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风管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2256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27
本申请涉及一种屋顶风管安装结构,尤其涉及屋顶管道安装的领域,其包括屋顶墙面、第一风管座、第二风管座和千斤顶,第一风管座和第二风管座均通过座体滑动件可滑动的安装在屋顶墙面上;第一风管座的底端依次铰接有可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的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第二摆动杆的空余端设有限位槽,第二风管座上设有能插入至限位槽内的限位杆;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的连接处安装有用于对风管管体进行定位的风管定位件,第二摆动杆的空余端连接有安装在屋顶墙面上的拉杆组件;千斤顶有多个,每个千斤顶的底端均通过行走车可移动地安装在地面上,每个千斤顶顶端连接有用于放置风管管体的风管放置架。本申请具有提高风管管体安装便捷度的效果。安装便捷度的效果。安装便捷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屋顶风管安装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屋顶管道安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屋顶风管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风管,是用于空气输送和分布的管道系统,通常用于送风、排油烟或除尘,它是利用各种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常用的包括有镀锌铁皮和不锈钢等等。
[0003]一篇专利申请号为201820298288.9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包括一端固定在屋顶内的吊杆、以及吊装在吊杆底端的风管;风管靠近吊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吊杆与连接杆之间通过设置的减振组件进行连接。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由于上述风管吊装结构在将风管吊装至屋顶上时,需操作人员手拖风管至屋顶,并使风管与屋顶的顶面保持水平,而后在进行后续的安装作业,专利技术人认为采用手托的方式难以将风管水平平稳的保持在屋顶处,不便于风管的后续安装,故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风管的安装便捷度,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屋顶风管安装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屋顶风管安装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屋顶风管安装结构,包括屋顶墙面、第一风管座、第二风管座和千斤顶,所述第一风管座和所述第二风管座均通过座体滑动件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屋顶墙面上;所述第一风管座的底端依次铰接有可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的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第二摆动杆的空余端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二风管座上设有能插入至所述限位槽内的限位杆;所述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的连接处安装有用于对风管管体进行定位的风管定位件,所述第二摆动杆的空余端连接有安装在屋顶墙面上的拉杆组件;所述千斤顶有多个,每个千斤顶的底端均通过行走车可移动地安装在地面上,每个千斤顶顶端连接有用于放置风管管体的风管放置架;所述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的连接处位于相邻两个千斤顶之间,且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的连接处的最低点位于千斤顶的最大顶升高度和最小顶升高度之间。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管放置架能在千斤顶的帮助下将风管管体顶起至合适的高度,而后第二摆动杆会就可以从风管管体的底端穿过并在拉杆组件的帮助下,将风管管体端部从下向上拉起,在拉起的过程中,风管管体可以自动滚落至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的连接处,此时,操作人员即可通过风管定位件锁定在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的连接处;当风管管体端部向上移动至与第二风管座的位置对应时,操作人员即可通过第一风管座和第二风管座将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固定在屋顶的合适位置,便可进行后续风管管体的安装;综上所述,在整个安装风管管体的过程中,由于本申请只需要通过千斤顶和两根摆动杆(包括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即可实现风管管体的安装,故相较于手动支撑风
管管体进行后续安装,可大大的提高风管管体的安装便捷度。
[0008]可选的,所述座体滑动件包括安装在屋顶墙面上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开口面向地面的滑槽,和位于所述滑槽端口处的挡板,所述第一风管座和第二风管座上均连接有位于所述滑槽内的风管滑块。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风管滑块和滑槽的作用下,第一风管座和第二风管座可以在屋顶墙面上滑动,操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实时调节第一风管座和第二风管座的位置,以让风管管体的安装位置更加准确。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风管座包括两个间隔地安装在风管滑块上的轴承座,两个轴承座之间连接有风管摆动杆,所述第一摆动杆的端部套在所述风管摆动杆上。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摆动杆既可在竖直平面上左右摆动,且第一摆动杆和第一风管座之间相互铰接,操作人员可以较为方便的将风管管体移动至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的连接处,从而让本申请安装更加方便。
[0012]可选的,所述第二风管座包括两个间隔地安装在风管滑块上的风管限位块,每个限位块底端均连接有双片拉线抱箍,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两个双片拉线抱箍上。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双片拉线抱箍和限位杆的作用下,当风管管体上升至合适位置时,第二摆动杆会摆动至与第二风管座的位置对应,操作人员即可将限位杆插入至第二摆动杆的限位槽上,从而对第二摆动杆的位置进行固定,进而对风管管体的位置实现固定。
[0014]可选的,所述风管放置架包括与千斤顶顶端连接的风管放置座,风管放置座上连接有风管支撑杆,风管支撑杆的输出端连接有呈U字型的U型支撑架。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也即可将风管管体可以搁置在U型支撑架上,风管放置架在顶升风管管体的过程中不会对风管管体进行干扰,进而实现了风管放置架的布置。
[0016]可选的,所述风管定位件包括风管定位绳,所述风管定位绳一端与第一摆动杆连接,所述风管定位绳的另一端与第二摆动杆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管定位绳能对风管管体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防止风管管体在上升的过程中跑偏,从而让本申请的结构稳定性更高。
[0018]可选的,所述第一摆动杆和/或第二摆动杆在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的连接处连接有喉箍。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喉箍能在风管管体位于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的连接处时对风管管体的位置进行进一步限位,从而让风管管体能更加牢固的安装在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的连接处。
[0020]可选的,所述拉杆组件为包括安装在屋顶墙面上的滑轮组,滑轮组上设有拉杆绳索,所述拉杆绳索与第二摆动杆端部连接,所述拉杆绳索的另一端连接有搁置在地面上的拉杆固定块。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轮组不仅能让操作人员方便地将第二摆动管上升至合适高度,而且能减少操作人员在提升风管管体时的拉力,从而让本申请使用更加方便。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风管放置架能在千斤顶地帮助下将风管管体顶起至合适的高度,这样,第二摆动
杆会就可以从风管管体底端穿过并在拉杆组件的帮助下将风管管体端部从下向上拉起,而风管管体端部在从下向上拉起的过程中,风管管体可以自动滚落到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的连接处,此时,操作人员即可通过风管定位件锁定在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的连接处;当风管管体端部向上移动至与第二风管座的位置对应时,操作人员即可通过第一风管座和第二风管座将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固定在屋顶的合适位置,本申请即可安装风管管体的安装;在整个安装风管管体的过程中,由于本申请只需要通过千斤顶和两根摆动杆(包括第一摆动杆和第二摆动杆)即可实现风管管体的安装,故本申请的风管管体安装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1、屋顶墙面;21、第一风管座;22、第二风管座;23、限位杆;24、轴承座;25、风管摆动杆;26、风管限位块;27、双片拉线抱箍;31、第一摆动杆;32、第二摆动杆;33、限位槽;4、千斤顶;5、座体滑动件;51、固定座;52、滑槽;53、挡板;54、风管滑块;6、风管定位件;61、风管定位绳;62、喉箍;7、拉杆组件;71、滑轮组;72、拉杆绳索;73、拉杆固定块;8、风管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顶风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屋顶墙面(1)、第一风管座(21)、第二风管座(22)和千斤顶(4),所述第一风管座(21)和所述第二风管座(22)均通过座体滑动件(5)可滑动的安装在所述屋顶墙面(1)上;所述第一风管座(21)的底端依次铰接有可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的第一摆动杆(31)和第二摆动杆(32),第二摆动杆(32)的空余端设有限位槽(33),所述第二风管座(22)上设有能插入至所述限位槽(33)内的限位杆(23);所述第一摆动杆(31)和第二摆动杆(32)的连接处安装有用于对风管管体(9)进行定位的风管定位件(6),所述第二摆动杆(32)的空余端连接有安装在屋顶墙面(1)上的拉杆组件(7);所述千斤顶(4)有多个,每个千斤顶(4)的底端均通过行走车可移动地安装在地面(92)上,每个千斤顶(4)顶端连接有用于放置风管管体(9)的风管放置架(8);所述第一摆动杆(31)和第二摆动杆(32)的连接处位于相邻两个千斤顶(4)之间,且第一摆动杆(31)和第二摆动杆(32)的连接处的最低点位于千斤顶(4)的最大顶升高度和最小顶升高度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顶风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滑动件(5)包括安装在屋顶墙面(1)上的固定座(51),所述固定座(51)上设有开口面向地面(92)的滑槽(52),和位于所述滑槽(52)端口处的挡板(53),所述第一风管座(21)和第二风管座(22)上均连接有位于所述滑槽(52)内的风管滑块(5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顶风管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志威洪浩王威王利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地源洁能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