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功耗隔离电源,包括第一AC/DC变换电路、开关电路、Y电容电路、触发单元、MCU控制电路、第二AC/DC变换电路和DC/DC电路,开关电路的输入端和Y电容电路的输入端均与交流输入电源连接,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AC/DC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AC/DC变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负载和DC/DC电路的输入端连接,Y电容电路的输出端通过第二AC/DC变换电路与DC/DC电路的输入端连接,DC/DC电路分别与MCU控制电路和开关电路连接,开关电路和触发单元分别与MCU控制电路连接,MCU控制电路用于根据触发单元发送过来的触发信号控制开关电路导通或断开。电路导通或断开。电路导通或断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功耗隔离电源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
,特别是涉及一种低功耗隔离电源。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应对日益增多的用电设备所产生的电源损耗问题,世界各主要国家/地区均已制订相应法规,以限制用电设备的能源消耗。目前,交流用电设备通常采用传统的AC/DC电源变换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以为负载供电,但是,该AC/DC电源变换电路在用电设备处于待机状态时仍然消耗一定的电能,存在严重的能源浪费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低功耗隔离电源。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功耗隔离电源,包括第一AC/DC变换电路、开关电路、Y电容电路、触发单元、MCU控制电路、第二AC/DC变换电路和DC/DC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Y电容电路的输入端均与交流输入电源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AC/DC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AC/DC变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负载和所述DC/DC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Y电容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AC/DC变换电路与所述DC/DC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C/DC电路分别与所述MCU控制电路和开关电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和触发单元分别与所述MCU控制电路连接,所述MCU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触发单元发送过来的触发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路导通或断开。
[0005]优选的,所述Y电容电路包括第一Y电容、第二Y电容、第三Y电容和第四Y电容,所述交流输入电源为单相交流电源,所述交流输入电源的零线依次通过所述第一Y电容和第二Y电容与所述第二AC/DC变换电路连接,所述交流输入电源的火线依次通过所述第三Y电容和第四Y电容与所述第二AC/DC变换电路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MCU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二AC/DC变换电路连接,所述MCU控制电路还用于根据所述触发单元发送过来的触发信号控制所述第二AC/DC变换电路的输出端是否进行输出。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AC/DC变换电路包括整流桥、第一N型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七二极管,所述整流桥的输入端与所述Y电容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分别与所述第七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一N型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DC/DC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N型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MCU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N型MOS管的源极和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均与信号地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DC/DC电路包括第二齐纳二极管、第三齐纳二极管、第四二极管、NPN型三极管和第五电解电容,所述第二齐纳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均与所述第二AC/DC变换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分别与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和所述第五电解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MCU控制电路连接,
所述第二齐纳二极管的正极分别与所述第三齐纳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齐纳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五电解电容的负极均与信号地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DC/DC电路还包括线性稳压芯片,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线性稳压芯片与所述MCU控制电路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DC/DC电路还包括第五二极管、第七电解电容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二齐纳二极管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五二极管与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七电解电容的正极和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均与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七电解电容的负极和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均与所述信号地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开关电路包括驱动电路和电子开关,所述电子开关串联在所述交流输入电源与所述第一AC/DC变换电路的输入端之间,所述MCU控制电路通过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电子开关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触发单元为手动操作开关或定时器;或者,所述触发单元为有线通信单元或无线通信单元,所述触发单元与控制终端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Y电容、第二Y电容、第三Y电容和第四Y电容的容量取值范围均为1~22nF。
[00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的一种低功耗隔离电源,在用电设备进入待机状态时,可通过触发单元向MCU控制电路发送触发信号,使MCU控制电路控制开关电路断开,进而断开第一AC/DC变换电路与外部交流输入电源的连接,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待机功耗,此时,由第二AC/DC变换电路通过DC/DC电路为MCU控制电路和开关电路供电;并且,由于交流输入电源与第二AC/DC变换电路之间设有Y电容电路,使得Y电容之后的电路具有电气安全的效果,从而保证控制线路的电气安全。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框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MCU控制电路和触发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的Y电容电路和第二AC/DC变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19]图4是本技术的DC/DC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20]图5是本技术的开关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2]1‑
第一AC/DC变换电路,2
‑
开关电路,3
‑
Y电容电路,4
‑
触发单元,5
‑
MCU控制电路,6
‑
第二AC/DC变换电路,7
‑
DC/DC电路,8
‑
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低功耗隔离电源不局限于实施例。
[0024]实施例,请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低功耗隔离电源,包括第一AC/DC变换电路1、开关电路2、Y电容电路3、触发单元4、MCU控制电路5、第二AC/DC变换电路6和DC/DC电路7,开关电路2的输入端和Y电容电路3的输入端均与交流输入电源连接,开关电路
2的输出端与第一AC/DC变换电路1的输入端连接,第一AC/DC变换电路1的输出端分别与负载8和DC/DC电路7的输入端连接,Y电容电路3的输出端通过第二AC/DC变换电路6与DC/DC电路7的输入端连接,DC/DC电路7分别与MCU控制电路5和开关电路2连接,以分别为MCU控制电路5和开关电路2供电,开关电路2和触发单元4分别与MCU控制电路5连接,MCU控制电路5用于根据触发单元4发送过来的触发信号控制开关电路2导通或断开,从而接通或断开交流输入电源与第一AC/DC变换电路1。
[0025]请参见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MCU控制电路5采用主控芯片U2实现,主控芯片U2的型号为FT61F043;触发单元4为手动操作开关S1,手动操作开关S1的一端与信号地连接,手动操作开关S1的另一端与主控芯片U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功耗隔离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AC/DC变换电路、开关电路、Y电容电路、触发单元、MCU控制电路、第二AC/DC变换电路和DC/DC电路,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入端和所述Y电容电路的输入端均与交流输入电源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AC/DC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AC/DC变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负载和所述DC/DC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Y电容电路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AC/DC变换电路与所述DC/DC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DC/DC电路分别与所述MCU控制电路和开关电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和触发单元分别与所述MCU控制电路连接,所述MCU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所述触发单元发送过来的触发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路导通或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隔离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Y电容电路包括第一Y电容、第二Y电容、第三Y电容和第四Y电容,所述交流输入电源为单相交流电源,所述交流输入电源的零线依次通过所述第一Y电容和第二Y电容与所述第二AC/DC变换电路连接,所述交流输入电源的火线依次通过所述第三Y电容和第四Y电容与所述第二AC/DC变换电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功耗隔离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MCU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二AC/DC变换电路连接,所述MCU控制电路还用于根据所述触发单元发送过来的触发信号控制所述第二AC/DC变换电路的输出端是否进行输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功耗隔离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AC/DC变换电路包括整流桥、第一N型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七二极管,所述整流桥的输入端与所述Y电容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电阻分别与所述第七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第一N型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DC/DC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N型MOS管的栅极分别与所述MCU控制电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N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锦山,孙江波,李京生,苏进炖,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盈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