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动双管回转钻进式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10557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动双管回转钻进式取样装置,涉及取样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外管、取芯管短节、取芯内管、取芯管接头、单向组件、钻头以及设于取芯管短节远离取芯管接头的内周壁上的活门组件;取芯管短节与取芯内管、取芯管接头的外径均小于外管的内径,取芯管短节、取芯内管以及取芯管接头均与外管呈同心设置;活门组件包括设于取芯管短节下端的支撑环和至少三个枢接于支撑环上端面且沿支撑环的周向均匀设置的封管扇形片,封管扇形片的圆心角之和等于3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动双管回转钻进式取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取样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单动双管回转钻进式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岩土工程勘察采取原状土样,一般采用全断面取芯间隔取样工艺,全断面取芯间隔取样工艺是先取芯清孔后取样,多采用单、双套岩芯管合金钻头钻具,多适用于粘性土、粉土和砂土。
[0003]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取样过程中,土芯易脱落,尤其是软弱粘性土和松散砂土,使得需要经过多次采集才能完成取样,导致土样的采集效率较低,尚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动双管回转钻进式取样装置,采集土样时土样不易脱落,提高了土样的采集效率。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单动双管回转钻进式取样装置,包括外管、穿设于外管内且通过轴承与外管转动连接的取芯管短节、穿设于外管内且抵接于取心管短节上端的取芯内管、穿设于外管内且设于取芯内管上端的取芯管接头、设于取芯管接头与取芯内管之间的单向组件、连接于外管的下端且与外管同步转动的钻头以及设于取芯管短节远离取芯管接头的内周壁上的活门组件;
[0007]所述取芯管短节与取芯内管、取芯管接头的外径均小于外管的内径,所述取芯管短节、取芯内管以及取芯管接头均与外管呈同心设置;
[0008]所述活门组件包括设于取芯管短节下端的支撑环和至少三个枢接于支撑环上端面且沿支撑环的周向均匀设置的封管扇形片,所述封管扇形片的圆心角之和等于360
°
,所述封管扇形片以及支撑环均与取芯管短节呈同心设置;
[0009]所述支撑环焊接于取芯管短节的下端。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集土样时,土样能够顶开封管扇形片进入取芯管短节,随着土样不断进入取芯管短节,土样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驱使封管扇形片闭合对支撑环进行盖合,使取出取芯管短节时土样不易脱落,提高了土样的采集效率。
[001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单向组件包括连接于取芯内管远离取芯管短节一端的单向管和抵接于单向管上端的活塞球;
[0012]所述单向管上开设有一通道以及与通道互相连通的锥面槽,所述锥面槽从通道至取芯管接头的方向呈递增设置,所述活塞球抵接于锥面槽的上侧;
[0013]所述取芯管接头上开设有供单向管插接的插接槽,所述取芯管接头的侧壁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插接槽以及外管互相连通的排气孔。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塞球抵接于锥面槽内对通道进行密封,使清水、空气或清洗液不易经锥面槽、通道进入取芯内管和取芯管短节,减少了清水、空气或清洗液的浪费,提高了清水、空气或清洗液的利用效率;单向管插接于插接槽内以与取芯管接头连接,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实用性强。
[001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单向管的外周壁上还一体设有与取芯管接头的下端面抵接的抵接限位环。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限位环与取芯管接头的下端面抵接,以对单向管进行限位,使单向管不易与取芯管接头发生相对轴向滑动,提高了单向管使用时的稳定性。
[001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槽内嵌设有一端与活塞球抵接另一端与插接槽抵接的压缩弹簧。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缩弹簧的设置,使活塞球在不受外力时不易脱出锥面槽,以使清水、空气或清洗液不易经单向管的锥面槽进入取芯内管和取芯管短节,减少了清水、空气或清洗液的浪费,提高了清水、空气或清洗液的利用效率。
[0019]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取芯管接头的上侧开设有注水孔,所述取芯管接头的侧壁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与外管以及注水孔互相连通的分流孔。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水孔与分流孔的组合设置,方便注入清水、空气或清洗液,使清水、空气或清洗液能够经依次注水孔、分流孔以及外管注入到采样孔内,以对采样孔进一步钻削,提高了采样孔的钻削效率,进而提高了土样的采集效率。
[0021]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环上端面上一体设有与封管扇形片一一对应的枢接块,所述枢接块与封管扇形片的圆心连线等分所述封管扇形片,所述封管扇形片上开设有供枢接块嵌设的嵌设槽,所述封管扇形片通过枢接轴枢接于枢接块上。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封管扇形片通过枢接块与枢接轴枢接于支撑环的上端面上,使土样能够经支撑环进入取芯管短节中,而不能经支撑环从取芯管短节中掉落,以对支撑环的内孔进行单向盖合密封,提高了土样的采集效率。
[0023]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封管扇形片靠近支撑环的一侧一体设有插接于支撑环内孔内的插接片。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接片的设置,使封管扇形片在封闭支撑环的内孔时,插接片插接于支撑环内孔内,进一步对支撑环内孔进行盖合密封,提高了封管扇形片对支撑环内孔的单向盖合密封效果。
[002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取芯管短节的两端均套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圈与外管过盈配合。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芯管短节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外管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实用性强。
[002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钻头螺纹连接于外管的下端,所述钻头上开设有若干沿周向均匀设置的注入孔,所述注入孔的轴线与所述钻头的轴线互相平行。
[00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入孔的设置,方便通过注入孔将清洗液或清水注入采样孔内,以对采样孔进一步钻削,提高了采样孔的钻削效率,进而提高了土样的采集效率。
[002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30]1.采集土样时土样不易脱落,提高了土样的采集效率;
[0031]2.清水、空气或清洗液不易经锥面槽、通道进入取芯内管和取芯管短节,减少了清水、空气或清洗液的浪费,提高了清水、空气或清洗液的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一种单动双管回转钻进式取样装置的全剖示意图。
[0033]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0034]图3是封管扇形片与支撑环的爆炸示意图。
[0035]图中,1、外管;2、轴承;3、取芯管短节;31、插入环;4、取芯内管;41、插入槽;5、取芯管接头;51、插接槽;52、排气孔;53、注水孔;54、分流孔;6、单向组件;61、单向管;62、活塞球;611、通道;612、锥面槽;613、抵接限位环;63、压缩弹簧;7、钻头;71、注入孔;72、嵌槽;8、活门组件;81、支撑环;811、枢接块;812、枢接轴;82、封管扇形片;821、嵌设槽;822、插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动双管回转钻进式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穿设于外管(1)内且与外管(1)转动连接的取芯管短节(3)、穿设于外管(1)内且抵接于取心管短节上端的取芯内管(4)、穿设于外管(1)内且设于取芯内管(4)上端的取芯管接头(5)、设于取芯管接头(5)与取芯内管(4)之间的单向组件(6)、连接于外管(1)的下端且与外管(1)同步转动的钻头(7)以及设于取芯管短节(3)远离取芯管接头(5)的内周壁上的活门组件(8);所述取芯管短节(3)与取芯内管(4)、取芯管接头(5)的外径均小于外管(1)的内径,所述取芯管短节(3)、取芯内管(4)以及取芯管接头(5)均与外管(1)呈同心设置;所述活门组件(8)包括设于取芯管短节(3)下端的支撑环(81)和至少三个枢接于支撑环(81)上端面且沿支撑环(81)的周向均匀设置的封管扇形片(82),所述封管扇形片(82)的圆心角之和等于360
°
,所述封管扇形片(82)以及支撑环(81)均与取芯管短节(3)呈同心设置;所述支撑环(81)焊接于取芯管短节(3)的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动双管回转钻进式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组件(6)包括连接于取芯内管(4)远离取芯管短节(3)一端的单向管(61)和抵接于单向管(61)上端的活塞球(62);所述单向管(61)上开设有一通道(611)以及与通道(611)互相连通的锥面槽(612),所述锥面槽(612)从通道(611)至取芯管接头(5)的方向呈递增设置,所述活塞球(62)抵接于锥面槽(612)的上侧;所述取芯管接头(5)上开设有供单向管(61)插接的插接槽(51),所述取芯管接头(5)的侧壁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与插接槽(51)以及外管(1)互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国成王劲松梁龙管仁秋杨成常金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工程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