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救援机器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2415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生救援机器鱼,鱼体分为头部、胸部、腰部及尾鳍,头部与胸部连接,头部设有用于搭载救援物资的吸附投掷装置,胸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左胸鳍和右胸鳍,左胸鳍与右胸鳍分别通过左胸鳍舵机和右胸鳍舵机驱动,胸部壳体内部设置有密封舱体,背鳍安装于胸部干顶部,腰部与胸部连接,尾鳍与腰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仿生机器鱼具有低功耗、机动性灵活、效率高和续航能力强的优点,以及制造成本和维护费用低、可重复使用并可大量投放的特点,可满足长时间、大范围水下环境救援的需要。填补了机器鱼救援的空缺,提高了救援效率和成功率,解决了恶劣环境的救援问题。解决了恶劣环境的救援问题。解决了恶劣环境的救援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生救援机器鱼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救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仿生救援机器鱼。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小型船只对救生设备的投掷主要为人工投掷,这种投掷方式虽然较为简单, 但投掷的范围较近,且船只在水中的运动速度较慢,对于远距离的救援无法起到快速、 高效的作用,延误了最佳救援时间。
[0003]现需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投掷救生设备及物品的救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仿生救援机器鱼,提高救援效率, 以实现高机动性高灵活性的仿生机器鱼来救援目标,并通过设计仿生机器鱼的综合负 载能力,让其可携带不同的紧急医疗包(如游泳圈、氧气罐、绷带等)以对落水人员进 行紧急“快救”,让救援目标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保障救援成功率。
[0005]这种仿生救援机器鱼,鱼体分为头部、胸部、腰部及尾鳍,头部与胸部连接,头 部设有用于搭载救援物资的吸附投掷装置,胸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左胸鳍和右胸鳍,左 胸鳍与右胸鳍分别通过左胸鳍舵机和右胸鳍舵机驱动,胸部壳体内部设置有密封舱体, 背鳍安装于胸部干顶部,腰部与胸部连接,尾鳍与腰部连接。
[0006]进一步优化,所述的鱼体前进由主驱动单元驱动,主驱动单元安装在胸部与尾鳍 之间。
[0007]进一步优化,所述的鱼体横向摆动通过横摆驱动单元驱动,横摆驱动单元安装在 主驱动单元与尾鳍之间,主驱动单元与横摆驱动单元构成腰部。
[0008]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主驱动单元驱动腰部摆动角度为正负50r/>°
,横摆驱动单元驱 动尾鳍摆动角度为正负45
°

[0009]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密封舱体内设置有主控单元,主控单元控制鱼体前进,上浮、 下潜、投掷救援物资。
[0010]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吸附投掷装置上设置有吸附组件,救援物资上设置有被吸附 组件,吸附组件与被吸附组件通过电磁效应连接。
[0011]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吸附组件采用电磁铁,电磁铁镶嵌在鱼体的头部或通过螺钉 固定在鱼体的头部,被吸附组件固定安装在救援物资上。
[0012]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主控单元由无线手柄控制,无线手柄上设置有前进、后退、 左转、右转、上浮、下潜及投掷救援物资开关按钮。
[0013]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装置外形及运动方式高度仿生虎鲸,通过调整机器鱼的质 心和浮心,保证机器鱼在水中的姿态稳定;同时仿生机器鱼具有低功耗、机动性灵活、 效率高和续航能力强的优点,以及制造成本和维护费用低、可重复使用并可大量投放 的特点,可满足长时间、大范围水下环境救援的需要。其控制方式可采用:无线手柄 遥控和自主避
障游动。借助其头部优越的负载能力,通过电磁铁携带并投递救援所需 的医疗包,提高救援效率,保障救援成功率。填补了机器鱼救援的空缺,提高了救援 效率和成功率,解决了恶劣环境的救援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仿生救援机器鱼示意图。
[0015]图中标记:1

头部、2

胸部、3

腰部、4

尾鳍、5

左胸鳍、6

右胸鳍、7

密封舱体, 8

背鳍,9

主驱动单元,10

横摆驱动单元,11

主控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一种仿生救援机器鱼进行进一步说明。
[0017]这种仿生救生机器鱼,鱼体分为头部1、胸部2、腰部3及尾鳍4,头部1与胸部2连 接,头部1设有用于搭载救援物资的吸附投掷装置,胸部2两侧对称安装有左胸鳍5和右 胸鳍6,左胸鳍5与右胸鳍6分别通过左胸鳍舵机和右胸鳍舵机驱动,胸部2壳体内部设 置有密封舱体7,密封舱体7内设置有主控单元11,主控单元11控制鱼体前进,上浮、 下潜、投掷救援物资。背鳍8安装于胸部2干顶部,腰部3与胸部2连接,尾鳍4与腰部3 连接。鱼体前进由主驱动单元9驱动,主驱动单元9安装在胸部2与尾鳍4之间。鱼体横 向摆动通过横摆驱动单元10驱动,横摆驱动单元10安装在主驱动单元9与尾鳍4之间, 主驱动单元9与横摆驱动单元10构成腰部3。主驱动单元9驱动腰部3摆动角度为正负 50
°
,横摆驱动单元10驱动尾鳍4摆动角度为正负45
°
,这样的设计使鱼体更容易克服 水的阻力,游动速度更快,节约救援时间。
[0018]吸附投掷装置上设置有吸附组件,救援物资上设置有被吸附组件,吸附组件与被 吸附组件通过电磁效应连接。吸附组件采用电磁铁,电磁铁镶嵌在鱼体的头部1或通过 螺钉固定在鱼体的头部1,被吸附组件固定安装在救援物资上,电磁铁的通断电通过遥 控手柄控制主控单元11控制电磁铁通断电。主控单元11由无线手柄控制,无线手柄上 设置有前进、后退、左转、右转、上浮、下潜及投掷救援物资开关按钮。
[0019]救援时,救援人员在岸边按下投掷救援物资开关按钮,使其通电,然后将救援物 资搭载在鱼体的头部1,两个电磁铁互相吸附,救援人员通过遥控手柄控制鱼体前进、 后退、左转、右转等快速游到被救助者身旁,然后迅速按下投掷救援物资开关按钮使 电磁铁断电,将救援物资投递给被救援人员。
[002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结构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 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尺寸和方向等的变化和 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救援机器鱼,鱼体分为头部、胸部、腰部及尾鳍,其特征在于:头部与胸部连接,头部设有用于搭载救援物资的吸附投掷装置,胸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左胸鳍和右胸鳍,左胸鳍与右胸鳍分别通过左胸鳍舵机和右胸鳍舵机驱动,胸部壳体内部设置有密封舱体,背鳍安装于胸部干顶部,腰部与胸部连接,尾鳍与腰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救援机器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体前进由主驱动单元驱动,主驱动单元安装在胸部与尾鳍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生救援机器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鱼体横向摆动通过横摆驱动单元驱动,横摆驱动单元安装在主驱动单元与尾鳍之间,主驱动单元与横摆驱动单元构成腰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生救援机器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驱动单元驱动腰部摆动角度为正负50
°
,横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娇方学林高存强韩冬曲凯刘俭佳崔赫洋姚光瑞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航天新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