)以及分别设置于该第三绝缘层正、反两面的第五铜箔层(32)和第六铜箔层(33);步骤2:第一芯板(10)的钻孔及填孔:利用钻孔机在第一芯板(10)上钻出用于层间连通的贯通孔,并对贯通孔内进行去胶渣、化学铜和电镀铜处理,使贯通孔内壁形成一层铜层而形成用于层间线路导通的导通孔;步骤3:第一芯板(10)的内层线路:分别对第一芯板的第一铜箔层(12)和第二铜箔层(13)进行压干膜、曝光、显影、蚀刻和退膜处理,得到具有内层线路的第一芯板(10);步骤4:SMT贴片:通过锡膏印刷、芯片贴装、回流焊接和AOI光学检测,将芯片(40)装于第一芯板的第一铜箔层上;步骤5:第二芯板(20)的蚀刻和压膜:将第二芯板上的第三铜箔层(22)和第四铜箔层(23)蚀刻掉,并在第二绝缘层(21)的两面贴合纯胶片层(24),得到胶片板(25);步骤6:胶片板的开槽:在胶片板上进行UV镭射开槽,而在胶片板上形成背腔(51);步骤7:第三芯板(30)的的钻孔及填孔:利用钻孔机在第三芯板(30)上钻出用于层间连通的贯通孔,并对贯通孔内进行去胶渣、化学铜和电镀铜处理,使贯通孔内壁形成一层铜层而形成用于层间线路导通的导通孔;步骤8:第三芯板(30)的内层线路:分别对第三芯板的第五铜箔层(32)和第六铜箔层(33)进行压干膜、曝光、显影、蚀刻和退膜处理,得到具有内层线路的第三芯板(30);步骤9:压合:将第一芯板(10)、胶片板(25)和第三芯板(30)依次叠合并利用压机压合成半成品板,所述胶片板(25)的两侧分别贴合第六铜箔层(33)与第一铜箔层(12);步骤10:开盖:对半成品板进行钻孔镀铜、外层线路、防焊、表面处理后,在第三芯板(30上)进行镭射开盖处理形成声孔(52),而得到成品封装载板(50),所述声孔(52)与背腔(51)相互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EMS内置芯片封装载板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钻孔的具体工艺参数为:进刀速为1.2
±
0.1m/min、退刀速为15
±
1m/min、转速为160
±
10krpm/min、深度补偿0.3

0.4mm;填孔的具体工艺参数为:除胶速率为0.1

0.4mg/cm2、微蚀速率为20

60μm/min、沉积速率为17

32μm/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EMS内置芯片封装载板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3和步骤8中内层线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前处理:利用含有双氧水的清洗液对板面进行清洗,再利用硫酸溶液对铜箔层表面进行粗化;(2)压干膜:利用热压的方式将感光干膜贴附于铜箔层表面上;(3)曝光:使用LDI曝光机将感光干膜中的光敏物质进行聚合反应,从而使设计的图形转移到感光干膜上;(4)显影:利用显影液与未曝光干膜的皂化反应,将其去除;(5)蚀刻:通过蚀刻机将氯化铜药水喷洒在铜面上,利用药水与铜的化学反应,对未被
干膜保护的铜面进行蚀刻,形成线路;(6)退膜:通过退膜机将NaOH或KOH药水喷淋在板面上,利用药水与干膜的化学反应将干膜去除,完成线路的制作;(7)AOI:AOI系统对照蚀刻后线路与原始的设计线路之间的差异,对铜面上的线路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洪伟张志礼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普诺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