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iniLED背光模组及其主观边缘优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2635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mini LED背光模组及其主观边缘优化方法。其中mini LED背光模组包括依次设置的屏幕、光学膜材和mini LED灯板。所述mini LED灯板为多块,所述mini LED灯板包括基板和安装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mini LED灯源,所述基板包括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设置有反射膜,或所述中心区域设置有反射膜且所述反射膜的边缘区域设置有通孔;其中,所述反射膜与所述mini LED灯源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同一侧,并与所述光学膜材相对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mini LED背光模组及其主观边缘优化方法能够满足不同情况下的设计,实现不同的mini LED背光模组的主观边缘优化,提高出光均匀性,提高主观画质的一致性。提高主观画质的一致性。提高主观画质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ini LED背光模组及其主观边缘优化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mini LED背光模组及其主观边缘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mini LED作为背光源应用于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s,液晶显示器)面板中能显著提升如对比度和亮度等显示画质,从而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mini LED背光技术是将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芯片绑定到具有驱动电路的背板上,通过驱动电路控制LED分区发光实现动态背光。mini LED背光的分区数越多,LED的灯数越多,对背光控制越细腻,LCD通过搭载这种背光技术,能实现外观更薄,亮度更高,对比度大的显示品质。
[0003]然而,由于mini LED背光模组相比传统直下式背光模组较薄,因此mini LED背光模组的OD值(optical density,光密度)较小。当OD值较小时,mini LED发出的光线无法进行充分混光,特别四周边缘的位置,因此会导致背光模组的主观边缘视效较差。现有技术中OD值较大的背光模组可以通过调整反射片搭边的角度来改善边缘出光的角度,从而使边缘过渡均匀,但是由于mini LED模组OD较小,且为了保证灯板的通用性,无法使用反射片搭边调整角度,现有技术中未有解决方式,而背光模组的主观视效差则影响了mini LED背光的发展。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mini LED背光模组及其主观边缘优化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的mini LED背光模组的OD值较小时无法进行充分混光,进而导致其四周边缘位置的视效较差,且为了保证灯板的通用性,无法使用反射片搭边调整角度,导致mini LED背光模组的主观边缘视效差,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mini LED背光模组及其主观边缘优化方法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mini LED背光模组,其包括依次设置的屏幕、光学膜材和mini LED灯板,所述mini LED灯板为多块,所述mini LED灯板包括基板和安装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mini LED灯源,所述基板包括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设置有反射膜,或所述中心区域设置有反射膜且所述边缘区域的反射膜设置有通孔;其中,所述反射膜与所述mini LED灯源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同一侧,并与所述光学膜材相对设置。
[000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光学膜材包括扩散膜、增亮膜和量子膜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mini LED背光模组还包括扩散板,所述扩散板设置在所述mini LED光源的上方。
[001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mini LED灯源在所述基板上呈阵列排布方式设置。
[001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相邻所述mini LED灯源的阵列之间的距离相等。
[001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反射膜的厚度为50~300微米,反射率不小于97%,热收缩率MD≤0.5/TD≤0.2。
[001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mini LED灯板还包括覆盖在所述基板靠近所述光学膜材一侧的白色反光油墨。
[001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基板为电解亚铅镀锌钢板材质基板或者为铝基板。
[001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多块所述mini LED灯板之间通过填充树脂材料进行拼接。
[001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mini LED背光模组的主观边缘优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17]判断所述mini LED背光模组的边缘区域的亮度;
[0018]当所述mini LED背光模组的边缘区域的亮度低于中心区域亮度时,在所述mini LED背光模组的基板的边缘区域贴设反射膜;
[0019]当所述mini LED背光模组的边缘区域的亮度高于中心区域亮度时,在所述mini LED背光模组的基板上贴设反射膜,所述反射膜边缘区域具有通孔。
[0020]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基板四周边缘设置反射膜,所述mini LED光源发出的光线部分返回到反射膜上,所述反射膜利用其自身的高反射率,将照射的光线反射回所述光学膜材,实现光线的重复利用,提高了亮度的输出,实现显示屏幕边缘主观过度均匀,提高主观画质的一致性。或者在所述基板上贴设反射膜,并在所述反射膜四周边缘设置通孔,使得所述mini LED背光模组的四周边缘的亮度与中央亮度趋于一致,实现显示屏幕边缘主观过渡均匀。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mini LED背光模组的主观边缘优化方法能够针对所述mini LED背光模组的四周边缘的情况进行不同的选择,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设置,满足不同情况下的设计,实现不同的mini LED背光模组的主观边缘优化,提高出光均匀性,提高主观画质的一致性。
[0021]本专利技术的更多实施例还能够实现其他未一一列出的有利技术效果,这些其他的技术效果在下文中可能有部分描述,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后是可以预期和理解的。本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旨在以简化的形式引入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如下文进一步描述的构思和选择,以帮助阅读者更易于理解本专利技术。本
技术实现思路
并非旨在识别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基本特征,也并非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所有的上述特征都将被理解为只是示例性的,并且可以从本专利技术公开中收集关于结构和方法的更多的特征和目的。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细节、实用性以及优点的更全面地展示,将在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的书面描述中提供,在附图中图示,并且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因此,如果不进一步阅读整个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及附图,则无法理解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诸多限制性解释。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mini LED背光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mini LED背光模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mini LED背光模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mini LED背光模组的主观边缘优化方法的具体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7]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ini LED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屏幕、光学膜材和mini LED灯板,所述mini LED灯板为多块,所述mini LED灯板包括基板和安装在所述基板上的多个mini LED灯源,所述基板包括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设置有反射膜,或所述中心区域设置有反射膜且所述边缘区域的反射膜设置有通孔;其中,所述反射膜与所述mini LED灯源设置在所述基板的同一侧,并与所述光学膜材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ni LED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材包括扩散膜、增亮膜和量子膜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ni LED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mini LED背光模组还包括扩散板,所述扩散板设置在所述mini LED光源的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ni LED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mini LED灯源在所述基板上呈阵列排布方式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mini LED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mini LED灯源的阵列之间的距离相等。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存
申请(专利权)人: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