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基础设施逻辑架构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1466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58
本申请涉及基于基础设施逻辑架构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方法及系统,涉及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根据访问路径子信息,获取第一控制节点信息;根据第一控制节点信息,确定第一起点地址以及第一终点地址;根据所确定的第一起点地址以及第一终点地址,生成第一数据传输线路;若第一数据传输线路处于故障状态,则获取与第一控制节点信息相对应的第二控制节点信息;根据第二控制节点信息,确定与访问终点地址相对应的第二终点地址;根据所确定的第一起点地址以及第二终点地址,生成第二数据传输线路;根据第二数据传输线路,执行生成数据传输指令并执行的步骤。本申请具有减少控制节点单点故障可能性的效果。减少控制节点单点故障可能性的效果。减少控制节点单点故障可能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基础设施逻辑架构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方法及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的
,尤其是涉及基于基础设施逻辑架构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时代业务的高速发展,各行业的业务模式正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IT基础架构作为承载业务系统的底层架构,资源充分利用、快速部署、和灵活扩展显得越来越重要。
[0003]相关技术可参考公开号为CN112769862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方法,包括:将待解析的标识编码输入二级节点;以二级节点为起始,每级节点将输入的标识编码分解为自身管理的标识字段和下一级节点管理的标识字段,并将下一级节点管理的标识字段下发至下一级节点,直至输入的标识编码仅包含自身管理的标识字段;每级节点对自身管理的标识字段进行解析,得到解析结果;以末级节点为起始,每级节点将输入的标识编码对应的解析结果上传至上一级节点,直至二级节点接收到下一级节点上传的解析结果;二级节点将解析得到的解析结果和接收到的解析结果整合为最终的解析结果。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基础设施平台在运行过程中,采取单节点控制的数据传输模式,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仅能够通过一条传输路径进行输送,当单一的控制节点出现故障时,控制节点难以进行正常的数据传输工作,存在有控制节点容易出现单点传输故障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少控制节点出现单点故障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基于基础设施逻辑架构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方法及系统。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基于基础设施逻辑架构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基于基础设施逻辑架构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用户发送的数据控制请求,所述数据控制请求携带有用于访问用户界面的数据控制信息,所述数据控制信息包括用户ID以及与所述用户ID相对应的访问路径子信息,所述访问路径子信息包括访问起点地址以及与所述访问起点相对应的访问终点地址;根据所述访问路径子信息,获取第一控制节点信息,所述第一控制节点信息包括与所述访问起点地址相对应的第一起点地址以及与所述访问终点地址相对应的第一终点地址;根据所述第一控制节点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起点地址以及所述第一终点地址;根据所确定的第一起点地址以及第一终点地址,生成第一数据传输线路,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线路为所述第一起点地址以及所述第一终点地址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若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线路处于正常状态,则根据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线路,生成数
据传输指令并执行;若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线路处于故障状态,则获取与所述第一控制节点信息相对应的第二控制节点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节点信息,确定与所述访问终点地址相对应的第二终点地址;根据所确定的第一起点地址以及第二终点地址,生成第二数据传输线路;根据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线路,执行所述生成数据传输指令并执行的步骤。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在进行数据访问的过程中,若第一数据传输线路出现传输故障,控制系统自动确定生成第二数据传输线路,并沿第二数据传输线路进行数据传输工作,实现数据传输的线路备份操作,当第一数据传输线路出现传输故障时,仍旧能够保证数据传输工作的正常进行,进而减少了控制节点出现单点故障的可能性。
[0008]可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线路,执行所述生成数据传输指令并执行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线路,获取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线路相对应的线路传输状态;若所述线路传输状态为正常状态,则根据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线路,执行所述生成数据传输指令并执行的步骤;若所述线路传输状态为故障状态,则获取与所述第一控制节点信息相对应的第三控制节点信息;根据所述第三控制节点信息,确定与所述访问终点地址相对应的第三终点地址;根据所确定的第一起点地址以及第三终点地址,生成第三数据传输线路;根据所述第三数据传输线路,执行所述生成数据传输指令并执行的步骤。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数据传输线路出现传输故障时,控制系统通过生成第三数据传输线路,仍旧能够保证数据的正常输送过程,为数据的传输工作做出双重保障,进而提高数据传输过程的可靠性。
[0010]可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线路,生成数据传输指令并执行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线路,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线路相对应的第一数据传输量;从预设的数据库中查询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量相对应的第一数据传输阈值;若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量超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阈值,则执行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控制节点信息相对应的第二控制节点信息的步骤。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数据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压力过大时,控制系统获取第二数据传输线路,使多余的数据能够通过第二数据传输线路进行传输工作,进而实现大量数据的传输分流过程,减小第一数据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压力。
[0012]可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线路,执行所述生成数据传输指令并执行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线路,获取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线路相对应的第二数据传输量;从预设的数据库中查询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量相对应的第二数据传输阈值;
若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量超出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阈值,则执行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控制节点信息相对应的第三控制节点信息的步骤。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数据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压力过大时,控制系统自动获取第三数据传输线路,将部分数据通过第三数据传输线路传输,第三数据传输线路承担部分数据传输工作,减小第一数据传输线路以及第二数据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压力。
[0014]可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三数据传输线路,执行所述生成数据传输指令并执行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三数据传输线路,获取与所述第三数据传输线路相对应的第三数据传输量;从预设的数据库中查询与所述第三数据传输量相对应的第三数据传输阈值;若所述第三数据传输量超出所述第三数据传输阈值,则调取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线路相对应的线路传输状态;若所述线路传输状态为正常状态,则根据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线路,执行所述生成数据传输指令并执行的步骤。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三数据传输线路的第三数据传输量超出第三数据传输阈值时,说明此时第三数据传输线路的数据传输压力较大,且第一数据传输线路以及第二数据传输线路的传输过程也处于异常状态,此时控制系统获取第二数据传输线路,使第二数据传输线路与第三数据传输线路能够分摊部分冗余的数据量,使多余的数据传输量不易堆积在一条传输路径上。
[0016]可选的,在所述调取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线路相对应的线路传输状态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用户ID,获取与所述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权限,所述用户权限包括普通权限以及高级权限;若所述用户ID相对应的用户权限为高级权限,则根据所述第二控制节点信息,确定与所述访问起点地址相对应的第二起点地址;根据所确定的第二起点地址以及第二终点地址,生成第二数据传输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基础设施逻辑架构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用户发送的数据控制请求,所述数据控制请求携带有用于访问用户界面的数据控制信息,所述数据控制信息包括用户ID以及与所述用户ID相对应的访问路径子信息,所述访问路径子信息包括访问起点地址以及与所述访问起点相对应的访问终点地址;根据所述访问路径子信息,获取第一控制节点信息,所述第一控制节点信息包括与所述访问起点地址相对应的第一起点地址以及与所述访问终点地址相对应的第一终点地址;根据所述第一控制节点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起点地址以及所述第一终点地址;根据所确定的第一起点地址以及第一终点地址,生成第一数据传输线路,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线路为所述第一起点地址以及所述第一终点地址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若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线路处于正常状态,则根据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线路,生成数据传输指令并执行;若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线路处于故障状态,则获取与所述第一控制节点信息相对应的第二控制节点信息;根据所述第二控制节点信息,确定与所述访问终点地址相对应的第二终点地址;根据所确定的第一起点地址以及第二终点地址,生成第二数据传输线路;根据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线路,执行所述生成数据传输指令并执行的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基础设施逻辑架构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线路,执行所述生成数据传输指令并执行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线路,获取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线路相对应的线路传输状态;若所述线路传输状态为正常状态,则根据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线路,执行所述生成数据传输指令并执行的步骤;若所述线路传输状态为故障状态,则获取与所述第一控制节点信息相对应的第三控制节点信息;根据所述第三控制节点信息,确定与所述访问终点地址相对应的第三终点地址;根据所确定的第一起点地址以及第三终点地址,生成第三数据传输线路;根据所述第三数据传输线路,执行所述生成数据传输指令并执行的步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基础设施逻辑架构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线路,生成数据传输指令并执行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线路,获取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线路相对应的第一数据传输量;从预设的数据库中查询与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量相对应的第一数据传输阈值;若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量超出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阈值,则执行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控制节点信息相对应的第二控制节点信息的步骤。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基础设施逻辑架构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线路,执行所述生成数据传输指令并执行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线路,获取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线路相对应的第二数据传输量;
从预设的数据库中查询与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量相对应的第二数据传输阈值;若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量超出所述第二数据传输阈值,则执行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控制节点信息相对应的第三控制节点信息的步骤。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基础设施逻辑架构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三数据传输线路,执行所述生成数据传输指令并执行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三数据传输线路,获取与所述第三数据传输线路相对应的第三数据传输量;从预设的数据库中查询与所述第三数据传输量相对应的第三数据传输阈值;若所述第三数据传输量超出所述第三数据传输阈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峰仲伟陈浩孙晓宇陈金润陈佳慧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东方瑞创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