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与大豆中疾病抗性相关联的遗传基因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鉴定、选择和产生增强的疾病和/或病原体抗性大豆植物的组合物和方法。
[0002]关于序列表的电子提交的声明
[0003]提供ASCII文本格式的序列表作为纸质副本的替代,该序列表是根据37C.F.R.
§
1.821提交的,名称为“81923
‑
WO
‑
REG
‑
ORG
‑
NAT
‑
1_SeqList_ST25”,于2019年7月31日生成并经由EFS
‑
Web提交。这个序列表特此通过引用以其披露内容并入本说明书中。
技术介绍
[0004]已知植物病原体对重要作物造成相当大的损害,这导致显著的农业损失,伴随着对依赖植物材料的食物供应和其他工业的广泛的后果。同样,长期以来存在降低农业病原体对作物产生的发病率和/或影响的需要。
[0005]若干种病原体与对大豆的损害相关联,该损害在美国和全世界范围内单独地和共同地有可能造成重大的产量损失。示例性病原体包括但不限于真菌(例如,疫霉属和亚洲大豆锈病豆薯层锈菌)、线虫(例如,根结线虫属,特别是爪哇根结线虫)和大豆茎溃疡病。鉴于这些病原体存在对全球食物供应的显著威胁以及与处理大豆作物以预防损失相关联的时间和花费,需要用于产生病原体抗性大豆栽培品种的新方法。所需要的是可以引入商业大豆植物以控制大豆病原体的新颖的抗性基因(本文中,“R基因”)。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概述列出了本披露主题的若干实施例,并且在许多情况下列出了这些实施例的变化。
[0007]因此,本披露主题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将病原体抗性传递到非抗性大豆种质或植物品系的方法,该目的通过本披露主题全部或部分地实现。
[0008]序列表的简要说明
[0009]SEQ ID NO:1是衍生自澎湖大豆(Glycine clandestina)品系登录PI339656的染色体区间,其在本文中称为“支架14851”。支架14851已以支架14851定位到澎湖大豆14号染色体上大约3.18到3.50MB的区间。可以将该染色体区间或其部分引入(即通过使用胚拯救和/或标志辅助育种(MAB)或转基因地使基因渗入)到大豆品系中以产生对各种疾病(例如亚洲大豆锈病(ASR))具有抗性的大豆品系。在一些实施例中,预期来自该区间的基因编码一种或多种多肽,其可以在植物中转基因表达或被遗传修饰(即通过TALEN或CRISPR编辑的基因)以赋予疾病抗性(例如亚洲大豆锈病(ASR)抗性)。表1表示SEQ ID NO:1中与ASR抗性相关联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确定了表1中鉴定的SNP的所有等位基因与抗性或易感性显著相关(p<0.05)。
[0010]表1:在SEQ ID NO:1中与针对ASR的增加的抗性相关联的SNP位置
[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19][0020][0021][0022][0023][0024][0025][0026][0027][0028][0029][0030][0031][0032][0033][0034][0035][0036][0037][0038][0039][0040][0041][0042][0043][0044][0045][0046][0047][0048][0049][0050][0051][0052][0053][0054][0055][0056][0057][0058][0059][0060][0061][0062][0063][0064][0065][0066][0067][0068][0069][0070][0071][0072][0073][0074][0075][0076][0077][0078][0079][0080][0081][0082][0083][0084][0085][0086][0087][0088][0089][0090][0091][0092][0093][0094][0095][0096][0097][0098][0099][0100][0101][0102][0103][0104][0105][0106][0107][0108][0109][0110][0111][0112][0113][0114][0115][0116][0117][0118][0119][0120][0121][0122][0123][0124][0125][0126][0127][0128][0129][0130][0131][0132][0133][0134][0135][0136][0137][0138][0139][0140][0141][0142][0143][0144][0145][0146][0147][0148][0149][0150][0151][0152][0153][0154][0155][0156][0157][0158][0159][0160][0161][0162][0163][0164][0165][0166][0167][0168][0169][0170][0171][0172][0173][0174][0175][0176][0177][0178][0179][0180][0181][0182][0183][0184][0185][0186][0187][0188][0189][0190][0191][0192][0193][0194][0195][0196][0197][0198][0199][0200][0201][0202][0203][0204][0205][0206][0207][0208][0209][0210][0211][0212][0213][0214][0215][0216][0217][0218][0219][0220][0221][0222][0223][0224][0225][0226][0227][0228][0229][0230][0231][0232][0233][0234][0235][0236][0237][0238][0239][0240][0241][0242][0243][0244][0245][0246][0247][0248][0249][0250][0251][0252][0253][0254][0255][0256][0257][0258][0259][0260][0261][0262][0263][0264][0265][0266][0267][0268][0269][0270][0271][0272][0273][0274][0275]本领域众所周知,给定与给定性状(例如ASR抗性)相关联的序列和SNP等位基因,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开发寡核苷酸引物并使用所述引物来鉴定携带SEQ ID NO:1中描述的任一染色体区间的植物。测定(例如,通常为两步等位基因鉴别测定或类似测定)、KASP
T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优良大豆植物,所述优良大豆植物的基因组中引入了来自澎湖大豆品系的染色体区间,所述澎湖大豆品系选自由PI339656、PI591576或其子代组成的登录品系组,其中所述染色体区间赋予与不包含所述染色体区间的对照植物相比增加的亚洲大豆锈病(ASR)抗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其中所述染色体区间包含SEQ ID NO:1或其部分。3.如权利要求1
‑
2所述的植物,其中所述染色体区间包含与增加的ASR抗性相关联的SNP标志,其中所述SNP标志与如表1中所列出的有利SNP标志中任一个一致。4.如权利要求1
‑
3所述的植物,其中所述染色体区间衍生自澎湖大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或20号染色体。5.如权利要求1
‑
4所述的植物,其中所述染色体区间对应于澎湖大豆基因组内对应于SEQ ID NO:1的位置。6.如权利要求1
‑
5中任一项所述的子代植物或种子。7.一种衍生自如权利要求1
‑
6所述的植物的植物细胞或植物部分。8.如权利要求1
‑
7所述的植物,其中所述植物进一步显示出对选自以下的任一个胁迫的抗性:疾病(如白粉病、终极腐霉菌、疫霉根腐病、叶斑病、稻瘟病、褐斑病、根结线虫、大豆胞囊线虫、大豆脉坏死病毒、大豆茎溃疡病、大豆猝死综合征、叶瘟和穗瘟、锈病、蛙眼叶斑病、褐茎腐病、镰刀菌或纹枯病);昆虫有害生物(如粉虱、蚜虫、麦蛞蝓、甘蔗螟、绿蚜或蚜虫);非生物胁迫(如耐旱性、水淹、高水平盐度、重金属、铝、锰、镉、锌、UV
‑
B、硼、缺铁失绿症或耐寒性(即极端温度))。9.一种优良大豆植物,其包含赋予增加的对ASR的抗性的ASR抗性等位基因,并且其中所述ASR等位基因包含至少一个选自表1中任一个中描述的“有利”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组的SNP。10.一种优良大豆植物,其包含来自澎湖大豆的染色体区间,所述染色体区间包含至少一个选自表1的有利SNP标志。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植物,其中所述澎湖大豆是PI339656或其子代中的任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清利,R,
申请(专利权)人:先正达农作物保护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