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力器及具有其的力控振动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104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7 00:00
一种测力器及具有其的力控振动试验台,所述测力器包括:载物台面、传递板、方体和多个固定件,固定件的顶部均固定连接到载物台面的下表面,固定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方体的第一侧面,方体的顶面和底面均处于水平面;在方体的顶面和底面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应变计,应变计的基底紧贴于所处的面;方体中的远离第一侧面的端部固定连接到传递板的上表面;将测力器结合支座、激振器,设计了一种力控振动试验台,所述激振器的动圈能够做竖直方向的振动,所述测力器中的传递板连接到所述动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可变形的方体和应变计的组合,通过应变计的变形检测振动产生的应变,进而推断力的大小,从而控制振动频率,结构简单,效率高。效率高。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力器及具有其的力控振动试验台


[0001]本技术涉及力测量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力器及具有其的力控振动试验台。

技术介绍

[0002]振动试验台,是用于模拟试件的结构的耐振性、可靠性和完好性的设备。目前,常规振动试验台是通过在台面粘接加速度传感器或位移传感器进行振动控制和检测的。随着试验技术的发展,有些振动试验过程中,试件的动力学特性会发生变化,需要通过力值控制振动谱型,在实现振动激励传递的同时,满足位移载荷的加载要求,确保试件的力学性能考核到位。这样,常规的振动试验设备就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力器及具有其的力控振动试验台,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测力器,包括:
[0006]载物台面、传递板、若干个方体及与所述方体同等数量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顶部均固定连接到载物台面的下表面,所述固定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方体的第一侧面,所述方体的顶面和底面均处于水平面;
[0007]在所述方体的顶面和底面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应变计,所述应变计的基底紧贴于所处的面;
[0008]所述方体中的远离第一侧面的端部固定连接到传递板的上表面。
[0009]进一步具体地,所述多个固定件的数量不少于3个,且均沿着一个圆周均匀分布。
[0010]进一步具体地,在所述方体中,平行于顶面和底面的中心线穿过所述圆周的圆心。
[0011]进一步具体地,在所述方体设置有若干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分别贯穿两个相对的第二侧面,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不相同,且也不与第一侧面相对设置。
[0012]进一步具体地,所述若干贯穿孔以第二侧面的中心线为轴线对称分布,所述中心线沿水平方向延伸。
[0013]进一步具体地,所述贯穿孔形状呈柱体,且所述柱体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平行于第一侧面。
[0014]进一步具体地,所述贯穿孔呈圆柱体或方柱体。
[0015]进一步具体地,所述方体中的远离第一侧面的端部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凸部,所述凸部固定连接到传递板的上表面。
[0016]进一步具体地,所述载物台面和传递板相互平行。
[0017]进一步具体地,一种力控振动试验台,包括支座、激振器和上述测力器;
[0018]所述激振器安装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激振器的动圈能够做竖直方向的振动,所述
测力器中的传递板连接到所述动圈。
[0019]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20]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可变形的方体和应变计的组合,通过应变计变形检测振动产生的应变,进而推断力的大小,从而控制振动频率,结构简单,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方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方体正视图;
[0023]图3是贯穿孔为方形时的方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力控振动试验台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测力器结构示意图。
[0026]其中:1

载物台面,2

方体,3

第一应变计,4

第二应变计,5

贯穿孔,6
‑ꢀ
固定孔,7

支座,8

激振器,9

传递板,10

固定件,11

试件,12

第一凸部,13
‑ꢀ
第二凸部,F1

第一侧面,F2

第二侧面,F3

第三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8]如果本技术在表述的时候涉及方位(例如,上、下、左、右、前、后、外、内等),则需要对涉及到的方位进行定义,例如“为清楚地表达本技术内所描述的位置与方向,以器械操作者作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一端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一端为远端。”或者以纸面作为参照、以冰箱深度方向作为参照等进行定义。当然,如果在后续描述时,是通过相互参照来定义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则可不在此定义。
[0029]本技术提供一种测力器,通过方体2和应变计的组合来测量其所受到的外部的力。应变计通常设置在被测量物品的表面,被测量物品内部的应力发生变化时,应变计同步发生变形,变形后,应变计的材料的几何尺寸和电阻率产生的变化,通过这种变化来反应出被测量物品内部的应变量。
[0030]结合图1、图2和图5,所述测力器,包括:
[0031]载物台面1、传递板9、若干个方体2及与所述方体2同等数量的固定件 10,所述载物台面1和传递板9相互平行,所述固定件10的顶部均固定连接到载物台面1的下表面,所述固定件10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方体2的第一侧面F1,所述方体2的顶面和底面均处于水平面;
[0032]在所述方体2的顶面和底面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应变计,所述应变计的基底紧贴于所处的面;
[0033]所述方体2中的远离第一侧面F1的端部固定连接到传递板9的上表面。
[0034]所述顶面和底面与测力器所受到的外部的力的方向相垂直。
[0035]定义所述顶面为图1中所标注的“顶面”,所述底面为图1中所标注的“底面”。
[0036]图1给出了在所述方体2中设置了两个应变计的实施例,在顶面设置有第一应变计3,底面设置有第二应变计4。对称设置两个应变计,可以提高力测量的准确度。
[0037]为了增加所述方体2在受力方向的变形和可测性,同时保持在其他方向的较大刚度,在所述方体2上设置有若干贯穿孔5,所述贯穿孔5分别贯穿两个相对的第二侧面F2,第二侧面F2与第一侧面F1不相同,且也不与第一侧面F1 相对设置,也不是顶面,也不是底面。
[0038]本技术方案对所述贯穿孔5的数量并不做限制,可以是一个贯穿孔5,也可以是多个贯穿孔5。
[0039]优选的,当所述贯穿孔5的数量大于一个时,所述若干贯穿孔5以第二侧面F2的中心线为轴线对称分布,所述中心线沿水平方向延伸,此种分布方式使得形变和受力更加均匀。当应变计不止一个时,所述贯穿孔5必须按此分布方式排布。
[0040]所述贯穿孔5形状呈柱体,且所述柱体沿水平方向延伸,且平行于第一侧面F1。
[0041]优选的,所述贯穿孔5可以是圆柱体或方柱体,或圆柱体和方柱体的组合。图1中,所述贯穿孔5为圆柱体。图3中,所述贯穿孔5为方柱体。二者都具有良好的均匀受力能力。
[0042]所述方体2由金属制成,所述方体2中的第一侧面F1的两端部设置有向顶面外和底面外延伸的第一凸部12,所述第一凸部12固定连接到固定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物台面(1)、传递板(9)、若干个方体(2)及与所述方体(2)同等数量的固定件(10),所述固定件(10)的顶部均固定连接到载物台面(1)的下表面,所述固定件(10)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方体(2)的第一侧面,所述方体(2)的顶面和底面均处于水平面;在所述方体(2)的顶面和底面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应变计(3),所述应变计(3)的基底紧贴于所处的面;所述方体(2)中的远离第一侧面的端部固定连接到传递板(9)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0)的数量不少于3个,且均沿着一个圆周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力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体(2)中,平行于顶面和底面的中心线穿过所述圆周的圆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力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方体(2)设置有若干贯穿孔(5),所述贯穿孔(5)分别贯穿两个相对的第二侧面,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不相同,且也不与第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玉刚朱江峰钟琼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试试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