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帅民专利>正文

导线压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0469 阅读:3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导线压接机,电磁式直线电动机卧式或立式安装固定在模具体上,控制板通过导线与电磁式直线电动机连接;控制板或安装在独立的控制箱内,或装在机身的凹龛内或外罩中;单相或三相交流电通过控制板接到电动机的线圈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消能量转换中间环节,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方便,运行费用低,不污染环境;劳动生产率高,重量轻,节省材料,压接能力强,压接范围大。(*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工专用设备压接机的改进。现有的机动导线压接设备为机动压接钳,其液压传动原理如图1。这种压接设备靠旋转电动机2带动油泵1旋转,产生高压油,经八个液压阀控制推动增压缸3,经增压的高压油推动工作缸4。动模5安装在工作缸4的活塞杆上,工作缸4的活塞杆穿过钳体8上的导向孔,可沿该孔滑动;静模7用螺钉固定在钳体8上。工作时,工作缸4的活塞杆带动动模5向右做直线运动,对导线6进行压接。压接结束,增压缸3中油路换向,工作缸4的活塞杆带动动模5回到原位,准备下一次工作。这种压接机存在下列缺点(1)能量转换存在复杂的中间环节,浪费能源;(2)结构复杂,制造、使用、维护均不方便,维护费用高,可靠性低;(3)重量大,达130kg,消耗材料多;(4)体积大,达2049cm3,占地面积大,达2627cm2;(5)动作速度慢,工作效率低,每分钟压接4个接头,压接质量不理想。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压接机的缺点,提出一种改进的由电磁式直线电动机直接驱动的导线压接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采用电磁式直线电动机直接带动模具进行往复直线运动,对导线和接头进行压接,取消了现有压接设备的液压泵站和全部液压系统。本技术带有外罩14,电磁式直线电动机9卧式或立式安装固定在模具体(机身)13上,控制板12通过导线与电磁式直线电动机连接;控制板或安装在独立的控制箱内,或安装在机身13的凹龛内或外罩14中;单相或三相交流电通过控制板12接到电动机的线圈上。控制板与脚踏开关11通过导线连接。动模5固定到电磁式直线电动的主轴上,静模7与模具体(机身)13固定连接;或导向套16有中心孔,导向套与电磁式直线电动机固定联接,杆式动模5上套有返位弹簧10,并与导向套的中心孔动配合,开关17安装在外壳15的手柄上,控制板安装在手柄里,电磁式直线电动机和控制板被外壳包裹。工作时,踏动脚踏开关11,在控制板12内将输入的交流电源转换为脉冲电源,使电磁式直线电动机9内产生脉冲磁场。在此磁场的电磁力作用下,电磁式直线电动机的动子带动动模5做加速直线运动。动模5接触导线6(导线即是工件)时,运动速度接近最大值,动能直接转换为机械能,对导线和接头进行冷压接。压接结束,脉冲电压自动消失,靠电磁式直线电动机内部的返程弹簧所蓄位能,使电磁式直线电动机的动子带动动模快速返回原位,返程不需要再通电。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下列优点(1)取消能量转换的中间环节,节能可达40%左右;(2)结构简单,取消液压泵站和液压系统,制造容易,运行可靠,维护方便,运行费用低,不污染环境;(3)压接过程及模具接触工件的瞬间运动速度高,压接质量好,劳动生产率高,与现有压接设备相比可提高8倍以上;(4)体积小,重量轻,节省材料,减少占地面积,与现有压接设备相比,体积减小80%左右,重量降低75%左右,占地面积减小80%左右;(5)压接能力强,压接范围大,与现有同吨位压接设备相比,压接范围可提高4-5倍。 附图说明1油泵、2旋转电动机、3增压缸、4工作缸、5动模、6导线(工件)、7静模、8钳体、9电磁式直线电动机、10返程弹簧、11脚踏开关、12控制板、13模具体(机身)、14外罩、15外壳、16导向套、17开关。附图1是电动压接钳液压传动原理图附图2是导线压接机传动原理图附图3是卧式导线压接机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立式导线压接机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立式导线压接机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手提式导线压接机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见附图3导线压接机,电磁式直线电动机9卧式安装固定在模具体(机身)13上,控制板12通过导线与电磁式直线电动机连接;控制板安装在独立的控制箱内;单相或三相交流电通过控制板12接到电磁式电动机的线圈上。设备外有外罩14。动模5固定到电磁式直线电动机的主轴上,静模7与模具体(机身)13固定联接,踏动脚踏开关11通过导线与控制箱联接。实施例2,见附图4导线压接机,电磁式直线电动机9立式固定安装在机身13上,控制板12通过导线与电磁式直线电动机连接;控制板安装在机身凹龛内;动模5固定到电磁式直线电动机的主轴上,静模7与机身固定联接,踏动脚踏开关11通过导线与控制板联接。实施例3,见附图5导线压接机,电磁式直线电动机9立式固定安装在机身13上,控制板12通过导线与电磁式直线电动机连接;控制板安装在机身的外面;动模5固定到电磁式直线电动机的主轴上,静模7与机身固定联接,踏动脚踏开关11通过导线与控制板联接。实施例4,见附图6导线压接机,电磁式直线电动机9卧式安装固定在模具体(机身)13上。导向套16有中心孔,导向套与电磁式直线电动机固定联接。杆式动模5上套有返位弹簧10,并与导向套的中心孔动配合;静模7与模具体(机身)13固定联接。开关17安装在外壳15的手柄上,控制板12安装在手柄里,通过导线与电磁式直线电动机连接。电磁式直线电动机和控制板被外壳包裹。权利要求1.一种导线压接机,包括有外罩(14),其特征在于电磁式直线电动机(9)卧式或立式安装固定在模具体即机身(13)上,动模(5)固定到电磁式直线电动的主轴上,静模7与模具体即机身(13)固定连接;控制板(12)通过导线与电磁式直线电动机连接;控制板或安装在独立的控制箱内,或安装在机身(13)的凹龛内或外罩(14)中;单相或三相交流电通过控制板(12)接到电动机的线圈上,控制板与脚踏开关(11)通过导线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线压接机,其特征在于导向套(16)有中心孔,导向套与电磁式直线电动机固定联接,杆式动模(5)上套有返位弹簧(10),并与导向套的中心孔动配合,开关(17)安装在外壳(15)的手柄上,控制板安装在手柄里,电磁式直线电动机和控制板被外壳包裹。专利摘要一种导线压接机,电磁式直线电动机卧式或立式安装固定在模具体上,控制板通过导线与电磁式直线电动机连接;控制板或安装在独立的控制箱内,或装在机身的凹龛内或外罩中,单相或三相交流电通过控制板接到电动机的线圈上。本技术取消能量转换中间环节,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方便,运行费用低,不污染环境;劳动生产率高,重量轻,节省材料,压接能力强,压接范围大。文档编号H01R43/048GK2266208SQ9523094公开日1997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1995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1995年4月25日专利技术者杨帅民, 李 杰, 李兰芳, 李振波 申请人:杨帅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线压接机,包括有外罩(14),其特征在于电磁式直线电动机(9)卧式或立式安装固定在模具体即机身(13)上,动模(5)固定到电磁式直线电动的主轴上,静模7与模具体即机身(13)固定连接;控制板(12)通过导线与电磁式直线电动机连接;控制板或安装在独立的控制箱内,或安装在机身(13)的凹龛内或外罩(14)中;单相或三相交流电通过控制板(12)接到电动机的线圈上,控制板与脚踏开关(11)通过导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帅民李杰李兰芳李振波
申请(专利权)人:杨帅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