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肠套叠整复用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932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肠套叠整复用导管,包括主气管,所述主气管的前端侧面设有若干排气通孔,主气管的后端连接有管接头,所述管接头的后端设有与主气管连通的主充气接口;所述主气管的前端位于排气孔的后侧设有囊套,所述囊套的前端设有前气囊,囊套的后端设有后气囊,所述前气囊与后气囊之间形成环形槽,所述主气管内设有用于前气囊、后气囊供气的充气管,所述管接头的侧面设有与充气管连接的气囊充气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密封性能好、使用方便稳定的有益效果。使用方便稳定的有益效果。使用方便稳定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肠套叠整复用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肠套叠整复用导管。

技术介绍

[0002]肠套叠是肠管的一部分及其附近的肠系膜套入邻近肠腔引起的肠梗阻,肠套叠是婴幼儿肠梗阻中最常见的一种。目前通常采用空气灌肠法来治疗肠套叠,空气灌肠法就是通过导管将空气从肛门处高压灌入,利用空气压力将肠管推回原位。为了便于导管定位以及肛门处密封,目前的导管通常在导管的前端侧面设置气孔,距离导管前端的位置处设有一个可独立充气的气囊,导管插入肛门后,对气囊进行充气,气囊充气后呈球状,从而实现肛门处的密封。然而气囊与肠壁之间摩擦力较小,气囊的内侧又存在较大的气压作用,如果气囊内气压太大容易导致肠壁受损,气囊内气压太小密封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肠套叠导管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密封性能好的肠套叠整复用导管。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肠套叠整复用导管,包括主气管,所述主气管的前端侧面设有若干排气通孔,主气管的后端连接有管接头,所述管接头的后端设有与主气管连通的主充气接口;所述主气管的前端位于排气孔的后侧设有囊套,所述囊套的前端设有前气囊,囊套的后端设有后气囊,所述前气囊与后气囊之间形成环形槽,所述主气管内设有用于前气囊、后气囊供气的充气管,所述管接头的侧面设有与充气管连接的气囊充气接口。主充气接口、气囊充气接口分别与充气机连接,使用时将主气管的前端从肛门处插入(此时前气囊、后气囊未充气),插入到肠道合适位置后,通过充气管向前气囊、后气囊内充气,前气囊、后气囊充气后鼓起支撑肠道内壁,从而实现主气管的定位以及肠道的密封,然后主气管通过排气通孔向肠道内充气,利用空气的压力将肠管推回原位;整个过程中,前气囊、后气囊与肠管之间形成两道密封,密封效果更好,由于前气囊、后气囊之间形成环形槽,肠壁受到前气囊、后气囊的支撑时,位于前气囊、后气囊之间的肠壁会向环形槽内凸起,从而使得前气囊、后气囊在肠道内的定位更加稳定,不易在气压的作用下从肠道内脱出。
[0006]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槽的底部位于囊套的外侧设有囊膜,囊膜的两端与前气囊、后气囊连接成一体,所述囊膜与囊套之间形成封闭的环形导气腔,所述环形导气腔的两端均设有与前气囊、后气囊连通的导气孔,所述充气管的前端与环形导气腔连通。充气管内的气体依次经过环形导气腔、导气孔进入前气囊、后气囊,实现前气囊、后气囊的同步充气,保持前气囊、后气囊内的压力一致,使用更加方便。
[0007]作为优选,所述主气管的前端外侧面设有若干沿周向均匀分布的长凹槽,所述长凹槽的长度方向主气管的轴线平行,所述排气通孔分布在长凹槽的底面。将排气通孔设置在长凹槽的底部,能够有效的防止肠道内的粪便等堵塞排气通孔,确保进气顺畅。
[0008]作为优选,每个长凹槽底面的排气通孔有若干个,所述的排气通孔为长槽孔。长槽孔不易被堵塞,而且每个凹槽底部设置多个排气通孔,即使部分被堵塞也不影响充气。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主气管的前端外侧面位于长凹槽的开口端中间部位设有环形导气槽。通过环形导气槽将每个长凹槽连通,即使部分长凹槽被堵塞也能确保顺畅充气。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主充气接口的外侧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凸耳。主充气接口与外部气管插接时,凸耳便于受力。
[0011]因此,本技术具有密封性能好、使用方便稳定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正视图。
[0014]图3 为图2的剖视图。
[0015]图4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6]图5为图3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图6为使用时与肠道的支撑状态示意图。
[0018]图中:主气管1、长凹槽100、环形导气槽101、排气通孔2、管接头3、主充气接口30、凸耳31、气囊充气接口32、囊套4、前气囊40、后气囊41、囊膜42、环形导气腔43、导气孔44、环形槽5、充气管6、肠道7。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0]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的一种肠套叠整复用导管,包括主气管1,主气管的前端呈球状,主气管1的前端侧面设有若干排气通孔2,主气管1的后端连接有管接头3,管接头3的后端设有与主气管连通的主充气接口30,主充气接口30的外侧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凸耳31;主气管1的前端位于排气孔的后侧设有囊套4,囊套4的前端设有前气囊40,囊套4的后端设有后气囊41,前气囊与后气囊之间形成环形槽5,环形槽5的底部位于囊套4的外侧设有囊膜42,囊膜42的两端与前气囊、后气囊连接成一体,囊膜42与囊套4之间形成封闭的环形导气腔43,环形导气腔43的两端均设有与前气囊、后气囊连通的导气孔44,主气管1内设有用于前气囊、后气囊供气的充气管6,充气管6的前端与环形导气腔43连通,管接头3的侧面设有与充气管6连接的气囊充气接口32。
[0021]如图1和图4所示,主气管1的前端外侧面设有若干沿周向均匀分布的长凹槽100,长凹槽100的长度方向主气管1的轴线平行,排气通孔2分布在长凹槽的底面,每个长凹槽底面的排气通孔有若干个,排气通孔为长槽孔;主气管1的前端外侧面位于长凹槽的开口端中间部位设有环形导气槽101。
[0022]结合附图,本技术的原理如下:主充气接口、气囊充气接口分别与充气机连接,使用时将主气管的前端从肛门处插入(此时前气囊、后气囊未充气),插入到肠道的合适位置后,通过充气管向前气囊、后气囊内充气,前气囊、后气囊充气后同时鼓起支撑肠道内壁,此时前气囊、后气囊与肠道7的支撑状态如图6所示,前气囊、后气囊与肠管之间形成两道密封,密封效果更好,不易漏气;而且由于前气囊、后气囊之间形成环形槽,肠壁受到前气
囊、后气囊的支撑时,位于前气囊、后气囊之间的肠壁会向环形槽内凸起,从而使得前气囊、后气囊在肠道内的定位更加稳定,不易在气压的作用下从肠道内脱出;最后通过主气管前端的排气通孔向肠道内充气,通过气压将将肠管推回原位。
[0023]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技术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肠套叠整复用导管,包括主气管,其特征是,所述主气管的前端侧面设有若干排气通孔,主气管的后端连接有管接头,所述管接头的后端设有与主气管连通的主充气接口;所述主气管的前端位于排气孔的后侧设有囊套,所述囊套的前端设有前气囊,囊套的后端设有后气囊,所述前气囊与后气囊之间形成环形槽,所述主气管内设有用于前气囊、后气囊供气的充气管,所述管接头的侧面设有与充气管连接的气囊充气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肠套叠整复用导管,其特征是,所述环形槽的底部位于囊套的外侧设有囊膜,囊膜的两端与前气囊、后气囊连接成一体,所述囊膜与囊套之间形成封闭的环形导气腔,所述环形导气腔的两端均设有与前气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远曙劳群尹红梅冯长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