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维通信解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435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运维通信解析装置,包括通讯解析设备、连接口和连接器,所述连接口位于通讯解析设备前侧一侧,所述连接器位于连接口前侧,且与连接口配合使用,所述连接器一侧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另一侧与连接器表面配合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限位机构和支撑机构的配合使用,限位机构能够对连接器进行限位固定,避免脱落,同时支撑机构能够对连接器进行支撑,增加连接器的稳定性,解决现有的通讯解析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连接器连接通过螺纹进行连接,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螺纹错位导致卡死,同时操作速度慢,连接器长时间使用由于重力容易造成连接器与连接口变弯的现象发生,造成结构损坏的问题。造成结构损坏的问题。造成结构损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维通信解析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通讯解析
,尤其涉及为一种运维通信解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IF数字化认证级EMI测试接收机符合CISPR 16

1,依据CISPR,EN550xx,FCC和MIL等标准的电磁干扰测量,适合家电(CISPR 14

1)、照明设备(CISPR 15)的EMI测试,为基于微处理器控制的智能接收机,可以使用控制平台(计算机)软件进行控制,实现自动测试,内置预选器,具有很高的动态范围,能进行精确的EMC测量。
[0003]现有的技术中,发电厂电力监控系统设备在运维时需要使用通讯解析装置,通讯解析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连接器连接通过螺纹进行连接,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螺纹错位导致卡死,同时操作速度慢,连接器长时间使用由于重力容易造成连接器与连接口变弯的现象发生,造成结构的损坏,不方便通讯解析设备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运维通信解析装置,能够便于对连接器进行支撑,能够方便连接器与连接口连接,以解决现有的通讯解析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连接器连接通过螺纹进行连接,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螺纹错位导致卡死,同时操作速度慢,连接器长时间使用由于重力容易造成连接器与连接口变弯的现象发生,造成结构损坏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运维通信解析装置,包括通讯解析设备、连接口和连接器,所述连接口位于通讯解析设备前侧一侧,所述连接器位于连接口前侧,且与连接口配合使用,所述连接器一侧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另一侧与连接器表面配合使用,所述限位机构后侧与通讯解析设备前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器表面底部套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后侧与通讯解析设备前侧固定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壳、滑杆和抵动杆,所述限位壳后侧与通讯解析设备前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位于限位壳内部,所述滑杆顶部和底部均与限位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抵动杆套设与滑杆表面,所述抵动杆一侧贯穿限位壳并延伸至限位壳表面,所述抵动杆另一侧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内部通过第一转轴与限位壳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内部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另一侧贯穿限位壳并延伸至限位壳表面,所述固定杆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固定杆一侧与连接器表面配合使用。
[000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内部与连接器表面底部配合使用,所述支撑板后侧底部固定连接有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表面套设有限位滑轨,所述限位滑轨后侧与通讯解析设备前侧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滑杆表面顶部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顶部与限位壳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底部与抵动杆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抵动杆底部设置有第一限
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内部与滑杆表面固定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杆另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传动杆一侧与限位壳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内部底部开设有与固定柱配合使用滑槽。
[0010]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壳一侧开设有与抵动杆配合使用开口,所述连接器表面开设有与固定块配合使用限位槽,所述固定杆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表面与限位壳内壁配合使用。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限位机构和支撑机构的配合使用,限位机构能够对连接器进行限位固定,避免脱落,同时支撑机构能够对连接器进行支撑,增加连接器的稳定性,解决现有的通讯解析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连接器连接通过螺纹进行连接,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螺纹错位导致卡死,同时操作速度慢,连接器长时间使用由于重力容易造成连接器与连接口变弯的现象发生,造成结构损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限位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
[0016]图4为图1中B的放大图。
[0017]图中:1、通讯解析设备;2、连接口;3、连接器;4、限位机构;41、限位壳;42、滑杆;43、抵动杆;44、传动杆;45、固定柱;46、固定杆;47、固定块;5、支撑机构;51、支撑板;52、T型滑块;53、限位滑轨;6、第一弹簧;7、第一限位块;8、第二弹簧;9、滑槽;10、开口;11、限位槽;12、第二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一种运维通信解析装置,包括通讯解析设备1、连接口2和连接器3,连接口2位于通讯解析设备1前侧一侧,连接器3位于连接口2前侧,且与连接口2配合使用,连接器3一侧设置有限位机构4,限位机构4另一侧与连接器3表面配合使用,限位机构4后侧与通讯解析设备1前侧固定连接,连接器3表面底部套设有支撑机构5,支撑机构5后侧与通讯解析设备1前侧固定连接。
[0021]请参阅图2、图3和图4,图2为限位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B的放大图。
[0022]限位机构4包括限位壳41、滑杆42和抵动杆43,限位壳41后侧与通讯解析设备1前侧固定连接,滑杆42位于限位壳41内部,滑杆42顶部和底部均与限位壳41内壁固定连接,抵动杆43套设与滑杆42表面,抵动杆43一侧贯穿限位壳41并延伸至限位壳41表面,抵动杆43另一侧设置有传动杆44,传动杆44内部通过第一转轴与限位壳41内壁活动连接,传动杆44
内部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柱45,固定柱45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6,固定杆46另一侧贯穿限位壳41并延伸至限位壳41表面,固定杆46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7,固定块47远离固定杆46一侧与连接器3表面配合使用,通过向上移动抵动杆43,抵动杆43在滑杆42的表面滑动,抵动传动杆44围绕第一转轴转动,传动杆44带动固定柱45移动,固定柱45带动固定杆46移动,固定杆46带动固定块47移动,使固定块47脱离连接器3的表面,通过限位机构4能够方便对连接器3进行限位固定,避免连接器3的脱离。
[0023]支撑机构5包括支撑板51,支撑板51内部与连接器3表面底部配合使用,支撑板51后侧底部固定连接有T型滑块52,T型滑块52表面套设有限位滑轨53,限位滑轨53后侧与通讯解析设备1前侧固定连接,通过将T型滑块52卡在限位滑轨53的内部,支撑板51与T型滑块52固定连接,将连接器3插入到支撑板51的内部,可以对连接器3进行支撑。
[0024]滑杆42表面顶部套设有第一弹簧6,第一弹簧6顶部与限位壳41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维通信解析装置,包括通讯解析设备(1)、连接口(2)和连接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口(2)位于通讯解析设备(1)前侧一侧,所述连接器(3)位于连接口(2)前侧,且与连接口(2)配合使用,所述连接器(3)一侧设置有限位机构(4),所述限位机构(4)另一侧与连接器(3)表面配合使用,所述限位机构(4)后侧与通讯解析设备(1)前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器(3)表面底部套设有支撑机构(5),所述支撑机构(5)后侧与通讯解析设备(1)前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运维通信解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限位壳(41)、滑杆(42)和抵动杆(43),所述限位壳(41)后侧与通讯解析设备(1)前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杆(42)位于限位壳(41)内部,所述滑杆(42)顶部和底部均与限位壳(4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抵动杆(43)套设与滑杆(42)表面,所述抵动杆(43)一侧贯穿限位壳(41)并延伸至限位壳(41)表面,所述抵动杆(43)另一侧设置有传动杆(44),所述传动杆(44)内部通过第一转轴与限位壳(41)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44)内部底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柱(45),所述固定柱(45)后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46),所述固定杆(46)另一侧贯穿限位壳(41)并延伸至限位壳(41)表面,所述固定杆(46)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7),所述固定块(47)远离固定杆(4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於立峰徐云柯黄璐瑶胡凯波黄徐钱科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浙能兰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