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260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按照粗车、热处理、精车、电加工、热处理、电加工、磨外圆和珩磨内孔的顺序制作护套;二:按照粘接、高温固化和磨外圆的顺序制作永磁体组件;其中,永磁体组件由永磁体轴向两端分别同轴粘接一个堵盖制成,且每个堵盖另一端同轴粘接一个工艺轴;三:将二中的永磁体组件同轴装配于一中的护套,形成带工艺轴的电机转子,并对其进行热处理和磨外圆;四:车掉工艺轴得到电机转子;五:在动平衡机上对电机转子进行动平衡试验;六:采用径向平行充磁的方法,对电机转子进行整体充磁,使剩余磁感应强度达到Br=1.0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的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生产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高速永磁电机(PMSM)具有功率密度高、运行可靠、功率因数高、控制特性好的优点,近年来在离心压缩机、飞轮储能、涡轮发电、电主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高速电机转速范围从20000r/min到100000r/min,高转速下的转子承受巨大的切向与径向应力,传统电机的表贴式或内置式转子结构简单,生产工艺成熟,但不适于高速电机转子结构。
[0003]为了解决转速超过50000r/min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的结构强度问题,结构设计中无一例外的采用护套式结构保护永磁体的细长型转子,以避免产生过大的离心力,由于永磁体受压不受拉,采用护套对永磁体进行保护,永磁体与护套采用过盈配合,这样永磁体表面会产生压应力用于抵消离心应力,保护永磁体不承受过大的拉应力。这种转子虽然结构简单,但生产工艺难度大,首先护套通常为薄壁结构,与永磁体过盈装配后,易产生变形,导致形位公差超标,再进行高速动平衡时,无法平衡出合格的转子;其次该类转子通常采用永磁体先充磁后装配,最后动平衡的工艺流程,但对于高速大功率电机转子,磁场力会影响动平衡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的制作方法,能够提高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的制造精度。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按照粗车、热处理、精车、电加工、热处理、电加工、磨外圆和珩磨内孔的工艺顺序制作护套;
[0007]步骤二:按照粘接、高温固化和磨外圆的工艺顺序制作永磁体组件;其中,永磁体组件包括:永磁体、堵盖和工艺轴,永磁体的轴向两端分别同轴粘接一个堵盖,每个堵盖的另一端同轴粘接一个工艺轴;
[0008]步骤三:将步骤二制作的永磁体组件同轴装配于步骤一制作的护套中,形成带工艺轴的电机转子,并对其进行热处理和磨外圆;
[0009]步骤四:车掉工艺轴,得到电机转子;
[0010]步骤五:在动平衡机上按照G2.5级对电机转子进行动平衡试验;
[0011]步骤六:采用径向平行充磁的方法,对电机转子进行整体充磁,使剩余磁感应强度达到Br=1.04
±
0.03T,充磁完成后对电机转子进行磁拉力检测,以确保电机转子周向一圈均匀充磁。
[0012]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同时对护套的外圆和内孔进行粗车,且单边留1mm的精加工余量。
[0013]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对护套外圆精车,且单边留0.2mm的精加工余量。
[0014]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精车之后的电加工为对护套进行线切割切内孔,且单边留0.2mm的精加工余量。
[0015]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第二次电加工为对护套进行慢走丝切内孔,使内径达到φ36mm,误差为0~

0.01mm。
[0016]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以内孔为基准,磨外圆后护套外径为φ41
±
0.005mm;以外圆为基准,珩磨内孔后内径为φ36mm、表面粗糙度为Ra0.4,且内径的误差为0~

0.005mm。
[0017]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粘接所使用的粘接剂为高温粘接剂D97,高温固化的条件为150℃的环境下保温6h。
[0018]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以工艺轴的中心孔为基准,按护套内孔尺寸的平均值,一对一配磨永磁体的外圆,使永磁体与护套之间的过盈量为0.012~0.018mm,永磁体的外圆表面粗糙度为Ra0.4。
[0019]优选地,所述步骤三中,装配过程中将护套加热到350℃,永磁体组件冷却到

80℃。
[0020]优选地,所述步骤五中,动平衡试验时,以永磁体组件两端的堵盖为去料带,钻孔深度不大于5mm,直径不大于3mm。
[0021]有益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分别加工好护套和永磁体组件,并将二者装配加工后,采用先动平衡后整体充磁的工艺顺序,避免充磁后磁性对动平衡精度的影响,可保证转子高转速下运行稳定性;同时,采用工艺轴定位的方式,减少了电机转子磨削时对护套外圆的变形影响;总之,采用该制作方法制作的电机转子尺寸和形位公差均可满足设计要求,降低了尺寸超差问题的发生率,提高了零件的生产效率和质量,且该制作方法可应用于类似结构中。
[0023]2、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工艺轴定心,磨削永磁体组件外圆的方案,保证护套与永磁体组件有效组合加工,且过盈量在预设范围内,工艺基准在热装前后无变化,同轴度好,工艺轴与护套内孔无接触,避免了传统方案磨外圆时使护套受力变形的问题,可保证永磁体组件制造精度。
[0024]3、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永磁体粘接堵盖的方式,在高速动平衡试验时可以堵盖作为去料带,避免增加额外的去料零件,同时堵盖还能保护永磁体在高速运转下发生轴向变形。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所制作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的剖视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所制作的永磁体组件的剖视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所制作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与工艺轴的配合示意图。
[0028]其中,1

护套,2

堵盖,3

永磁体,4

工艺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3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的制作方法,能够提高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的制造精度。
[003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制作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的功率为60kW,最高转速为100000r/min,该转子由护套1、堵盖2和永磁体3组成,永磁体3同轴、过盈设置于护套1的轴向中部,轴向两端分别通过堵盖2封堵于护套1中;其中,永磁体3为圆柱形结构,堵盖2为圆盘状结构,护套1为两端开口的圆筒形结构,其轴向长度为280mm,外径为40mm;
[0032]本实施例中,护套1与堵盖2的材质均采用非导磁材料Incone718,永磁体3的材质采用SmCo,护套1与永磁体3之间的过盈量为0.03~0.04mm,护套1外圆的圆柱度要求为0.005mm。
[0033]基于以上要求,该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步骤一:制作护套1;
[0035]a)车:粗车外圆、内孔,单边留1mm的精加工余量;
[0036]b)热处理:进行时效处理,以释放应力、稳定护套1的尺寸,使硬度达到346~450HBS;
[0037]c)车:精车外圆,单边留0.2mm的精加工余量,轴向长度加工到预设尺寸;
[0038]d)电加工:线切割切内孔,单边留0.2mm的精加工余量;
[0039]e)热处理:进行时效,以进一步去应力、稳定护套1的尺寸;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粗车、热处理、精车、电加工、热处理、电加工、磨外圆和珩磨内孔的工艺顺序制作护套;步骤二:按照粘接、高温固化和磨外圆的工艺顺序制作永磁体组件;其中,永磁体组件包括:永磁体、堵盖和工艺轴,永磁体的轴向两端分别同轴粘接一个堵盖,每个堵盖的另一端同轴粘接一个工艺轴;步骤三:将步骤二制作的永磁体组件同轴装配于步骤一制作的护套中,形成带工艺轴的电机转子,并对其进行热处理和磨外圆;步骤四:车掉工艺轴,得到电机转子;步骤五:在动平衡机上按照G2.5级对电机转子进行动平衡试验;步骤六:采用径向平行充磁的方法,对电机转子进行整体充磁,使剩余磁感应强度达到Br=1.04
±
0.03T,充磁完成后对电机转子进行磁拉力检测,以确保电机转子周向一圈均匀充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同时对护套的外圆和内孔进行粗车,且单边留1mm的精加工余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对护套外圆精车,且单边留0.2mm的精加工余量。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精车之后的电加工为对护套进行线切割切内孔,且单边留0.2mm的精加工余量。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永磁电机转子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第二次电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平刘志明杨建成王康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