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娟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多功能高效水泥搅拌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171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多功能高效水泥搅拌混合装置,属于建筑工程搅拌混合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处理箱,处理箱内部设有多个搅拌混合机构,电机借助多轴同步联动机构驱动多个搅拌混合机构同步转动,多轴同步联动机构包括转动控制板,转动控制板上方转动设置有曲轴,曲轴由电机驱动其发生转动,转动控制板上转动设置有若干个与搅拌混合机构相连接的连接杆,搅拌混合机构包括转换箱,转换箱上表面设有与连接杆相连接的转动轴,转换箱内部设有搅拌叶。多轴同步联动机构的设置,使其可以通过转动控制板的转动带动多个搅拌轴进行搅拌作业,从而使得处理箱内部形成多个搅拌区块,使水泥可以进行不同的运动轨迹混合,提高混合的效率。高混合的效率。高混合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多功能高效水泥搅拌混合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搅拌混合装置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多功能高效水泥搅拌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泥搅拌是将泥,石灰,水等材料混合后搅拌均匀的一种操作方法。混凝土搅拌站广泛应用于我国工业、农业、交通、国防、水利、市政等建设工程中,需求量在不断增大。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4323765U的文献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水泥高效混合装置,由于该装置是通过移动杆的上下运动带动叶片运动,进行搅拌混合,因此,在工作过程中水泥只能从上侧掉落进行缓慢混合,而此种动作混合效率低,存在盲区较多,从而不仅混合效率差,还存在部分泥灰未与水混合的情况。
[0003]现有技术CN205651507U所公开的双搅拌式水泥混合机械仅仅通过转轴带动混合板转动混合,只有一个动作,水泥只能沿着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导致其内部不能有效地进行混合,混合效率低。此外,现有技术如CN211590692U、CN215162195U等多采用齿轮传动、皮带传动等传动方式实现多个搅拌轴的同步转动,但上述传动方式的传动结构相对复杂,占用空间较大,多齿轮传动磨损及故障相对较高,维护成本及难度较大。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多功能高效水泥搅拌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多功能高效水泥搅拌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一种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多功能高效水泥搅拌混合装置,包括处理箱,所述处理箱圆周外壁一侧边缘处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处理箱圆周外壁一侧设有出料管;所述处理箱上设置有电机,所述处理箱内部设有若干个搅拌混合机构,所述电机借助多轴同步联动机构驱动多个搅拌混合机构同步转动;所述多轴同步联动机构包括转动控制板,所述转动控制板上方转动设置有曲轴,所述曲轴由电机驱动其发生转动,所述转动控制板上转动设置有若干个与搅拌混合机构相连接的连接杆,转动控制板借助曲轴完成以电机输出轴为中心的偏心圆周运动;所述搅拌混合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处理箱内部的转换箱,所述转换箱上表面设有与连接杆相连接的转动轴,所述转换箱内部设有至少一个搅拌叶,转动控制板通过连接杆带动转换箱做以转动轴为中心的圆周运动。
[0008]优选的,所述多轴同步联动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处理箱中部且与处理箱隔离的工作箱,所述转动控制板和曲轴置于工作箱之内;所述电机输出轴穿入工作箱之中并与曲轴外端连接固定。
[0009]优选的,所述转换箱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搅拌阻挡板。
[0010]优选的,所述转换箱中部开设有方腔,所述方腔内部转动设置有至少两个搅拌叶,所述方腔中部设有与转换箱存在相对转动的传动固定齿轮,所述搅拌叶上设置有与传动固定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齿轮。
[0011]优选的,所述搅拌叶包括中轴,所述传动齿轮固设于所述中轴圆周外壁,所述传动固定齿轮中部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外端穿过方腔内壁延伸至外部并与处理箱内壁连接固定。
[0012]优选的,所述中轴呈倾斜结构设置,所述中轴外端穿过方腔内壁延伸至外部并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面设有多个挡叶。
[0013]优选的,多个所述挡叶外端设有中空连接环,所述挡叶沿径向设置。
[0014]优选的,所述转换箱外侧通过固定块与搅拌阻挡板相连接,所述搅拌阻挡板呈波浪形结构设置。
[0015]优选的,所述搅拌阻挡板表面呈规律设置有多个分流柱,所述分流柱呈锥形结构设置。
[0016]3.有益效果
[00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8]1.本专利技术通过多轴同步联动机构的设置,使其可以通过转动控制板的转动带转换箱之中的搅拌叶进行转动搅拌,实现多个搅拌混合机构的同步转动,从而使得处理箱内部形成多个搅拌区块,从而使得水泥可以在内部通过离心力换位到不同的搅拌区进行混合,从而使水泥可以进行不同的运动轨迹混合,使其可以有效的进行混合,提高了混合的效率。
[0019]2.本专利技术通过搅拌混合机构的设置,使得不同搅拌叶在进行公转的同时,还可以进行自转,从而进一步打乱水泥的运动轨迹,使其可以多轨迹运动,同时避免了盲区的存在,提高了混合的效果。
[0020]3.本专利技术通过搅拌阻挡板呈波浪形结构设置,搅拌阻挡板表面呈规律设置有多个分流柱,分流柱呈锥形结构设置,多个挡叶外端设有中空连接环,挡叶呈倾斜结构设置,通过搅拌阻挡板及分流柱的设置,通过分流柱进行隔开分流混合,避免了存在汽包的情况,而挡叶的设置,使其在转动后,水泥可以沿着角度到达挡叶内侧,从而部分从中空连接环挤出,使得混合搅拌的方式多样化,进一步提高了混合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剖面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多轴同步联动机构结构拆分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转换箱结构剖面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挡叶角度结构展开图;
[0026]图中标号说明:1、处理箱;2、进料口;3、出料管;4、多轴同步联动机构;401、工作箱;402、机箱;403、电机;404、十字控制架;405、曲轴;406、连接杆;5、搅拌混合机构;501、转换箱;502、转动轴;503、方腔;504、中轴;505、锥齿轮A;506、固定板;507、挡叶;508、中空连接环;509、传动固定齿轮;5010、固定柱;5011、固定块;5012、搅拌阻挡板;5013、分流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7]请参阅图1

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8]一种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多功能高效水泥搅拌混合装置,包括处理箱1,处如图1所示,理箱1圆周外壁一侧边缘处设置有进料口2,处理箱1圆周外壁一侧设有出料管3,处理箱1上设置有电机403,处理箱1中部设有多轴同步联动机构4,为便于清洗内部结构,使处理箱1呈圆形结构设置,处理箱1内部呈环形等间距设有多个搅拌混合机构5,电机403借助多轴同步联动机构4驱动多个搅拌混合机构5同步转动。
[0029]其中,如图3所示,多轴同步联动机构4包括转动控制板,转动控制板上方转动设置有曲轴405,曲轴405由电机403驱动其发生转动,转动控制板上转动设置有若干个与搅拌混合机构5相连接的连接杆406。
[0030]搅拌混合机构5包括转换箱501,转换箱501上表面设有与连接杆406相连接的转动轴502,转动轴502与连接杆406外端连接固定,转换箱501内部设有搅拌叶。
[0031]在这种技术方案下,通过电机403带动曲轴405转动,曲轴405带动转动控制板做偏心圆形轨迹运动,从而通过连接杆406带动转动轴502和转换箱501做以转动轴502为中心的圆周运动,进而带动转换箱501之中的搅拌叶进行转动搅拌,实现多个搅拌混合机构5的同步转动。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多功能高效水泥搅拌混合装置,包括处理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圆周外壁一侧边缘处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处理箱圆周外壁一侧设有出料管;所述处理箱上设置有电机,所述处理箱内部设有若干个搅拌混合机构,所述电机借助多轴同步联动机构驱动多个搅拌混合机构同步转动;所述多轴同步联动机构包括转动控制板,所述转动控制板上方转动设置有曲轴,所述曲轴由电机驱动其发生转动,所述转动控制板上转动设置有若干个与搅拌混合机构相连接的连接杆,转动控制板借助曲轴完成以电机输出轴为中心的偏心圆周运动;所述搅拌混合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处理箱内部的转换箱,所述转换箱上表面设有与连接杆相连接的转动轴,所述转换箱内部设有至少一个搅拌叶,转动控制板通过连接杆带动转换箱做以转动轴为中心的圆周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多功能高效水泥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轴同步联动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处理箱中部且与处理箱隔离的工作箱,所述转动控制板和曲轴置于工作箱之内;所述电机输出轴穿入工作箱之中并与曲轴外端连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多功能高效水泥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箱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搅拌阻挡板。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适用于建筑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威
申请(专利权)人:刘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