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控近β钛合金变形微织构的间歇式锻造与热处理方法,包括:将近β钛合金材料加热至相变点以上40~60℃并保温得到均一组织,炉冷至近β钛合金材料相变点以下40~60℃保温,然后将近β钛合金材料经轴向拔长锻造处理得到锻坯;将锻坯回炉加热至相变点以下40~60℃并保温,保温结束后取出空冷处理,获得经过间歇保温的锻坯;将间歇保温后的锻坯从室温加热至相变点以下40~60℃保温,对锻坯进行轴向镦锻变形,变形结束后水冷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α和β两相热变形过程中的组织转变特征及其交互作用,在实现α完全等轴化前提下、加速β静态及动态再结晶转变,降低了高强度β变形微织构形成可能性,提升了材料整体力学性能。提升了材料整体力学性能。提升了材料整体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控近
β
钛合金变形微织构的间歇式锻造与热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钛合金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调控近β钛合金变形微织构的间歇式锻造与热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β型合金,如Ti
‑
10V
‑
2Fe
‑
3Al,Ti
‑
5Al
‑
5V
‑
5Mo
‑
3Cr
‑
1Zr和Ti
‑
11.5Mo
‑
1.5Sn
‑
6Zr等是一类典型的高强、高韧钛合金,因其优异的强度和良好的拉伸塑性及断裂韧性而被制成锻件、模锻件、棒材、型材、厚板和管材等多种构件和材料,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等领域备受关注。该类近β钛合金往往需要通过多道次初加工工艺来细化组织、获得具有特定目标组织的棒材等半成品。β相区锻造和(α+β)两相区锻造是其中最为典型的初加工工艺,其对细化晶粒、弱化织构,获得各项力学性能匹配良好的材料而言至关重要。然而,近β钛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呈现出强烈的动态回复特征,且初始β晶粒粗大,其晶粒尺寸可达几百个微米,因此难以通过单纯的单相区或两相区变形来有效细化组织。因此往往需要多火次、多工步、多参数的变形和热处理促进β再结晶才能最终实现织构的弱化。
[0003]然而,在多火次/道次的变形过程中,β再结晶晶粒在一定程度上会继承初始β基体的晶体取向,导致局部区域呈现出显著的取向择优,即β微织构强度较高;此外,近β钛合金在保温过程中极易出现无析出区,即复杂的热力加载路径加剧了β相组织演变的均匀性,这也会导致β微织构的形成;而且,高强度的β变形微织构会使得该合金探伤性能和疲劳性能劣化,从而影响其服役或后续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调控近β钛合金变形微织构的间歇式锻造与热处理方法,其可有效避免高强度β变形微织构的形成,对提升材料整体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均匀性具有重要意义。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调控近β钛合金变形微织构的间歇式锻造与热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将近β钛合金材料加热至相变点以上40~60℃并保温30~60min得到固溶完全的均一组织,升温速率控制在5~10℃/s之间,待保温结束后,炉冷至近β钛合金材料相变点以下40~60℃,继续保温20~40min,然后将近β钛合金材料经轴向拔长锻造处理,得到锻坯;
[0007]S2,将锻坯回炉加热至相变点以下40~60℃并保温20~30min,升温速率控制在5~10℃/s之间,保温结束后,取出空冷处理,获得经过间歇保温的锻坯;
[0008]S3,将间歇保温后的锻坯从室温加热至相变点以下90~100℃,升温速率为5~10℃/s,随后以3~5℃/s的升温速率继续加热至相变点以下40~60℃并保温3~5min,待保温完成,以0.01~0.1/s的应变速率对锻坯进行轴向镦锻变形,变形量为60~70%,变形结束后立即水冷处理。
[0009]作为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近β钛合金材料为TB6近β钛合金或Ti
‑
55531近β钛合金。
[0010]作为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1中的轴向拔长锻造处理的具体操作是:
[0011]将步骤S1中经二次保温后的近β钛合金材料转移至精锻机进行小变形的轴向拔长锻造,锻造比为1.8~2,终锻温度在近β钛合金材料相变点以下60~90℃,得到经过轴向拔长锻造的锻坯。
[0012]作为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2之后,以及步骤S3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3]在步骤S2中得到的经过间歇保温的锻坯上通过线切割加工出圆柱形的试样,且试样的轴向与锻坯的轴向保持一致。在此需说明的是,在增加该步骤后所述步骤S3中进行加工处理的锻坯为该试样。
[0014]作为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试样的高径比控制在1.5。
[0015]作为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试样的上下两端面分别加工有半径为0.2mm的倒角。
[0016]作为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3中,以恒定应变速率及等温条件对锻坯进行轴向镦锻变形。
[0017]作为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3中,通过热/力模拟试验机对锻坯进行恒定应变速率的等温轴向镦锻。
[0018]本专利技术的调控近β钛合金变形微织构的间歇式锻造与热处理方法,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通过轴向拔长锻造、间歇保温和轴向镦锻工艺的匹配,利用α和β两相热变形过程中的组织转变特征及其交互作用,在实现α完全等轴化的前提下、加速β静态及动态再结晶转变,从而降低了高强度β变形微织构形成的可能性,进而提升了材料的整体力学性能;
[0020]2)本专利技术避免了繁杂多序的工艺流程,单火次/道次变形保证了材料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且对设备要求低、可控性强,可匹配的加工参数范围广,对于调控获得特定目标组织的材料展现出极大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所提供的TB6近β钛合金材料及锻造处理后的织构对比图,其中图1中(a)为原材料的织构图,(b)为锻造处理后的织构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Ti
‑
55531近β钛合金材料及锻造处理后的织构对比图,其中图2中(a)为原材料的织构图,(b)为锻造处理后的织构图。
[0024]本专利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较佳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发
明可实施的范畴。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实施例的调控近β钛合金变形微织构的间歇式锻造与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7]步骤1,轴向拔长锻造
[0028]将近β钛合金材料加热至相变点以上40~60℃并保温30~60min得到固溶完全的均一组织,升温速率控制在5~10℃/s之间,待保温结束后,炉冷至近β钛合金材料相变点以下40~60℃,继续保温20~40min;
[0029]将上述经二次保温后的近β钛合金材料转移至精锻机进行小变形的轴向拔长锻造,锻造比为1.8~2,终锻温度在近β钛合金材料相变点以下60~90℃,得到经过轴向拔长锻造的锻坯;
[0030]步骤2,间歇保温
[0031]将锻坯回炉加热至相变点以下40~60℃并保温20~30min,升温速率控制在5~10℃/s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控近β钛合金变形微织构的间歇式锻造与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近β钛合金材料加热至相变点以上40~60℃并保温30~60min得到固溶完全的均一组织,升温速率控制在5~10℃/s之间,待保温结束后,炉冷至近β钛合金材料相变点以下40~60℃,继续保温20~40min,然后将近β钛合金材料经轴向拔长锻造处理,得到锻坯;S2,将锻坯回炉加热至相变点以下40~60℃并保温20~30min,升温速率控制在5~10℃/s之间,保温结束后,取出空冷处理,获得经过间歇保温的锻坯;S3,将间歇保温后的锻坯从室温加热至相变点以下90~100℃,升温速率为5~10℃/s,随后以3~5℃/s的升温速率继续加热至相变点以下40~60℃并保温3~5min,待保温完成,以0.01~0.1/s的应变速率对锻坯进行轴向镦锻变形,变形量为60~70%,变形结束后立即水冷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近β钛合金变形微织构的间歇式锻造与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近β钛合金材料为TB6近β钛合金或Ti
‑
55531近β钛合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控近β钛合金变形微织构的间歇式锻造与热处理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晓光,王俐,姜雪琦,詹梅,王志军,陈强,舒大禹,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