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管机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939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48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风管机及空调器,风管机包括主机和加湿模块;主机包括主机壳、第一风机组件和换热器,主机壳具有容纳腔以及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第一风机组件和换热器设置在容纳腔内且位于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之间形成的第一气流流通路径上;加湿模块设置在主机的一侧,加湿模块包括外壳、第二风机组件和加湿组件,外壳具有加湿腔以及与加湿腔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二风机组件和加湿组件设置在容纳腔内且位于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之间形成的第二气流流通路径上。该加湿模块没有设置复杂的管路,整体结构相对简单,不仅便于维护,也可以节省生产成本。节省生产成本。节省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管机及空调器


[0001]本申请涉及空调器
,尤其涉及一种风管机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具有加湿功能的风管机一般会将加湿模块设置在风管机的内部,加湿模块的管路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加湿模块的结构相对简单的风管机及空调器。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管机,包括:
[0005]主机,所述主机包括主机壳、第一风机组件和换热器,所述主机壳具有容纳腔以及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和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之间形成的第一气流流通路径上;
[0006]设置在所述主机一侧的加湿模块,所述加湿模块包括外壳、第二风机组件和加湿组件,所述外壳具有加湿腔以及与所述加湿腔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和所述加湿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第二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形成的第二气流流通路径上。
[0007]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风机组件包括第二风轮,所述第一风机组件包括驱动件、与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的连接轴以及与所述连接轴传动连接的第一风轮,所述连接轴一端伸入所述加湿腔内与所述第二风轮传动连接。
[000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湿组件包括接水盘和湿膜,所述接水盘具有接水槽,所述湿膜设置在所述第二气流流通路径上且所述湿膜的部分区域能够伸入所述接水槽内。
[0009]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湿膜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加湿腔内,所述加湿组件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湿膜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湿膜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湿膜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湿膜的部分区域伸入所述接水槽内;当所述湿膜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所述湿膜位于所述接水槽外。
[0010]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水盘具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水流入口与所述接水槽连通,所述排水管的水流出口位于所述外壳的外部。
[0011]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湿模块包括用于向所述接水槽内加水的加水泵,所述加水泵设置在所述加湿腔内且所述加水泵的连接口伸出至所述外壳的外部。
[0012]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湿模块包括水位开关,所述水位开关用于检测所述接水盘的水位。
[0013]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加湿模块包括用于排出所述接水槽内水的排水泵,所述排水泵设置在所述加湿腔内且所述排水泵的连接口伸出至所述外壳的外部。
[001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风管机包括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的
湿度。
[0015]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所述的风管机。
[00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管机及空调器,风管机在主机的一侧单独设置了具有加湿腔的加湿模块,外壳具有加湿腔以及与加湿腔连通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二风机组件和加湿组件设置在容纳腔内且位于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之间形成的第二气流流通路径上,在加湿模式下,气流在第二风机组件的作用下从第二进风口处流入加湿腔,进入加湿腔的气流在流经设置在加湿腔内的加湿组件时通过加湿形成湿气流,湿气流通过第二出风口排出,由此,可以实现风管机的加湿功能。该加湿模块没有设置复杂的管路,整体结构相对简单,不仅便于维护,也可以节省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风管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的风管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A处带虚线的连续箭头表示气流沿第一气流流通路径流动的方向,B处带虚线的连续箭头表示气流沿第二气流流通路径流动的方向。
[0019]图3为图1所示的风管机的爆炸图;
[0020]图4为图3所示的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风管机100;主机10;主机壳11;容纳腔11a;第一出风口11b;第一风机组件12;驱动件121;连接轴122;第一风轮123;换热器13;加湿模块20;外壳21;第二出风口21a;第二进风口21b;底盘211;底板2111;外侧板2112;内侧板2113;前面板212;后盖213;顶盖214;加湿组件22;接水盘221;接水槽221a;排水管221b;湿膜222;加水泵23;第二风机组件24;第二风轮241;控制模块30。
具体实施方式
[002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0024]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顶”、“底”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5]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管机,请参阅图1至图3,该风管机100包括主机10和加湿模块20,主机10包括主机壳11、第一风机组件12和换热器13,主机壳11具有容纳腔11a以及与容纳腔11a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11b,第一风机组件12和换热器13设置在容纳腔11a内且位于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11b之间形成的第一气流流通路径上;加湿模块20设置在主机10的一侧,加湿模块20包括外壳21、第二风机组件24和加湿组件22,外壳21具有加湿腔以及与加湿腔连通的第二进风口21b和第二出风口21a,第二风机组件24和加湿组件22设置在容纳腔11a内且位于第二进风口21b和第二出风口21a之间形成的第二气流流
通路径上。
[0026]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所的风管机。
[0027]具体地,主机10主要用于实现风管机100常规的制冷和制热功能。
[0028]第一气流流通路径是指在制冷或制热模式下,外界的气流从第一进风口进入容纳腔11a之后,在容纳腔11a内流动并从第一出风口11b流出的路径,也就是说,在制冷或制热模式下,外界的气流在第一风机组件12的作用下从第一进风口进入容纳腔11a内并沿第一气流流通路径流动,在流经换热器13时与换热器13进行换热之后再从第一出风口11b流出。
[0029]根据风管机100类型的不同,第一风机组件12和换热器13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调整,示例性地,请参阅图2,图2中换热器13位于第一风机组件12沿气流流动方向的上游,也就是说,第一风机组件12将外界的气流吸入容纳腔11a之后,气流先流经换热器13,再流经第一风机组件12,此种类型的风管机100也称为吸风式风管机100。
[0030]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换热器13位于第一风机组件12沿气流流动方向的下游,也就是说,第一风机组件12先将外界的气流吸入第一风机组件12的内部,再将气流吹向换热器13,相当于气流先流经第一风机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10),所述主机(10)包括主机壳(11)、第一风机组件(12)和换热器(13),所述主机壳(11)具有容纳腔(11a)以及与所述容纳腔(11a)连通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11b),所述第一风机组件(12)和所述换热器(13)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1a)内且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风口(11b)之间形成的第一气流流通路径上;设置在所述主机(10)一侧的加湿模块(20),所述加湿模块(20)包括外壳(21)、第二风机组件(24)和加湿组件(22),所述外壳(21)具有加湿腔以及与所述加湿腔连通的第二进风口(21b)和第二出风口(21a),所述第二风机组件(24)和所述加湿组件(22)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1a)内且位于所述第二进风口(21b)和所述第二出风口(21a)之间形成的第二气流流通路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机组件(24)包括第二风轮(241),所述第一风机组件(12)包括驱动件(121)、与所述驱动件(121)驱动连接的连接轴(122)以及与所述连接轴(122)传动连接的第一风轮(123),所述连接轴(122)一端伸入所述加湿腔内与所述第二风轮(241)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组件(22)包括接水盘(221)和湿膜(222),所述接水盘(221)具有接水槽(221a),所述湿膜(222)设置在所述第二气流流通路径上且所述湿膜(222)的部分区域能够伸入所述接水槽(221a)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蒙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