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润滑液的备皮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019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带润滑液的备皮刀,包括刀柄、刀座和刀片,刀座设置在刀柄前端,刀片固定在刀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包括前柄体和后柄体,所述刀座一体固定在前柄体的前端,刀座外侧面位于刀片刀口前方的部位开设有若干出液孔,刀座和前柄体的内部设有与出液孔连通的出液通道,所述前柄体的后端设有与出液通道连通的内螺纹进液接口;所述后柄体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装有采用软袋包装的润滑液,所述软袋前端设有与内螺纹进液接口匹配的外螺纹接头,所述后柄体与前柄体固定连接,在后柄体上设置有软袋挤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可以同步实现润滑操作与剃毛操作,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带润滑液的备皮刀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备皮刀,具体地说是一种自带润滑液的备皮刀,属于医用器械


技术介绍

[0002]备皮刀是外科手术中的常用器械之一,其主要用途是用来刮除手术部位的人体毛发,以便于方便手术顺利进行,同时也可以避免感染。常规的备皮刀主要包括刀柄、刀座和刀片,刀座设置在刀柄前端,刀片固定在刀座上,使用时医护人员握持刀柄,利用刀片剃除毛发。
[0003]目前临床上备皮操作过程如下:先将润滑液涂于备皮区,然后借助棉球或纱布等将润滑液涂覆均匀,再手持备皮刀将备皮区的毛发刮除。由于备皮刀和润滑液是相互独立的,医护人员进行备皮操作时,需要一手挤润滑液并涂抹,另一手持备皮刀刮除毛发,有时候某些部位(有皮肤褶皱)的皮肤还需要用手撑开皮肤,使皮肤绷紧以便刮除,操作非常不便,工作效率很低。而且挤润滑液、涂抹润滑液和撑开皮肤的切换操作会分散医护人员的注意力,增加备皮难度。临床上有时候还会遇到因需要准备的备皮工具多且分散而出现物品遗漏的问题,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并且润滑液在实际使用中还容易弄湿周围床单、衣物。
[0004]申请号为CN201820468765.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具备自动润滑功能的备皮刀,该备皮刀中的润滑剂是依靠重力转移到刀片的刀口处,从而实现对毛发进行润滑。但是当剃毛方向由下向上时,润滑剂无法顺利转移到刀片的刀口处,润滑效果很差,而且该备皮刀使用一段时间导致润滑剂消耗部分时,润滑效果也会迅速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其结构巧妙,设计合理,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的自带润滑液的备皮刀。
[0006]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自带润滑液的备皮刀,包括刀柄、刀座和刀片,刀座设置在刀柄前端,刀片固定在刀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包括前柄体和后柄体,所述刀座一体固定在前柄体的前端,刀座外侧面位于刀片刀口前方的部位开设有若干出液孔,刀座和前柄体的内部设有与出液孔连通的出液通道,所述前柄体的后端设有与出液通道连通的内螺纹进液接口;所述后柄体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装有采用软袋包装的润滑液,所述软袋前端设有与内螺纹进液接口匹配的外螺纹接头,所述后柄体与前柄体固定连接,在后柄体上设置有软袋挤压装置。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袋挤压装置包括挤压片和弹性膜,所述后柄体侧壁上开设有挤压槽口,所述挤压片设置在挤压槽口内,挤压片外周边缘通过弹性膜与挤压槽口内周边沿相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柄体与前柄体之间螺纹密封连接,后柄体尾端安装有使气体只能够由外界向空腔内单向进入的单向气阀。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座位于刀片刀口前方的侧边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均布设置有若干梳齿,所述出液孔开设在梳齿之间的凹槽底面上。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刀座上还安装有润滑液刮匀片,所述润滑液刮匀片的前侧边突出于刀片的刀口。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润滑液刮匀片贴靠皮肤的一面设置有若干细槽。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柄体靠近前端的侧边上一体设有L形弯折头,所述刀座一体固定在L形弯折头的另一端,前柄体前端面上设有按压开启式照明灯。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4]本技术结构巧妙,设计合理,通过在刀柄内设置润滑液,且润滑液能够经出液通道和出液孔流出至刀片前方的皮肤上,这样就不需要事先对待备皮区域进行润滑,可以同步实现润滑操作与剃毛操作,既简化了医护人员进行备皮的准备工作,又使得备皮时操作更为方便,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侧视图。
[0018]图4为图3中的A

A向局部剖视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1

刀柄、1.1

前柄体、1.1a

L形弯折头、1.2

后柄体、2

刀座、3

刀片、4

出液孔、5

出液通道、6

空腔、7

软袋、8

挤压片、9

弹性膜、10

单向气阀、11

凹槽、12

梳齿、13

润滑液刮匀片、14

按压开启式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图4所示,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自带润滑液的备皮刀,包括刀柄1、刀座2和刀片3,刀座2设置在刀柄1前端,刀片3固定在刀座2上;所述刀柄1包括前柄体1.1和后柄体1.2,所述刀座2一体固定在前柄体1.1的前端,刀座2外侧面位于刀片3刀口前方的部位开设有若干出液孔4,刀座2和前柄体1.1的内部设有与出液孔4连通的出液通道5,所述前柄体1.1的后端设有与出液通道5连通的内螺纹进液接口;所述后柄体1.2的内部设有空腔6,所述空腔6内装有采用软袋7包装的润滑液,所述软袋7前端设有与内螺纹进液接口匹配的外螺纹接头,所述后柄体1.2与前柄体1.1固定连接,在后柄体1.2上设置有软袋挤压装置。
[0022]具体使用时,医护人员握持刀柄1,将刀片3贴靠手术部位的皮肤,然后通过软袋挤压装置对空腔6内的软袋7包装的润滑液进行挤压【可多次挤压,每次挤压适量即可】,使得润滑液从出液通道5经出液孔4流出,医护人员适当施力使刀片3压在皮肤上,按常规方式刮除手术部位的毛发。在这个过程中,在备皮刀的移动方向上,由于从出液孔4流出的润滑液位于刀片3的刀口前方,这样润滑液先与待刮的毛发接触,并先对毛发进行润滑,经润滑后的毛发再与刀片3接触并被刀片3切断,从而达到顺利剃除毛发的目的。这样同步实现了润滑操作与剃毛操作,医护人员用一只手就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操作非常方便,另一只手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其他操作,如绷紧皮肤。
[0023]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软袋挤压装置包括挤压片8和弹性膜9,所述后柄体1.2侧壁上开设有挤压槽口,所述挤压片8设置在挤压槽口内,挤压片8外周边缘通过弹性膜9与挤压槽口内周边沿相连接。如此设置,医护人员通过按压挤压片8就可以对软袋7进行挤压,使润滑液顺利流出。
[0024]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柄体1.2与前柄体1.1之间螺纹密封连接,后柄体1.2尾端安装有使气体只能够由外界向空腔6内单向进入的单向气阀10。如此设置,当软袋7内的润滑液余量较少,挤压片8已经难以直接压触到软袋7的情况下,通过反复按压挤压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带润滑液的备皮刀,包括刀柄(1)、刀座(2)和刀片(3),刀座(2)设置在刀柄(1)前端,刀片(3)固定在刀座(2)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1)包括前柄体(1.1)和后柄体(1.2),所述刀座(2)一体固定在前柄体(1.1)的前端,刀座(2)外侧面位于刀片(3)刀口前方的部位开设有若干出液孔(4),刀座(2)和前柄体(1.1)的内部设有与出液孔(4)连通的出液通道(5),所述前柄体(1.1)的后端设有与出液通道(5)连通的内螺纹进液接口;所述后柄体(1.2)的内部设有空腔(6),所述空腔(6)内装有采用软袋(7)包装的润滑液,所述软袋(7)前端设有与内螺纹进液接口匹配的外螺纹接头,所述后柄体(1.2)与前柄体(1.1)固定连接,在后柄体(1.2)上设置有软袋挤压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润滑液的备皮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袋挤压装置包括挤压片(8)和弹性膜(9),所述后柄体(1.2)侧壁上开设有挤压槽口,所述挤压片(8)设置在挤压槽口内,挤压片(8)外周边缘通过弹性膜(9)与挤压槽口内周边沿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带润滑液的备皮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婕姜秋平魏骊华毛婷王荔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