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室内空间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机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3782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22 13:46
一种用于室内空间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机具,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包括车身、连接在车身前端底面的扣绳和吊钩、连接在车身后端的扶手、连接在车身中部的车架及连接在车架上的车轮;车架和车轮之间通过轮轴转动连接;车架和车身之间连接有斜撑。车架包括垂直连接在一对主杆顶面的一对上内侧板、垂直连接在一对主杆底面的一对下内侧板、水平连接在一对上内侧板顶面之间的顶板及垂直连接在顶板底面两端的一对外侧板;连接在同一主杆上的上内侧板和下内侧板上、下对应;外侧板位于主杆的外侧;一对主杆之间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长轴与顶板的长轴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人工室内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运输和安装不便的问题。土预制构件运输和安装不便的问题。土预制构件运输和安装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室内空间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机具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室内空间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机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农业的发展,养殖场得到较大规模的建设。作为养殖场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建筑构件之一的漏粪板,是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其体积相对较大、单块重量较重,安装过程通常要用到较大型的起重吊装设备或机械。然而新兴起的楼房养殖场,由于工序限制,漏粪板需在结构完成后在楼房养殖场室内安装,因此无法使用大型起重吊装设备,且仅凭人力无法经济而高效地实现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运输和安装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室内空间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机具,解决人工室内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运输和安装不便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
[0005]一种用于室内空间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机具,包括车身、连接在车身前端底面的扣绳和吊钩、连接在车身后端的扶手、连接在车身中部的车架及连接在车架上的车轮;车架和车轮之间通过轮轴转动连接;车架和车身之间连接有斜撑。
[0006]车身包括一对主杆及连接在一对主杆之间的次杆。
[0007]车架包括垂直连接在一对主杆顶面的一对上内侧板、垂直连接在一对主杆底面的一对下内侧板、水平连接在一对上内侧板顶面之间的顶板及垂直连接在顶板底面两端的一对外侧板;连接在同一主杆上的上内侧板和下内侧板上、下对应;外侧板位于主杆的外侧;一对主杆之间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长轴与顶板的长轴平行。
[0008]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一对下内侧板的底端开有第一转动孔;一对外侧板的底端开有第二转动孔;第一转动孔和第二转动孔共孔心。
[0009]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位于同侧的下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留有空隙。
[0010]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车轮包括圆形的轮架、位于轮架圆心的轴承及间隔连接在轮架和轴承之间的辐条。
[0011]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车轮位于车架的空隙内,并通过穿接在第一转动孔、第二转动孔和轴承之间的轮轴转动连接。
[0012]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斜撑对称连接在下内侧板的两侧,斜撑的一端连接在下内侧板的底端、另一端连接在主杆的底面。
[0013]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扣绳设置两根,对称连接在一对主杆上;扣绳的一端与主杆的底面连接。
[0014]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吊钩设置两根,对称连接在一对主杆上,吊钩位于扣绳的前方。
[0015]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吊钩呈J形,顶端连接在主杆的底面。
[0016]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车身前端的次杆之间设有配重块。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车身、车架和斜撑连接形成整体,通过车轮进行支撑并可绕车轮转动,整个机具形成扛杆,利用人力即可完成沉重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水平运输和安装施工,更加省力。
[0019]2,本技术设扣绳和吊钩,能够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牢固固定在车身上,连接牢固。
[0020]3,本技术在车身和车架之间设斜撑,车身、车架和斜撑之间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空间,加强整个机具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用于室内空间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机具的立体图一。
[0022]图2是本技术用于室内空间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机具的立体图二。
[0023]附图标记:1—车身、2—扣绳、3—吊钩、4—扶手、5—车架、6—车轮、7—轮轴、8—斜撑、1.1—主杆、1.2—次杆、5.1—上内侧板、5.2—下内侧板、5.3—顶板、5.4—外侧板、5.5—连接板、5.6—空隙、6.1—轮架、6.2—轴承、6.3—辐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室内空间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机具,包括车身1、连接在车身1前端底面的扣绳2和吊钩3、连接在车身1后端的扶手4、连接在车身1中部的车架5及连接在车架5上的车轮6;车架5和车轮6之间通过轮轴7转动连接;车架5和车身1之间连接有斜撑8。
[0025]车身1包括一对主杆1.1及连接在一对主杆之间的次杆1.2。
[0026]车身1前端的次杆1.2之间设有配重块,帮助施工人员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运输时更加省力。
[0027]扣绳2设置两根,对称连接在一对主杆1.1上;扣绳2的一端与主杆1.1的底面连接,另一端自由。
[0028]吊钩3设置两根,对称连接在一对主杆1.1上,吊钩3位于扣绳2的前方;吊钩3呈J形,顶端连接在主杆1.1的底面。
[0029]扶手4呈L形,其竖直肢的底端与车身1的主杆1.1的后端头连接;人在握住扶手的时候可以推动机具前进并控制前进的方向,以准确便捷地将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运输到指定地点。
[0030]车架5包括垂直连接在一对主杆1.1顶面的一对上内侧板5.1、垂直连接在一对主杆1.1底面的一对下内侧板5.2、水平连接在一对上内侧板5.1顶面之间的顶板5.3及垂直连接在顶板5.3底面两端的一对外侧板5.4;连接在同一主杆1.1上的上内侧板5.1和下内侧板5.2上、下对应;外侧板5.4位于主杆1.1的外侧;一对主杆1.1之间连接有连接板5.5,连接板5.5的长轴与顶板5.3的长轴平行。
[0031]一对下内侧板5.2的底端开有第一转动孔;一对外侧板5.4的底端开有第二转动
孔;第一转动孔和第二转动孔共孔心。
[0032]位于同侧的下内侧板5.2和外侧板5.4之间留有空隙5.6。
[0033]车轮6包括圆形的轮架6.1、位于轮架6.1圆心的轴承6.2及间隔连接在轮架6.1和轴承6.2之间的辐条6.3。
[0034]车轮6位于车架5的空隙5.6内,并通过穿接在第一转动孔、第二转动孔和轴承6.2之间的轮轴7转动连接。
[0035]斜撑8对称连接在下内侧板5.2的两侧,斜撑8的一端连接在下内侧板5.2的底端、另一端连接在主杆1.1的底面。
[0036]车身1、车架5和斜撑8连接形成整体,通过车轮6进行支撑并可绕车轮转动,整个机具形成扛杆。
[0037]本技术体积不大,占用空间较小,能够很好地在室内空间进行作业;本技术自重较轻,移动和操作相对更安全且便捷;本技术更经济更高效,无需大型机械设备和大量人力即可完成操作;本技术作用原理巧妙,利用了“杠杆原理”更省力,在室内空间无法使用大型起重吊装设备进行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安装的条件下,帮助人们利用人力即可完成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室内空间的运输安装施工。
[0038]本技术的工作过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以漏粪板为例:
[0039]1,用扣绳2和吊钩3将漏粪板绑扎固定:将漏粪板的一端通过其上的孔洞勾挂在吊钩3上,将漏粪板的另一端通过扣绳2绑扎牢固。...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室内空间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机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1)、连接在车身(1)前端底面的扣绳(2)和吊钩(3)、连接在车身(1)后端的扶手(4)、连接在车身(1)中部的车架(5)及连接在车架(5)上的车轮(6);车架(5)和车轮(6)之间通过轮轴(7)转动连接;车架(5)和车身(1)之间连接有斜撑(8);车身(1)包括一对主杆(1.1)及连接在一对主杆之间的次杆(1.2);车架(5)包括垂直连接在一对主杆(1.1)顶面的一对上内侧板(5.1)、垂直连接在一对主杆(1.1)底面的一对下内侧板(5.2)、水平连接在一对上内侧板(5.1)顶面之间的顶板(5.3)及垂直连接在顶板(5.3)底面两端的一对外侧板(5.4);连接在同一主杆(1.1)上的上内侧板(5.1)和下内侧板(5.2)上、下对应;外侧板(5.4)位于主杆(1.1)的外侧;一对主杆(1.1)之间连接有连接板(5.5),连接板(5.5)的长轴与顶板(5.3)的长轴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室内空间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机具,其特征在于:一对下内侧板(5.2)的底端开有第一转动孔;一对外侧板(5.4)的底端开有第二转动孔;第一转动孔和第二转动孔共孔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室内空间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机具,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侧的下内侧板(5.2)和外侧板(5.4)之间留有空隙(5.6)。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尚烨袁洪涛代春芳王晓岭徐姗姗唐皓晨田明鹤扈子君何光耀宋捷赵波魏海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