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针结构及植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2097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植针结构,用于容置生物感测器并将其部分植入生物体皮表下。植针结构包含一体连接的针尖及针身。针身具容置空间容置生物感测器并包含底墙、二侧墙及二坡段。二侧墙分别位于底墙的二侧,且各侧墙具有邻近容置空间的第一内缘及远离容置空间的第一外缘。二坡段分别位于底墙的二侧,各坡段连接于侧墙与针尖之间且包含第二内缘及第二外缘,分别连接第一内缘与第一外缘。其中,第一内缘、第二内缘、第一外缘及第二外缘呈圆弧状,第一内缘的圆弧半径为R11,第一外缘的圆弧半径为R12,满足R11>R12。借此降低植针结构的毛边程度。借此降低植针结构的毛边程度。借此降低植针结构的毛边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针结构及植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植针结构及植入装置,且尤其是有关一种应用于生物感测器植入的植针结构及植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体内葡萄糖的监控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十分重要,除此之外,其他慢性病患者亦需针对特定的生理参数例如血脂肪、胆固醇浓度等进行日常的监控,方能追踪病情,并有利后续的治疗。一般而言,此类的生理参数需通过抽取患者的体液做进一步分析才能获得,例如现有的血糖机是利用针体刺破人体皮表,再将血液取出分析,进而能得知血糖值的高低。
[0003]然而,为了更有助于监控的正确性与即时性,有业者提出植入人体皮表下的生物感测器,通过生物感测器可以于任意时间点取得所欲分析的生理参数,再搭配信号处理器将上述的生理参数传送至云端或后端的监控系统,而能提供数量较多且较即时的分析数据,也避免多次侵入性抽取体液的不适及感染风险。
[0004]生物感测器可通过植入装置来植入人体皮表下,植入装置可包含一植针,生物感测器可置于植针内,通过植针穿刺人体皮表形成微小开口,可让生物感测器由上述开口进入,而能植入人体皮表下。若上述的开口太大或是不平滑,容易会造成开口(伤口)的不易复原,因此,如何改善植针的结构以降低其毛边程度、提升植针过程的平顺度,进而提升于人体皮表或生物体皮表上所形成的开口的平滑度,遂成相关业者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植针结构及植入装置,通过其结构配置,可以有效提升植针结构插入生物体皮表时的平顺度。
[0006]依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植针结构,其以一平板弯折而成,用于容置一生物感测器并将生物感测器部分植入一生物体皮表下。植针结构包含一针尖、一针身以及一补强部。针身与针尖一体连接并具有一容置空间供容纳生物感测器,且针身包含一底墙、二侧墙及二坡段。二侧墙分别位于底墙的二侧,各侧墙具有一第一内缘及一第一外缘,各第一内缘邻近容置空间,各第一外缘远离容置空间。二坡段分别位于底墙的二侧,各坡段连接于各侧墙与针尖之间并概呈凸弧状,各坡段包含一第二内缘及一第二外缘,各第二内缘连接各第一内缘,各第二外缘连接各第一外缘。补强部设置于一补强区块中的至少一区段,补强区块定义为针尖及针身邻近针尖的部分,且补强部是于前述至少一区段形成至少一凹形结构及/或一凸形结构而成。其中,各第一内缘、各第二内缘、各第一外缘及各第二外缘呈圆弧状,各第一内缘的圆弧半径为R11,各第一外缘的圆弧半径为R12,满足R11>R12的关系。
[0007]借此,由于各第一内缘、各第二内缘、各第一外缘及各第二外缘均呈圆弧状,可有助于滑顺地穿刺生物体皮表,进而提升开口的平滑度,且通过R11>R12的关系,更可以避免刮伤位于容置空间内的生物感测器。此外,补强部的设置可增加针尖的结构强度,进而避免针尖于一植入过程中受力而弯曲变形。
[0008]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植针结构,其中,补强部可包含一沟槽,沟槽自针尖朝向针身的底墙延伸。
[0009]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植针结构,补强部可包含一凸肋,凸肋自针尖朝向针身的底墙延伸。
[0010]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植针结构,其中,平板可具有一厚度T1,满足20%≤R11/T1≤50%的关系。
[0011]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植针结构,其中,针尖可包含二侧边分别连接二坡段,二侧边交会形成一尖端,各侧边包含一针尖上缘以及一针尖下缘。针尖上缘呈圆弧状且连接一第二内缘;针尖下缘呈圆弧状且连接一第二外缘。其中,各针尖上缘的圆弧半径为R31,各针尖下缘的圆弧半径为R32,满足R31>R32的关系。
[0012]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植针结构,其中,平板于冲压自一料片分离时可弹性变形以形成各第一外缘、各第二外缘及各针尖下缘。
[0013]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植针结构,其中,一针尖长度L1可定义为尖端与各侧边的一终止位置之间沿长度方向的距离,一扩展长度L2可定义为尖端与各坡段的一终止位置之间沿长度方向的距离,满足L1/L2≤15%的关系。
[0014]依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植针结构,其以一平板弯折而成,用于容置一生物感测器并将生物感测器部分植入生物体皮表下。植针结构包含一针尖以及一针身。针身与针尖一体连接并具有一容置空间供容纳生物感测器,且针身包含一底墙、二侧墙及二坡段。二侧墙分别位于底墙的二侧,各侧墙具有一第一内缘及一第一外缘,各第一内缘邻近容置空间,各第一外缘远离容置空间。二坡段分别位于底墙的二侧,各坡段连接于各侧墙与针尖之间并概呈凸弧状,各坡段包含一第二内缘及一第二外缘,各第二内缘连接各第一内缘,各第二外缘连接各第一外缘。其中,各第一内缘、各第二内缘、各第一外缘及各第二外缘呈圆弧状,各第一内缘的圆弧半径为R11,各第一外缘的圆弧半径为R12,满足R11>R12的关系。
[0015]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植针结构,其中,平板可具有一厚度T1,满足20%≤R11/T1≤50%的关系。
[0016]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植针结构,其中,可满足3≤R11/R12≤10的关系。
[0017]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植针结构,其中,针尖可包含二侧边分别连接二坡段,二侧边交会形成一尖端,且一针尖长度L1可定义为尖端与各侧边的一终止位置之间沿长度方向的距离,一扩展长度L2可定义为尖端与各坡段的一终止位置之间沿长度方向的距离,满足L1/L2≤15%的关系。
[0018]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植针结构,其中,平板于冲压自一料片分离时可弹性变形以形成各第一外缘及各第二外缘。
[0019]依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植针结构,其以一平板弯折而成,用于容置一生物感测器并将生物感测器部分植入生物体皮表下。植针结构包含一针尖以及一针身。针身与针尖一体连接并具有一容置空间供容纳生物感测器,且针身包含一底墙、二侧墙及二坡段。二侧墙分别位于底墙的二侧,各侧墙具有一第一内缘及一第一外缘,各第一内缘邻近容置空间,各第一外缘远离容置空间。二坡段分别位于底墙的二侧,各坡段连接于各侧墙与针尖之间,各坡段包含一第二内缘及一第二外缘,各第二内缘连接各第一内缘,各第二外缘
连接各第一外缘。其中,各第一内缘、各第二内缘、各第一外缘及各第二外缘呈圆弧状,各第一内缘的圆弧半径为R11,各第一外缘的圆弧半径为R12,满足R11>R12的关系。
[0020]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植针结构,其中,平板可具有一厚度T1,满足20%≤R11/T1≤50%的关系。
[0021]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植针结构,其中,可满足3≤R11/R12≤10的关系。
[0022]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植针结构,其中,各第二内缘的圆弧半径可为R21,各第二外缘的圆弧半径可为R22,满足R11=R21及R12=R22的关系。
[0023]依据前述实施方式的植针结构,其中,针尖可包含二侧边分别连接二坡段,二侧边夹一角度且交会形成一尖端,各侧边包含一针尖上缘以及一针尖下缘。针尖上缘呈圆弧状且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针结构,以一平板弯折而成,用于容置一生物感测器并将该生物感测器部分植入一生物体皮表下,其特征在于,该植针结构包含:一针尖;一针身,与该针尖一体连接并具有一容置空间供容纳该生物感测器,且该针身包含:一底墙;二侧墙,分别位于该底墙的二侧,各该侧墙具有一第一内缘及一第一外缘,各该第一内缘邻近该容置空间,各该第一外缘远离该容置空间;及二坡段,分别位于该底墙的二该侧,各该坡段连接于各该侧墙与该针尖之间并概呈凸弧状,各该坡段包含一第二内缘及一第二外缘,各该第二内缘连接各该第一内缘,各该第二外缘连接各该第一外缘;以及一补强部,设置于一补强区块中的至少一区段,该补强区块定义为该针尖及该针身邻近该针尖的部分,且该补强部是于该至少一区段形成至少一凹形结构及/或一凸形结构而成,以避免该针尖于一植入过程中受力而弯曲变形;其中,各该第一内缘、各该第二内缘、各该第一外缘及各该第二外缘呈圆弧状,各该第一内缘的圆弧半径为R11,各该第一外缘的圆弧半径为R12,满足R11>R12的关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补强部包含一沟槽,该沟槽自该针尖朝向该针身的该底墙延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补强部包含一凸肋,该凸肋自该针尖朝向该针身的该底墙延伸。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平板具有一厚度T1,满足20%≤R11/T1≤50%的关系。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针尖包含二侧边分别连接二该坡段,二该侧边交会形成一尖端,各该侧边包含:一针尖上缘,呈圆弧状且连接一该第二内缘;以及一针尖下缘,呈圆弧状且连接一该第二外缘;其中,各该针尖上缘的圆弧半径为R31,各该针尖下缘的圆弧半径为R32,满足R31>R32的关系。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平板于冲压自一料片分离时弹性变形以形成各该第一外缘、各该第二外缘及各该针尖下缘。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植针结构,其特征在于,一针尖长度L1定义为该尖端与各该侧边的一终止位置之间沿一长度方向的距离,一扩展长度L2定义为该尖端与各该坡段的一终止位置之间沿该长度方向的距离,满足L1/L2≤15%的关系。8.一种植针结构,以一平板弯折而成,用于容置一生物感测器并将该生物感测器部分植入一生物体皮表下,其特征在于,该植针结构包含:一针尖;以及一针身,与该针尖一体连接并具有一容置空间供容纳该生物感测器,且该针身包含:一底墙;二侧墙,分别位于该底墙的二侧,各该侧墙具有一第一内缘及一第一外缘,各该第一内缘邻近该容置空间,各该第一外缘远离该容置空间;及
二坡段,分别位于该底墙的二该侧,各该坡段连接于各该侧墙与该针尖之间并概呈凸弧状,各该坡段包含一第二内缘及一第二外缘,各该第二内缘连接各该第一内缘,各该第二外缘连接各该第一外缘;其中,各该第一内缘、各该第二内缘、各该第一外缘及各该第二外缘呈圆弧状,各该第一内缘的圆弧半径为R11,各该第一外缘的圆弧半径为R12,满足R11>R12的关系。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植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平板具有一厚度T1,满足20%≤R11/T1≤50%的关系。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植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满足3≤R11/R12≤10的关系。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植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针尖包含二侧边分别连接二该坡段,二该侧边交会形成一尖端,且一针尖长度L1定义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立纲陈界行
申请(专利权)人:华广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