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基板、发光母板、获得发光基板的方法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3798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发光基板、发光母板、获得发光基板的方法及显示装置,包括:基板,基板上具有发光区和位于发光区一侧的绑定区;多个发光单元,发光单元包括灯区和驱动电路,灯区具有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驱动电路具有多个引脚,多个发光单元在基板上阵列排布,自发光区指向绑定区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沿第一方向上位于末行的发光单元中至少有一个发光单元的驱动电路与寻址线相连。由此,可通过寻址线对发光单元进行信号传输,提高发光基板发光亮度的均一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基板、发光母板、获得发光基板的方法及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具体地,涉及发光基板、发光母板、获得发光基板的方法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因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 Light Emitting Diode,Mini-LED)和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是液晶显示产品升级的重要方向,对于迷你发光二极管和微型发光二极管的研究也日益增加。与得到广泛应用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产品相比,迷你发光二极管和微型发光二极管具有更为轻薄的面板,更高的对比度以及更长的使用寿命。因其具有发光亮度均一性较好的优点,故对于迷你发光二极管和微型发光二极管的研究集中在将大尺寸发光基板切割成小尺寸发光基板,以获得满足不同使用情况的具有不同尺寸的发光基板。但是针对目前大尺寸发光基板的切割拆分方法存在诸多的不足,仍有待改进和进一步提高。
[0003]因此,目前的发光基板、发光母板、获得发光基板的方法及显示装置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问题的发现而做出的:
[0005]目前的发光二极管背光设计时,通常由一根寻址线线控制两列发光单元,寻址线从位于基板末端的绑定区连接到基板最上端的第一行第一列的第一发光单元的驱动电路第一输入端上,然后该信号在两列发光单元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进行信号传递,最终从最后一行第二列的最末端发光单元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传出到绑定区上。专利技术人发现,针对目前大尺寸发光基板的寻址线线路设计,并不适用于将其进行切割以得到小尺寸的发光基板。因为现有发光单元之间的寻址线路为串联关系且只有基板最上端一行的第一发光单元的驱动电路直接接收寻址信号,因此在对大尺寸发光基板进行切割之后,仅与基板最上端一行的第一发光单元仍保持寻址线路串联的发光单元的地址可寻,具备显示功能。切割得到的其余未与基板最上端一行的第一发光单元串联寻址线路的发光单元无法进行寻址,不具备显示功能。
[0006]本申请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7]在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发光基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具有发光区和位于所述发光区一侧的绑定区;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灯区和驱动电路,所述灯区具有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所述驱动电路具有多个引脚,所述多个发光单元在所述基板上阵列排布,自所述发光区指向绑定区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末行的所述发光单元中至少有一个所述发光单元的所述驱动电路与寻址线相连。由此,可通过寻址线对发光单元进行信号传输,提高发光基板发光亮度的均一性。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公共电压端、第二输入端以及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灯区电连接,不经由其他所述发光单元的
驱动电路而与所述寻址线相连的所述发光单元为第一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的所述输出端和与其位于同一行并相邻的下一个所述发光单元中的所述第一输入端相连,以令位于同一行且相连的至少两个所述发光单元构成串联发光单元组,最末端的所述发光单元为所述串联发光单元组中距离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最远的一个。由此,可获得具有不同尺寸的发光基板。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灯区的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迷你发光二极管和微型发光二极管中的至少一种。由此,可进一步提高发光基板的发光性能。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仅位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末行上,且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一个所述串联发光单元组中的最末端发光单元中的所述输出端连接下一组串联发光单元组中的首个发光单元中的所述第一输入端,每个所述串联发光单元组中的首个发光单元均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位于同一列。由此,可将多个发光单元串联,得到串联发光单元组。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每个所述串联发光单元组均具有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且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上一个所述串联发光单元组中的所述最末端发光单元中的所述输出端连接下一组串联发光单元组中的第一发光单元中的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寻址线和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之间具有开关薄膜晶体管。由此,通过开关薄膜晶体管的设置可选择的控制每一个串联发光单元组。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寻址线与每个所述串联发光单元组中的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每个所述串联发光单元组中最末端的所述发光单元中的所述输出端均连接输出线,多个所述串联发光单元组的所述最末端的所述发光单元位于同一列。由此,通过将寻址线与多个第一发光单元的连接实现单个串联发光单元组的定位寻址。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一步包括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所述第一电源线连接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位于同一列的多个所述发光单元的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电源线连接每个所述串联发光单元组中的最末端发光单元中的所述第二输入端。由此,通过第一电源线和第二电源线给发光单元的驱动电路进行供电。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一步包括驱动电压线,所述灯区中的一个所述发光二极管与所述驱动电压线相连,所述灯区中的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串联,所述串联的多个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末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相连。由此,通过驱动电压线的设置对发光单元的灯区进行供电。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发光母板,包括:母板基板,所述母板基板上具有至少两个基板区域,至少一个所述基板区域中具有前面所述的多个发光单元以及寻址线。由此,通过在母板上设置前面所述的发光单元进而提高母板的利用率。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面积,所述第一区域为长方形,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一尺寸和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一尺寸一致,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二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尺寸,其中,在所述第二区域,所述寻址线与一个所述发光单元的所述驱动电路相连,该与所述寻址线相连的第一发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中靠近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所述母板基板边缘的一侧,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与具有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所述串联发光单元组相连的下一所述串联发光单元组位于远离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所述母板基板边缘的一侧。由此,通过在第一区域和
第二区域设置的发光单元实现母板的高利用率。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获得发光基板的方法,所述发光基板是通过前面所述的发光母板进行切割而获得的。由此,该显示装置具有前面所述的发光基板和发光母板所具有的全部特征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面所述的发光基板和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位于所述发光基板的出光侧。由此,该显示装置具有前面所述的发光基板所具有的全部特征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具有发光区和位于所述发光区一侧的绑定区;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灯区和驱动电路,所述灯区具有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所述驱动电路具有多个引脚,所述多个发光单元在所述基板上阵列排布,自所述发光区指向绑定区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上位于末行的所述发光单元中至少有一个所述发光单元的所述驱动电路与寻址线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输入端、公共电压端、第二输入端以及输出端,所述输出端与所述灯区电连接,不经由其他所述发光单元的驱动电路而与所述寻址线相连的所述发光单元为第一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的所述输出端和与其位于同一行并相邻的下一个所述发光单元中的所述第一输入端相连,以令位于同一行且相连的至少两个所述发光单元构成串联发光单元组,最末端的所述发光单元为所述串联发光单元组中距离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最远的一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区的所述发光二极管包括迷你发光二极管和微型发光二极管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仅位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末行上,且沿着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一个所述串联发光单元组中的最末端发光单元中的所述输出端连接下一组串联发光单元组中的首个发光单元中的所述第一输入端,每个所述串联发光单元组中的首个发光单元均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位于同一列。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串联发光单元组均具有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且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上一个所述串联发光单元组中的所述最末端发光单元中的所述输出端连接下一组串联发光单元组中的第一发光单元中的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寻址线和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之间具有开关薄膜晶体管。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址线与每个所述串联发光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杰许邹明田健刘纯建吴信涛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