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9981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良好地校正各像差的低背的摄像镜头。该摄像镜头,从物侧朝向像面IM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第二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第三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第七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以及第八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在近轴区凸面朝向物侧,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在近轴区凹面朝向物侧。面在近轴区凹面朝向物侧。面在近轴区凹面朝向物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镜头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CCD传感器、C

MOS传感器等的在摄像元件上成像被摄体像的摄像镜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移动电话等便携信息设备自不必说,游戏机、家电产品、汽车等许多产品、设备与网络相连,在这些物体之间进行各种信息的共享。在IoT环境下,通过利用来自内置于物体的相机的图像信息,能够提供各种服务。通过网络传递的图像信息每年都在不断增加,对该相机要求小型化和高的分辨率。
[0003]为了得到分辨率高的清晰的图像,需要在内置于相机的摄像镜头中良好地校正各像差。由8个透镜构成的透镜结构由于构成摄像镜头的透镜的个数多,因而设计上的自由度高,能够良好地校正各像差。在专利文献1 中,公开了这种8个结构的摄像镜头。
[0004]专利文献1(中国特开111007631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摄像镜头,该摄像镜头具有第一透镜,具有正的折射率;第二透镜,具有负的折射率;第三透镜,具有正的折射率;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第七透镜;第八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在该摄像镜头中,使第一透镜的光焦度在一定范围内比透镜系统整体的光焦度弱,并且将第三透镜的形状限定为由曲率半径所规定的特定的形状。另外,通过相对于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的距离将第二透镜的厚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来实现摄像镜头对各像差的良好的校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6]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摄像镜头,虽然是广角,但也能够比较良好地校正各像差。然而,摄像镜头所要求的分辨率正逐年变高,在考虑到对高分辨率的对应的情况下,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透镜结构中,各像差的校正的程度并不充分。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校正各像差的低背的摄像镜头。
[0008]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09]本技术的摄像镜头,在摄像元件上形成被摄体图像,从物侧朝向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第二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第三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第七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以及第八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
[0010]在本技术的摄像镜头中,在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的像面侧配置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由此,能够适当地实现摄像镜头的低背化并良好地校正色像差。另外,由于第三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因此从第一透镜至第三透镜的光焦度的排列为正负正,针对广范围的波长能够良好地修正色像差。并且,通过在第三透镜的像面侧配置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光焦度的排列为正负,因此能够精细地进行在
高分辨率化中必要的色像差的修正。关于本技术中使用的用语,低背是指,光学总长即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像面为止的光轴上的距离与摄像元件的像面的对角长度的比(光学总长/对角长=总长对角比)为小的值。
[0011]在本技术的摄像镜头中,第六透镜、第七透镜和第八透镜的3个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因此各透镜所具有的负的光焦度比较弱,能够良好地校正各像差。
[0012]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第二透镜在近轴区凸面朝向物侧,第六透镜在近轴区凹面朝向物侧。根据第二透镜和第六透镜的这样的形状,能够来实现摄像镜头的低背化和广角化的兼顾。
[0013]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第八透镜的像侧面形成为具有拐点的非球面。通过将第八透镜的像侧面形成为具有拐点的非球面,能够确保后焦距,能够良好地校正图像周边部的场曲以及畸变。根据第八透镜的这样的形状,能够将从摄像镜头出射的光线向摄像元件的像面的入射角度抑制在主光线角度(CRA:Chief Ray Angle)的范围内,并且能够良好地校正近轴以及周边的各像差。
[0014]另外,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第八透镜的像侧面在近轴区凹面朝向像侧。根据第八透镜的这样的形状,能够适当地来实现摄像镜头的低背化。
[0015]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进一步优选第八透镜的物侧面在近轴区凸面朝向物侧。通过第八透镜呈在近轴区凸面朝向物侧的弯月透镜的形状,能够更进一步适当地来实现摄像镜头的低背化。
[0016]另外,在本技术中,“透镜”指具有光焦度的光学元件。因此,改变光的行进方向的棱镜、平板的滤光片等光学元件并不包含于本技术的“透镜”中,可以将这些光学元件适当地配置在摄像镜头的前后、各透镜之间。
[0017]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
[0018](1)

3.0<f2/f3<

0.2
[0019]其中,
[0020]f2:第二透镜的焦距,
[0021]f3:第三透镜的焦距。
[0022]通过满足条件式(1),来实现摄像镜头的低背化,能够将像散、畸变、球面像差和倍率色像差平衡良好地校正在优选范围内。
[0023]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
[0024](2)1.0<f3/f<7.0
[0025]其中,
[0026]f3:第三透镜的焦距,
[0027]f:摄像镜头整个系统的焦距。
[0028]通过满足条件式(2),来实现摄像镜头的低背化,能够良好地校正像散、场曲和彗差。
[0029]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3):
[0030](3)

30.0<f4/f3<

1.0
[0031]其中,
[0032]f4:第四透镜的焦距,
[0033]f3:第三透镜的焦距。
[0034]通过满足条件式(3),能够平衡良好地校正场曲、畸变、彗差和倍率色像差。
[0035]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
[0036](4)1.0<f34/f<6.0
[0037]其中,
[0038]f34: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的合成焦距,
[0039]f:摄像镜头整个系统的焦距。
[0040]通过满足条件式(4),能够将像散、场曲和畸变平衡良好地校正在优选范围内。
[0041]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5):
[0042](5)

8.0<f6/f<

1.5
[0043]其中,
[0044]f6:第六透镜的焦距,
[0045]f:摄像镜头整个系统的焦距。
[0046]通过满足条件式(5),来实现摄像镜头的低背化,能够良好地校正场曲和畸变。
[0047]在上述结构的摄像镜头中,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6):
[0048](6)

8.0<f56/f<

1.5
[0049]其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镜头,在摄像元件上形成被摄体图像,其特征在于,从物侧朝向像侧依次包括:第一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第二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第三透镜,具有正的光焦度;第四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第七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以及第八透镜,具有负的光焦度;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在近轴区凸面朝向物侧,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在近轴区凹面朝向物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1)

3.0<f2/f3<

0.2其中,f2:第二透镜的焦距,f3:第三透镜的焦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的条件式(2):(2)1.0<f3/f<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保田贤一
申请(专利权)人:东京晨美光学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