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0331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及导电端子(2),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主体部(11)及自主体部一侧向外延伸的定位部(12),所述主体部(11)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对接腔(110),导电端子(21)包括固定部(210)、接触部(211)及焊接脚(215),导电端子的固定部(210)固持在绝缘本体的定位部(12),接触部(211)延伸至对接腔(110),焊接脚(215)延伸出绝缘本体。(*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提高绝缘本体侧壁强度的 音频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ZL 200520077822.6揭示了 一种音频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 若干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端子。绝缘本体包括本体部、自本体部向前延伸的对 接部及自本体部一侧垂直延伸出的定位板。其中,对接部及本体部内设有前后 贯通的对接腔,对接连接器收容在该对接腔内。本体部在邻近定位板处设有若 干前后方向延伸且与对接腔相通的端子槽道,端子主体部收容在该端子槽道内 且部分突伸入对接腔内,从而与对接连接器实现电性连接。此外,端子焊接部 则延伸出本体部并收容在定位板定位槽内,从而准确焊接在电路板上。然而, 随着音频连接器的小型化发展,连接器绝缘本体随之变小变薄,这样,在本体 侧壁设置大量槽道用来收容和固定端子将减弱绝缘本体侧壁强度,从而在与对 接电连接器对接时有可能导致侧壁破裂。因此,希望设计出一种能克服上述缺 陷的电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频连接器,其可以提高绝缘本体侧 壁强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 括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一侧向外延伸的 定位部,所述主体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对接腔,导电端子包括固定部、接 触部及焊接脚,导电端子的固定部固持在绝缘本体的定位部,接触部延伸至对 接腔,焊接脚延伸出绝缘本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绝缘本体一 侧延伸出定位部来固定端子,可以避免在本体对接腔两侧侧壁上开设大量槽 道,从而可提高绝缘本体侧壁强度。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技术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第一导电端子和绝缘本体的立体图。 图5是本技术电连接器所有端子都安装在绝缘本体上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沿A-A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沿B-B线方向的剖^L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创作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若干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 导电端子2和包覆绝缘本体后部的遮蔽壳体3。如图2和图3所示,绝缘本体1呈长方体状,其包括纵长的主体部11和 自主体部11前端的侧壁延伸出的定位部12。主体部11内自前向后延伸形成 圆柱形对接腔110,对接连接器(未图示)收容在该对接腔110内,在该对接腔 开口处靠近定位部一侧设有一收容口 116。导电端子2包括固定在绝缘本体定 位部12—侧的第一导电端子21和第二导电端子22及固定在绝缘本体另一侧 的两个相互配合的可动端子24和固定导电端子25,其中可动端子24相对于 固定导电端子25可移动。如图4所示,绝缘本体定位部12呈长方体状,其从主体部11前端侧壁向 外延伸。定位部12沿从前向后方向设有端子收容槽123,端子收容槽123的 一内壁面上设有滑槽122,该滑槽122连通收容槽123。定位部12还设有两个 沿前后方向排列且贯通定位部12上下表面的通槽121,该通槽121位于端子 收容槽123外侧。在定位部12与主体部11连接处,还分别设有两个与通槽 121平行的开槽115,该开槽115与对接腔110部分连通。第一导电端子21大致呈十字状,其包括一正方形状本体部210及自本体 部210向前向后分别延伸的接触部211和定位片214,在本体部210中央还向 外冲压形成一弹片213。第一导电端子21沿前后方向插入端子收容槽123内, 其弹片213沿滑槽122向后移动直至定位片214完全固定在端子收容槽123后 端,如图6所示,弹片213与滑槽122干涉固持,可有效将第一导电端子21 固定在端子收容槽123内。第一导电端子21前端接触部211略向内弯折延伸,并且收容在对接腔110 —侧的开口 116内,设置在4妾触部211末端的凸点突伸 入对接腔110内,在对接连接器插入时,可实现导电连接。此外,第一导电端 子21本体部210向上延伸出干涉片212,向下则设有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焊接 脚215。本体部210和定位片214在第一导电端子21插入定位部12时起到固 定作用,所以统称为固定部。如图2和图5所示,第二导电端子22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U形端子,其 包括主体部222和分别乂人主体部222两端垂直向下延伸的固定部221和接触部 223。第二导电端子22沿从上向下方向插入定位部12内,其固定部221收容 在定位部通槽121内,设置在固定部221两侧的倒刺与通槽121内壁干涉从而 将U形端子固定在定位部12上。如图7所示,接触部223收容在与通槽121 相对应的开槽115内,并且部分延伸入对接腔110内,固定部221末端的焊接 脚224则延伸出绝缘本体1 。电连接器还包括一固定片23,其包括一竖长的具有弧形面的主体部231 和分别位于主体部两侧上下处的延伸片232,延伸片232上还设有扣持片。固 定片23收容在位于绝缘本体後端靠近开槽115处的竖槽114内,其弧形主体 部231突伸入对接腔110内,在对接连接器插入时,可提供较大的插拔力。参图2和图3所示,可动端子24包括主体部241和自主体部一端弯折延 伸出的弹性片242,其中,在主体部241上还冲压出弹片243。可动端子24收 容在绝缘本体另一侧的槽道111内,其弹片242则收容在槽道旁本体上设置的 嵌槽112内。固定导电端子25固定部251收容在与槽道111分离设置的狭槽 113内,其接触臂252垂直延伸入对接腔110内。如图2和图3所示,遮蔽壳体3由一金属片冲压弯折形成,其包括顶壁 30和分别由顶壁两侧和后侧向下弯折形成的侧壁31,其中,侧壁31上开设有 收容孔311。遮蔽壳体3安装在绝缘本体1后端,其侧壁31上的收容孔311 分别与本体上的凸块118相扣合。该音频连接器的具体工作原理可参考中国专 利ZL 200420054464.2,本处将不再赘述。本技术音频连接器用来与对接连接器对接从而传输音频信号,其通过 在绝缘本体1主体部11 一侧i殳置定位部12来固定部分端子,从而避免了在本 体对接腔110两侧开设过多的槽道来固定端子。其中,第一导电端子21和第 二导电端子22固定部都分别固定在定位部12上,只有接触部延伸入绝缘本体对接腔110内与对接连接器实现信号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一侧向外延伸的定位部,所述主体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对接腔,导电端子包括固定部、接触部及焊接脚,其特征在于导电端子的固定部固持在绝缘本体的定位部,接触部延伸至对接腔,焊接脚延伸出绝缘本体。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一第一 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定位部设有槽道,第一导电端子的固定部收容在该槽 道内,接触部则收容在对接腔开口处所设的收容孔内,并且部分突伸入对接腔 内。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道沿从前向后方向 延伸,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沿前后方向插入所述槽道内。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固定 部沖压形成一弹片,所述槽道的内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一侧向外延伸的定位部,所述主体部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对接腔,导电端子包括固定部、接触部及焊接脚,其特征在于:导电端子的固定部固持在绝缘本体的定位部,接触部延伸至对接腔,焊接脚延伸出绝缘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