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深软土地层的台阶式河道护岸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12214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深软土地层的台阶式河道护岸施工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先沿着河道按照开挖线开挖河道淤泥,完成后进行抛石挤淤处理;将覆盖于石块上层的淤泥清理干净,在石块层上面进行块石回填处理;块石回填处理后浇筑混凝土垫层;进行第一级挡墙基础支模作业,进行第一级挡墙墙身结构施工,第一级挡墙预埋PVC排水管a,排水管a端部安装反滤包;进行第一次墙背回填土作业,浇筑第二级挡墙基础,第进行第二级挡墙墙身结构施工,第二级挡墙预埋PVC排水管b,排水管b端部安装反滤包;进行第二次墙背回填土作业,使第二次墙背回填土与原堤岸相接。能满足河道边坡防护、有效行洪的建设要求,同时为河道治理带来指导价值。指导价值。指导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深软土地层的台阶式河道护岸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
,涉及适用于深软土地层的台阶式河道护岸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河道是排泄洪水的通道,堤防是防御洪水的屏障,河道属于自然边坡。在水流、泥沙、地质和人为等多种因素作用的影响下,岸坡常发生不稳定和遭受侵蚀破坏,严重者岸坡崩塌形成险工,危及河道堤防和防洪安全。根据河流泥沙运动规律,采取有效的护岸工程措施是河道堤防和防洪安全的重要保障。护岸工程有着多种分类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是按照平面布置形式分类和按照护岸机理分类。
[0003]在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河道已不仅具有“泄洪、排涝、蓄水”的基本功能,而且还应具有“景观、生态、与周边环境相呼应”等功能。在确保行洪安全的基础上,护岸结构也有过去单一的重力式浆砌块石,逐步呈现多样性。在松软地质下,台阶式挡墙相比较传统的重力式高挡墙,开挖量减少许多,分两级挡墙施工,施工的安全系数也有提高,此新型结构能更好地与周围生态相结合,摆脱了传统挡墙笨重、施工难度大、美感差的缺点。此结构能更好地创造出新型护岸施工模式,为河道护岸结构提供较好地设计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深软土地层的台阶式河道护岸施工方法,能满足河道边坡防护、有效行洪的建设要求,同时为河道治理带来指导价值。
[0005]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适用于深软土地层的台阶式河道护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0006]步骤1、先沿着河道按照开挖线开挖河道淤泥,河道淤泥开挖完成后进行抛石挤淤处理;
[0007]步骤2、抛石挤淤处理完成后将覆盖于石块上层的淤泥清理干净,在石块层上面分层进行块石回填处理;
[0008]步骤3、块石回填处理经过夯实碾压后浇筑混凝土垫层;
[0009]步骤4、垫层达到1.2MPa后进行第一级挡墙基础支模作业,第一级挡墙基础支模浇筑完成后进行第一级挡墙墙身结构施工,第一级挡墙预埋PVC排水管a,紧靠第一级挡墙墙背一侧的排水管a端部安装反滤包a;
[0010]步骤5、第一级挡墙墙身结构浇筑完成拆模后,进行第一次墙背回填土作业,第一次墙背回填土上面层作为第二级挡墙基础的承载面;
[0011]步骤6、在第二级挡墙基础承载面上浇筑第二级挡墙基础,第二级挡墙基础浇筑完成后进行第二级挡墙墙身结构施工,第二级挡墙预埋PVC排水管b,紧靠第二级挡墙墙背一侧的排水管b端部安装有反滤包b;
[0012]步骤7、第二级挡墙浇筑完成拆模后,进行第二次墙背回填土作业,使第二次墙背
回填土与原堤岸相接,完成台阶式河道护岸施工。
[0013]本专利技术的特点还在于:
[0014]步骤1具体按照以下实施:先沿着河道按照开挖线开挖河道淤泥,开挖为两级放坡进行,块石回填区域坡比为1:0.5,其上部坡比为1:1.5,进行抛石挤淤,抛石挤淤石块浸水抗压强度不低于20MPa,尺寸在300mm以上的大石块,抛石顺序应自起始段由内向外抛填扩展,以20~50m长度依次推进。
[0015]步骤2具体按照以下实施:抛石挤淤完成后将覆盖于石块上层的淤泥清理干净,在石块层上面分层进行块石回填,铺筑块石的每层厚度控制在15~20cm,在夯实碾压前,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洒水,保持石块含水量控制在8%~12%。
[0016]步骤3具体按照以下实施:块石回填经压实后浇筑混凝土垫层,碾压或夯实遍数不少于3遍,垫层为100mm厚的C15素混凝土,垫层比基础两侧各宽出100mm。
[0017]步骤4具体按照以下实施:垫层达到1.2MPa后方可进行第一级挡墙基础支模作业,浇筑完成后进行第一级挡墙墙身结构施工,按照20m一段设置施工缝,第一级挡墙墙身截面呈等腰梯形状,坡比为1:0.3;距离基础顶部500mm处预埋有直径为50mm的PVC排水管a,紧靠第一级挡墙墙背一侧的PVC排水管a端部安装有反滤包a,PVC排水管a坡比为0.1,且坡向墙面,沿河道纵向按照每3m的间距布置。
[0018]步骤5具体按照以下实施:第一级挡墙墙身结构浇筑完成拆模后,进行第一次墙背回填土作业,第一次墙背回填土上面层尺寸要比第二级挡墙基础宽500mm,作为第二级挡墙基础的承载面;回填料采用砂砾石分层摊铺,每层摊铺厚度250~300mm,经夯实后相对密度达到0.65,第一次墙背回填土回填完成为右侧坡比为1:1的斜坡面。
[0019]步骤6具体按照以下实施:第二级挡墙基础顶部与第一级挡墙墙顶标高一致,第二级挡墙基础浇筑完成后进行第二级挡墙墙身结构施工,按照20m一段设置施工缝,第二级挡墙墙身墙面一侧为垂直面,墙背一侧坡比1:0.3;距离基础顶部500mm处预埋有直径为50mm的PVC排水管b,紧靠第二级挡墙墙背一侧的PVC排水管b端部安装有反滤包b,PVC排水管b坡比为0.1,且坡向墙面,沿河道纵向按照每3m的间距布置,与设置在第一级挡墙的排水管在竖直面上呈梅花型布置。
[0020]步骤7具体按照以下实施:第二级挡墙浇筑完成拆模后,分层进行第二次墙背回填土作业,回填料采用砂砾石分层摊铺,每层摊铺厚度250~300mm,经夯实后相对密度达到0.65,使其与原堤岸相接,成台阶式河道护岸施工。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深软土地层的台阶式河道护岸施工方法,能满足河道边坡防护、有效行洪的建设要求,同时为河道治理带来指导价值。在施工过程中,先按照要求进行河道开挖,在抛石挤淤和块石回填完成后施工垫层,第一级挡墙施工完成后进行第一次回填土作业,完成后再进行第二级挡墙施工和第二次回填土,最终与原河堤相接。施工完成可作为有效的护岸结构。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深软土地层的台阶式河道护岸施工方法得到的河道护岸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第二级挡墙,2.PVC排水管b,3.反滤包b,4.PVC排水管a,5.反滤包a,6.第
一级挡墙,7.混凝土垫层,8.第一次墙背回填土,9.块石回填处理,10.抛石挤淤处理,11.河道淤泥,12.第二次墙背回填土,13.开挖线,14.原堤岸。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5]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深软土地层的台阶式河道护岸施工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0026]步骤1、先沿着河道按照开挖线13开挖河道淤泥11,河道淤泥11开挖完成后进行抛石挤淤处理10;
[0027]步骤1具体按照以下实施:先沿着河道按照开挖线13开挖河道淤泥11,开挖为两级放坡进行,块石回填9区域坡比为1:0.5,其上部坡比为1:1.5,进行抛石挤淤10,抛石挤淤10石块浸水抗压强度不低于20MPa,尺寸在300mm以上的大石块,抛石顺序应自起始段由内向外抛填扩展,以20~50m长度依次推进。
[0028]步骤2、抛石挤淤处理10完成后将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于深软土地层的台阶式河道护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先沿着河道按照开挖线(13)开挖河道淤泥(11),河道淤泥(11)开挖完成后进行抛石挤淤处理(10);步骤2、抛石挤淤处理(10)完成后将覆盖于石块上层的淤泥清理干净,在石块层上面分层进行块石回填处理(9);步骤3、块石回填处理(9)经过夯实碾压后浇筑混凝土垫层(7);步骤4、垫层(7)达到1.2MPa后进行第一级挡墙(6)基础支模作业,第一级挡墙(6)基础支模浇筑完成后进行第一级挡墙(6)墙身结构施工,第一级挡墙(6)预埋PVC排水管a(4),紧靠第一级挡墙(6)墙背一侧的排水管a(4)端部安装反滤包a(5);步骤5、第一级挡墙(6)墙身结构浇筑完成拆模后,进行第一次墙背回填土(8)作业,第一次墙背回填土(8)上面层作为第二级挡墙(1)基础的承载面;步骤6、在第二级挡墙(1)基础承载面上浇筑第二级挡墙(1)基础,第二级挡墙(1)基础浇筑完成后进行第二级挡墙(1)墙身结构施工,第二级挡墙(1)预埋PVC排水管b(2),紧靠第二级挡墙(1)墙背一侧的排水管b(2)端部安装有反滤包b(3);步骤7、第二级挡墙(1)浇筑完成拆模后,进行第二次墙背回填土(12)作业,使第二次墙背回填土(12)与原堤岸(14)相接,完成台阶式河道护岸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深软土地层的台阶式河道护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按照以下实施:先沿着河道按照开挖线(13)开挖河道淤泥(11),开挖为两级放坡进行,块石回填(9)区域坡比为1:0.5,其上部坡比为1:1.5,进行抛石挤淤(10),抛石挤淤(10)石块浸水抗压强度不低于20MPa,尺寸在300mm以上的大石块,抛石顺序应自起始段由内向外抛填扩展,以20~50m长度依次推进。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深软土地层的台阶式河道护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按照以下实施:抛石挤淤(10)完成后将覆盖于石块上层的淤泥清理干净,在石块层上面分层进行块石回填(9),铺筑块石的每层厚度控制在15~20cm,在夯实碾压前,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洒水,保持石块含水量控制在8%~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深软土地层的台阶式河道护岸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按照以下实施:块石回填(9)经压实后浇筑混凝土垫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达文博郝兴东韩联峰董敏龙杨伟龙王丹迪熊鑫邢耀辉李康乐高晓东张玄雷翔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