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车齿轮与差速器的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10053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驻车齿轮与差速器的装配结构,包括差速器、驻车齿轮,差速器包括差壳、主减速齿轮、驻车齿轮,主减速齿轮和驻车齿轮均具有内孔,所述主减速齿轮的轴向端面上设有轴向延伸部,所述驻车齿轮套在轴向延伸部上后,驻车齿轮的一端与主减速齿轮的轴向端面抵顶,驻车齿轮与轴向延伸部进行焊接,使驻车齿轮与轴向延伸部固定成一体,所述主减速齿轮和轴向延伸部分别套在差壳上,主减速齿轮以及轴向延伸部均与差壳焊接,使主减速齿轮以及轴向延伸部均与差壳固定成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驻车齿轮与差速器的装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差速器
,具体涉及一种驻车齿轮与差速器的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常见差速器包括差壳1、第一半轴齿轮31、第二半轴齿轮32、第一行星齿轮51、第二行星齿轮52、行星齿轮轴6、固定销4、主减速齿轮8,第一半轴齿轮31、第二半轴齿轮32、第一行星齿轮51、第二行星齿轮52均位于差壳1内,其中,第一半轴齿轮31分别与第一行星齿轮51和第二行星齿轮52啮合,第二半轴齿轮32分别与第一行星齿轮51和第二行星齿轮52啮合,行星齿轮轴6穿过第一行星齿轮51和第二行星齿轮52之后,行星齿轮轴6与固定销4固定,主减速齿轮8位于差壳1外部。在第一半轴齿轮31与差壳1之间安装有第一垫片21,在第二半轴齿轮32与差壳1之间安装有第二垫片22,在第一行星齿轮51与差壳1之间安装有第三垫片71,在第二行星齿轮52与差壳1之间安装有第四垫片72。
[0003]对于上述结构的差速器,通常,在差壳1外部还安装有驻车齿轮9,目前驻车齿轮9与差速器的装配方式为:在差壳1的周面上设置环形分隔部1a,主减速齿轮8和驻车齿轮9分别配置在环形分隔部1a的两侧,在主减速齿轮8、环形分隔部1a以及驻车齿轮9上均设置安装孔,采用螺栓10与主减速齿轮8、环形分隔部1a以及驻车齿轮9上的安装孔螺纹配合,从而将差壳1与主减速齿轮8 驻车齿轮9固定成一体。
[0004]对于上述的装配结构而言,一方面需使驻车齿轮9与主减速齿轮8采用锻造方式成型,驻车齿轮9与主减速齿轮8需要依赖大吨位锻造的设备才能生产,从而生产成本较高。另外,螺栓紧固的方式在长期使用后螺栓可能会发生松动,导致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驻车齿轮与差速器的装配结构,本技术能够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
[0006]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驻车齿轮与差速器的装配结构,包括差速器、驻车齿轮,差速器包括差壳、主减速齿轮、驻车齿轮,主减速齿轮和驻车齿轮均具有内孔,所述主减速齿轮的轴向端面上设有轴向延伸部,所述驻车齿轮套在轴向延伸部上后,驻车齿轮的一端与主减速齿轮的轴向端面抵顶,驻车齿轮与轴向延伸部进行焊接,使驻车齿轮与轴向延伸部固定成一体,所述主减速齿轮和轴向延伸部分别套在差壳上,主减速齿轮以及轴向延伸部均与差壳焊接,使主减速齿轮以及轴向延伸部均与差壳固定成一体。
[0008]进一步,所述轴向延伸部呈环形。
[0009]进一步,所述差壳的周面上设有向差壳外部凸出的结合部,所述轴向延伸部面向差壳的内壁远离主减速齿轮的内孔孔口,在主减速齿轮的轴向端面与轴向延伸部的内壁之间形成安装部,所述结合部与安装部配合。
[0010]进一步,所述结合部与轴向延伸部焊接。
[0011]进一步,所述轴向延伸部沿主减速齿轮轴向方向的长度,大于结合部沿主减速齿轮轴向方向的长度。
[0012]本技术中,驻车齿轮与差速器装配时不采用花键或螺栓联接,具有成本和可靠性优势。在无螺栓装配二次定位的情况下,可以提高主减速齿轮的精度,同时可以避免螺栓联接带来的可靠性风险。因此,主减速齿轮与差壳联接采用焊接,比螺栓联接或铆接具有成本和可靠性优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驻车齿轮与差速器的装配结构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中的驻车齿轮与差速器的装配结构的示意图;
[0015]附图中的标记:
[0016]差壳1,环形分隔部1a,固定销4,结合部1b,行星齿轮轴6,主减速齿轮8,轴向延伸部8a,驻车齿轮9,螺栓10,第一垫片21,第二垫片22,第一半轴齿轮31,第二半轴齿轮32,第一行星齿轮51,第二行星齿轮52,第三垫片71,第四垫片72。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图2对本技术进行说明。
[0018]本技术的驻车齿轮与差速器的装配结构,包括差速器、驻车齿轮9,下面分别对每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0019]本实例中差速器包括差壳1、主减速齿轮8,主减速齿轮8和驻车齿轮9均具有内孔,所述主减速齿轮8的轴向端面上设有轴向延伸部8a,所述驻车齿轮9套在轴向延伸部8a上后,驻车齿轮9的一端与主减速齿轮8的轴向端面抵顶,驻车齿轮9与轴向延伸部8a进行焊接,使驻车齿轮9与轴向延伸部8a固定成一体,所述主减速齿轮8和轴向延伸部8a分别套在差壳1上,主减速齿轮8以及轴向延伸部8a均与差壳1焊接,使主减速齿轮8以及轴向延伸部8a均与差壳1固定成一体。
[0020]主减速齿轮9和驻车齿轮8焊接后热处理,再与差壳1采用焊接的方式联接。在无螺栓装配二次定位的情况下,可以提高主减速齿轮的精度,同时可以避免螺栓联接带来的可靠性风险。
[0021]所述轴向延伸部8a呈环形。所述差壳1的周面上设有向差壳1外部凸出的结合部1b,所述轴向延伸部8a面向差壳1的内壁远离主减速齿轮8的内孔孔口,在主减速齿轮8的轴向端面与轴向延伸部8a的内壁之间形成安装部,所述结合部1b与安装部配合。
[0022]所述结合部1b与轴向延伸部8a焊接。所述轴向延伸部8a沿主减速齿轮8轴向方向的长度,大于结合部1b沿主减速齿轮8轴向方向的长度。
[0023]本实施例中,差速器还包括第一半轴齿轮31、第二半轴齿轮32、第一行星齿轮51、第二行星齿轮52、行星齿轮轴6、固定销4、主减速齿轮8,第一半轴齿轮31、第二半轴齿轮32、第一行星齿轮51、第二行星齿轮52均位于差壳1内,其中,第一半轴齿轮31分别与第一行星齿轮51和第二行星齿轮52啮合,第二半轴齿轮32分别与第一行星齿轮51和第二行星齿轮52啮合,行星齿轮轴6穿过第一行星齿轮51和第二行星齿轮52之后,行星齿轮轴6与固定销4固定,主减速齿轮8位于差壳1外部。在第一半轴齿轮31与差壳1之间安装有第一垫片21,在第
二半轴齿轮32与差壳1之间安装有第二垫片22,在第一行星齿轮51与差壳1之间安装有第三垫片71,在第二行星齿轮52与差壳1之间安装有第四垫片72。
[002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较优实施例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当更不是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另外,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直接或间接的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驻车齿轮与差速器的装配结构,包括差速器、驻车齿轮(9),差速器包括差壳(1)、主减速齿轮(8)、驻车齿轮(9),主减速齿轮(8)和驻车齿轮(9)均具有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减速齿轮(8)的轴向端面上设有轴向延伸部(8a),所述驻车齿轮(9)套在轴向延伸部(8a)上后,驻车齿轮(9)的一端与主减速齿轮(8)的轴向端面抵顶,驻车齿轮(9)与轴向延伸部(8a)进行焊接,使驻车齿轮(9)与轴向延伸部(8a)固定成一体,所述主减速齿轮(8)和轴向延伸部(8a)分别套在差壳(1)上,主减速齿轮(8)以及轴向延伸部(8a)均与差壳(1)焊接,使主减速齿轮(8)以及轴向延伸部(8a)均与差壳(1)固定成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驻车齿轮与差速器的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欢董其慧胡敏孙宇严洪张子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