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2247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于将激光耦入至少一个光学纤维中的激光装置,包括:多个激光源(100-113),被设置为与该至少一个光学纤维的光入射面间隔开;光阑(700),适于在耦入该至少一个光学纤维中之前对在激光源(100-113)工作期间所发射的激光进行空间限制;其中激光源(100-113)包括至少一组第一激光源(100-106)和至少一组第二激光源(107-113),并且激光装置包括耦合装置,适于在入射到该至少一个光学纤维之前将第一和第二激光源(100-106,107-113)工作期间的激光相互耦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装置,适于将激光耦入至少一个光学纤维,包括 被设置为与该至少一个光学纤维的光入射面间隔开的多个激光源和 适于在耦入该至少一个光学纤维之前对在激光源工作期间所发射的 激光进行空间限制的光阑。
技术介绍
前面所提类型的激光装置基本上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对于具有纤维耦合(Faserkopplung)的大功率激光二极管系统,激光二极 管条(Laserdiodenbarren )或单激光二极管(所谓的单管)已经被用 作辐射源,并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即辐射源与光学纤维的光入射面的 距离是可不同的。如果所得到的激光束在聚焦到光学纤维的光入射面 上之前只由唯一的光阑限制,则在已知激光装置中,对于激光的空间 分布不可能获得优化结果。对于已知的激光装置,经常出现像散误差 (Astigmatismusfehler ),其可能影响将激光耦入光学纤维中。已知 的激光装置的另一缺点在于,其空间需求由于多个光学元件而经常相 对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提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激光装置,在该激光装置中,可以以 简单的方式避免像散误差,并且其空间需求相对很小。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特征的前面所提类型的激光装置提供 了该任务的解决方案。从属权利要求涉及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的改进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激光源包括至少一组笫一激光源和至少另 一组笫二激光源,并且激光装置包括耦合装置,适于在入射到该至少一个光学 纤维中之前耦合笫一和第二激光源工作期间的激光。通过将激光源划 分为可相互独立地工作的第一和第二激光源两组,并通过设置耦合装 置,可以以简单的方式提供尽可能无像散的激光装置用于将激光耦入 光学纤维中。在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激光源组和第二激光源组中 至少一组的激光源被设置为在垂直方向上相互间隔开。由此,可以降 低激光装置的空间需求,有利地,相邻的第一激光源和相邻的第二激 光源都在垂直方向上相互间隔开,从而可以将激光装置的空间需求保 持得相对很小。例如,垂直方向上相邻的第一和第二激光源的距离可以至少为1.0 mm。例如,相邻的第一或第二激光源的距离可以为大约1.1 mm。 在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为第一和第二激光源中每一个分 配一个反射装置,适于在第一或第二激光源各组的公共主传播方向上 反射由第一和第二激光源所发射的激光。通过该方式,可以紧凑地实现激光装置,从而其空间需求可以被进一步降低。在一个有利的实施方式中,为第一和第二激光源中每一个分配至少一个快轴准直装置。由此实现激光在快轴方向上的准直,从而可以 改善射束质量,根据一个有利实施方式,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快轴准直包括至 少一个柱面透镜。有利地,为第一和第二激光源组中至少一个分配至少一个慢轴准 直装置。通过该措施实现了还可以在慢轴上对激光源所发射的光进行 准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耦入光学纤维中之前进一步改善激光的 射束质量。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慢轴准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柱面透镜。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改进方式的特征在于,为激光源组中至少一个 组分配至少一个相位延迟装置。设置在第一和/或第二激光源的光程中 的相位延迟装置使得可以有目的地改变第一或第二激光源所发射的激光的偏振。例如,相位延迟装置可以是;i/2延迟元件。其导致激光的偏振面 旋转90。。在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耦合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偏振 耦合设备,适于耦合由第一激光源组所发射的激光与由第二激光源组 所发射的激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以简单的方式通过激光偏振实现 由第一和第二激光源所发射的激光的耦合。有利地,偏振耦合设备是偏振分束器。在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耦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射束偏转 装置,适于将由第一和第二激光源组中至少一个组所发射的激光偏转 到偏振耦合设备的方向上。例如,由第一和第二激光源所发射的激光 的主传播方向可以基本上相互平行地延伸。为了在偏振耦合设备中将 激光相互耦合,可以设置射束偏转装置,例如用于将激光偏转90。。 有利地,射束偏转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镜面单元。 在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激光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球面透镜 装置,其在射束传播方向上设置在光阑之后,适于将第一和第二激光 源的相互耦合的激光聚焦到该至少一个光学纤维的光入射面上。由 此,可以实现良好的聚焦,并因此可以相对损耗很小地将激光耦入光 学纤维中。附图说明借助于下面参考图l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 优点变得显而易见。图1以非常简化的示意形式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有利实施方 式的激光装置的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适于将激光耦入光学纤维中的激光装置包括被^:置为与图l中未明确示出的光学纤维的光入射面间隔开的多个激光源100-113。在该实施例中,激光装置总共包括十四个激光源100-113。激光源100 -113优选是单半导体激光二极管(所谓的单管),其光出射面的宽 度例如可以是大约10(Him,并且其分别可以具有大约4瓦特的功率。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未示出的变体,也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使用激光 二极管条作为激光源。分别为激光源100 - 113中每一个分配一个快轴准直装置,该快 轴准直装置被设置在相应激光源100-113的大约100jim宽的光出射 面之前。为了简化示图,激光源100 - 113和分别与其对应的快轴准 直装置在图1中被示意性地表示为单独部件。快轴准直装置例如可以 包括至少一个柱面透镜,并且使得可以在所谓的快轴上准直激光源 100-113所发射的激光,以便以该方式改善射束质量。此外,分别为激光源100-113中每一个分配一个反射装置200-213,其中反射装置与相应激光源100-113间隔开地设置在激光装置 的光程中。反射装置200 - 213中每一个例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镜面 元件。可以看到,在这里所示出的激光装置,激光源100-113被划分 为笫一激光源100-106组以及第二激光源107-113组。如上面已经 提到的那样,第一和第二激光源100 - 106、 107 - 113这两组的激光 源100 - 113中每一个分别对应于反射装置200 - 206及207 - 213中 的一个。其中,反射装置200 - 206相对于与其对应的第一激光源100 -106以该方式设置在激光装置的光程中,并且分别相对于从示图平面 延伸出的垂直轴这样地旋转,即第一激光源100 - 106所发射的光可 以在分别对应于其的反射装置200 — 206上反射之后基本上在z方向 上传播,此外,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激光源100-106在垂直方向上、 并因此在高度上相互偏移地设置。其中,第一激光源100 — 106可以 例如在垂直方向上、并因此在高度上相互相对偏移大约1.1 mm地设 置。相应地,反射装置200-206同样可以在垂直方向上相互偏移1.1 mm地设置。替代地或附加地,还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尤其在垂直方向上使用不同尺寸的反射装置200 -206。第一激光源100- 106的 相互高度偏移的布置意味着,由第一激光源100 - 106所发射的激光 可以在相互间隔开的不同反射平面上传播,这些反射平面分别由入射 到反射装置200 一 206上并被其反射的激光束的传播方向撑开。通过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激光装置的相对紧凑的构造。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于将激光耦入至少一个光学纤维中的激光装置,包括:    多个激光源(100-113),所述激光源被设置为与所述至少一个光学纤维的光入射面间隔开;    光阑(700),所述光阑适于在耦入所述至少一个光学纤维中之前对在所述激光源(100-113)工作期间所发射的激光进行空间限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光源(100-113)包括至少一组第一激光源(100-106)和至少一组第二激光源(107-113),并且所述激光装置包括耦合装置,所述耦合装置适于在入射到所述至少一个光学纤维之前将所述第一和第二激光源(100-106,107-113)工作期间的激光相互耦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巴托谢韦斯基B兰格
申请(专利权)人:LIMO专利管理有限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