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齿轮箱密封结构,包括齿轮箱和油箱,齿轮箱内形成甩油腔,甩油腔内贯穿设置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穿过甩油腔伸入油箱,所述传动轴位于甩油腔的部分上套设甩油轴套,所述甩油腔内设置挡油盖,所述甩油腔形成在挡油盖与甩油轴套之间,所述甩油腔包括靠近油箱一侧的油液缓冲腔以及靠近齿轮箱一侧的甩油离心腔,所述档油盖的内侧面设置挡油盖迷宫槽,所述甩油轴套的外侧面设置轴套迷宫槽,所述甩油离心腔对应的位于挡油盖迷宫槽与轴套迷宫槽之间,所述甩油离心腔在垂直传动轴轴向的方向的腔体的尺寸形成变化使得所述甩油离心腔形成孔径的变径区,所述变径区与挡油盖迷宫槽的槽体对应,所述轴套迷宫槽与挡油盖迷宫槽配合将油液甩至甩油腔底部。将油液甩至甩油腔底部。将油液甩至甩油腔底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速齿轮箱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齿轮箱
,具体涉及一种高速齿轮箱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齿轮箱的密封结构通常采用迷宫密封结构,现有的齿轮箱迷宫密封结构多为大迷宫和小迷宫结合,且大迷宫与小迷宫之间的间隙通常是一致的,这样会因为油液高压而导致油液沿着传动轴的轴向外泄的现象,且齿轮箱外部的水会沿着泵轴进入到齿轮箱内部与油液混合造成油液效果变差,因此,亟需一种密封效果好的齿轮箱密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速齿轮箱密封结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高速齿轮箱密封结构,包括齿轮箱和油箱,所述齿轮箱内形成甩油腔,所述甩油腔内贯穿设置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穿过甩油腔伸入油箱,所述传动轴位于甩油腔的部分上套设甩油轴套,所述甩油腔内设置挡油盖,所述甩油腔形成在挡油盖与甩油轴套之间,所述甩油腔包括靠近油箱一侧的油液缓冲腔以及靠近齿轮箱一侧的甩油离心腔,所述档油盖的内侧面设置挡油盖迷宫槽,所述甩油轴套的外侧面设置轴套迷宫槽,所述甩油离心腔对应的位于挡油盖迷宫槽与轴套迷宫槽之间,所述甩油离心腔在垂直传动轴轴向的方向的腔体的尺寸形成变化使得所述甩油离心腔形成孔径的变径区,所述变径区与挡油盖迷宫槽的槽体对应,所述轴套迷宫槽与挡油盖迷宫槽配合将油液甩至甩油腔底部。
[0006]较佳的,所述甩油离心腔包括至少一个挡油区,所述变径区与挡油区连通,所述挡油区在垂直传动轴轴向的方向的腔体的尺寸小于变径区在垂直传动轴轴向的方向的腔体的尺寸,所述挡油区在垂直传动轴轴向的方向的腔体的尺寸为轴套迷宫槽的槽底端到挡油盖外侧面的距离。
[0007]较佳的,所述油液缓冲腔包括一个初级甩油腔以及一个二级缓冲腔,所述二级缓冲腔与甩油离心腔相邻。
[0008]较佳的,所述二级缓冲腔内设置甩油尖角,所述甩油尖角具有一个倾斜回油导流面,所述倾斜回油导流面的延长线与挡油盖内侧面的交点位于初级甩油腔所在的区域。
[0009]较佳的,所述甩油轴套的外侧面的最外端不伸入所述挡油盖迷宫槽内,所述挡油盖的外侧面的最外端不伸入所述轴套迷宫槽内。
[0010]较佳的,所述挡油盖迷宫槽的槽体宽度大于轴套迷宫槽的槽体宽度,且所述挡油盖迷宫槽与轴套迷宫槽在垂直传动轴的轴向方向非一一对应。
[0011]较佳的,所述挡油盖靠近甩油腔底部的一端上开设排油孔,所述排油孔贯穿挡油盖设置,所述甩油腔通过排油孔与油箱连通。
[0012]较佳的,所述甩油轴套上还具有挡水端,所述挡水端设置在甩油轴套远离尖角甩油端的一侧,所述挡水端具有向轴套中心倾斜的挡水倾斜面。
[0013]较佳的,所述油箱与齿轮箱的甩油腔之间设置进油通道,所述进油通道内设置传动轴轴承。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述的高速齿轮箱的密封结构通过油液缓冲腔以及甩油离心腔的设置使得油液在传动轴高转速作用下所形成的高压得以缓冲和减压,改变了传统齿轮箱迷宫槽凹凸相对所形成的甩油腔的尺寸间隙不变的设计,通过变径区实现减压,既避免了现有设计因油液高压而沿着传动轴的轴向外泄的现象,压力的减小又有利于进入变径区的油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设置在挡油盖的排油孔的进行回流;所述高速齿轮箱的密封结构设置至少两次减压,所述初级甩油腔与二级缓冲腔配合,经过减压的油液在甩油尖角的作用下被甩入与初级甩油腔相对应的位置,并经过挡油盖的排油孔的进行回流,减小了油液因高速、高压所导致的外泄,保证了高速齿轮箱的密封性能,使用更安全。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2为本技术甩油轴套示意图;
[0018]附图3为附图1中的A处放大图。
[0019]附图标记:
[0020]1、甩油腔,2、传动轴,3、甩油轴套,4、挡油盖,5、油液缓冲腔,6、甩油离心腔,7、挡油盖迷宫槽,8、轴套迷宫槽,9、变径区,10、初级甩油腔,11、二级缓冲腔,12、挡油区,13、挡水端,14、挡水倾斜面,15、进油通道,16、传动轴轴承,17、甩油尖角,18、倾斜回油导流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3]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24]如附图1~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齿轮箱密封结构,包括齿轮箱(图未示)和油箱(图未示),所述齿轮箱内形成甩油腔1,所述甩油腔1内贯穿设置传动轴2,所述传动轴2的一端穿过甩油腔1伸入油箱,所述传动轴2位于甩油腔1的部分上套设甩油轴套3,所述甩油腔1内设置挡油盖4,所述甩油腔1形成在挡油盖4与甩油轴套3之间。所述油箱与齿轮箱的甩油腔1之间设置进油通道15,所述进油通道15内设置传动轴轴承16。
[0025]所述甩油腔1包括靠近油箱一侧的油液缓冲腔5以及靠近齿轮箱一侧的甩油离心腔6,所述挡油盖4的内侧面设置挡油盖迷宫槽7,所述甩油轴套3的外侧面设置轴套迷宫槽
8,所述甩油离心腔6对应的位于挡油盖迷宫槽7与轴套迷宫槽8之间,所述甩油离心腔6在垂直传动轴2轴向的方向的腔体的尺寸形成变化使得所述甩油离心腔6形成孔径的变径区9,所述变径区9与挡油盖迷宫槽7的槽体对应,所述轴套迷宫槽8与挡油盖迷宫槽7配合将油液甩至甩油腔1底部。具体的,所述油液缓冲腔5包括一个初级甩油腔10以及一个二级缓冲腔11,所述二级缓冲腔11与甩油离心腔6相邻。所述的高速齿轮箱的密封结构通过油液缓冲腔5以及甩油离心腔6的设置使得油液在传动轴高转速作用下所形成的高压得以缓冲和减压,本设计通过设置挡油盖迷宫槽7和轴套迷宫槽8,使得油液由进油通道15进入到油液缓冲腔5后,需要进入到甩油离心腔6的时候,挡油盖迷宫槽7与轴套迷宫槽8的设置能够避免油液直接在光滑的轴套表面上滑动,延长油液在甩油轴套3上的依附时间,进而在传动轴2的转动的离心力作用下有更多的时间将甩油轴套3上的油液甩至挡油盖4的内壁,再沿着挡油盖4的内壁流至甩油腔1底部,从而避免油液沿着光滑的轴套流出到外部造成泄漏。本技术所述的高速齿轮箱的密封结构通过油液缓冲腔5以及甩油离心腔6的设置使得油液在传动轴2高转速作用下所形成的高压得以缓冲和减压,本技术改变了传统齿轮箱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齿轮箱密封结构,包括齿轮箱和油箱,所述齿轮箱内形成甩油腔,所述甩油腔内贯穿设置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穿过甩油腔伸入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位于甩油腔的部分上套设甩油轴套,所述甩油腔内设置挡油盖,所述甩油腔形成在挡油盖与甩油轴套之间,所述甩油腔包括靠近油箱一侧的油液缓冲腔以及靠近齿轮箱一侧的甩油离心腔,所述档油盖的内侧面设置挡油盖迷宫槽,所述甩油轴套的外侧面设置轴套迷宫槽,所述甩油离心腔对应的位于挡油盖迷宫槽与轴套迷宫槽之间,所述甩油离心腔在垂直传动轴轴向的方向的腔体的尺寸形成变化使得所述甩油离心腔形成孔径的变径区,所述变径区与挡油盖迷宫槽的槽体对应,所述轴套迷宫槽与挡油盖迷宫槽配合将油液甩至甩油腔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齿轮箱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离心腔包括至少一个挡油区,所述变径区与挡油区连通,所述挡油区在垂直传动轴轴向的方向的腔体的尺寸小于变径区在垂直传动轴轴向的方向的腔体的尺寸,所述挡油区在垂直传动轴轴向的方向的腔体的尺寸为轴套迷宫槽的槽底端到挡油盖外侧面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齿轮箱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液缓冲腔包括一个初级甩油腔以及一个二级缓冲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安达,林灿,许浩浩,郑计段,叶怀池,陈通励,李德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德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