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树脂材料制备反应釜散热循环结构,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外壁均匀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中安装有散热水管,所述散热水管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末端连接有散热水箱,所述散热水箱下侧设置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与散热水箱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储液箱下侧与散热水管的进水口之间安装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的管路上安装有水泵,所述散热水箱底部为敞口状,所述散热水箱内腔底部可拆卸连接有网板,所述散热水箱上侧安装有散热电机,所述散热电机输出轴下侧传动连接有散热轴,将散热板安装在反应釜外壁,通过散热水管将反应釜进行水冷散热,提高反应釜的散热效果。釜的散热效果。釜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树脂材料制备反应釜散热循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反应釜
,具体为一种树脂材料制备反应釜散热循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
[0003]树脂材料制备反应釜中通常会设置有散热装置,将反应釜降温散热,现有的树脂材料制备反应釜散热循环结构对水的散热效果较差,进而影响反应釜的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脂材料制备反应釜散热循环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树脂材料制备反应釜散热循环结构对水的散热效果较差,进而影响反应釜散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树脂材料制备反应釜散热循环结构,包括反应釜,所述反应釜外壁均匀设置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中安装有散热水管,所述散热水管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末端连接有散热水箱,所述散热水箱下侧设置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与散热水箱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储液箱下侧与散热水管的进水口之间安装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的管路上安装有水泵,所述散热水箱底部为敞口状,所述散热水箱内腔底部可拆卸连接有网板,所述散热水箱上侧安装有散热电机,所述散热电机输出轴下侧传动连接有散热轴,所述散热轴外壁设置有搅拌叶。
[0006]优选的,所述散热水箱内腔下端设置有限位挡块,所述网板位于限位挡块下侧,且所述网板与限位挡块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储液箱上端设置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上大下小的锥形。
[0008]优选的,所述散热板包括固定板和导热板,所述固定板和导热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板和导热板之间开设有水管槽,所述散热水管安装于水管槽中。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1)将散热板安装在反应釜外壁,通过散热水管将反应釜进行水冷散热,提高反应釜的散热效果;
[0011]2)散热水管中的水进行热交换后温度上升,升温后的水通过第一进水管进入散热水箱,通过网板的设置,使水呈水滴状不断滴入储液箱中,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便于快速将水散热,通过散热电机带动搅拌叶转动,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散热板俯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散热水箱与储液箱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反应釜、2散热板、3第二进水管、4水泵、5储液箱、6导流板、 7支撑架、8散热水箱、9散热电机、10散热轴、11搅拌叶、12限位挡块、13 网板、14导热板、15固定板、16水管槽、17散热水管、18第一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9]实施例:
[0020]请参阅图1
‑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树脂材料制备反应釜散热循环结构,包括反应釜1,所述反应釜1外壁均匀设置有散热板2,所述散热板2中安装有散热水管17,散热水管17为导热材质,所述散热水管17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进水管18,所述第一进水管18末端连接有散热水箱8,所述散热水箱8下侧设置有储液箱5,所述储液箱5与散热水箱8之间设置有支撑架7,所述储液箱5下侧与散热水管17的进水口之间安装有第二进水管3,所述第二进水管3的管路上安装有水泵4,所述散热水箱8底部为敞口状,所述散热水箱 8内腔底部可拆卸连接有网板13,通过网板13使散热水箱8中的水呈水滴状滴下,所述散热水箱8上侧安装有散热电机9,所述散热电机9输出轴下侧传动连接有散热轴10,所述散热轴10外壁设置有搅拌叶11。
[0021]所述散热水箱8内腔下端设置有限位挡块12,所述网板13位于限位挡块 12下侧,且所述网板13与限位挡块1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便于网板13的安装和拆卸。
[0022]所述储液箱5上端设置有导流板6,所述导流板6呈上大下小的锥形,方便接水。
[0023]所述散热板2包括固定板15和导热板14,所述固定板15和导热板14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板15和导热板14之间开设有水管槽16,所述散热水管17安装于水管槽16中,导热板14与反应釜1外壁贴合。
[0024]工作原理:散热板2安装在反应釜1外壁,通过散热水管17将反应釜1进行水冷散热,提高反应釜1的散热效果,散热水管17中的水进行热交换后温度上升,升温后的水通过
第一进水管18进入散热水箱8,通过网板13的设置,使水呈水滴状不断滴入储液箱5中,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便于快速将水散热,通过散热电机9带动搅拌叶11转动,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00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2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脂材料制备反应釜散热循环结构,包括反应釜(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1)外壁均匀设置有散热板(2),所述散热板(2)中安装有散热水管(17),所述散热水管(17)的出水口连接有第一进水管(18),所述第一进水管(18)末端连接有散热水箱(8),所述散热水箱(8)下侧设置有储液箱(5),所述储液箱(5)与散热水箱(8)之间设置有支撑架(7),所述储液箱(5)下侧与散热水管(17)的进水口之间安装有第二进水管(3),所述第二进水管(3)的管路上安装有水泵(4),所述散热水箱(8)底部为敞口状,所述散热水箱(8)内腔底部可拆卸连接有网板(13),所述散热水箱(8)上侧安装有散热电机(9),所述散热电机(9)输出轴下侧传动连接有散热轴(10),所述散热轴(10)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忠祥,黄宇敏,郭威,徐明珍,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博科兴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