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防尘盖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9605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防尘盖组件,其包括连接器、线缆及防尘盖组件,所述线缆与连接器相连接,所述防尘盖组件包括防尘盖及捆绑带,所述捆绑带包括主体部和带状部,主体部和带状部上设有一对相互配合的扣持结构,所述主体部可以收容所述防尘盖而使防尘盖固定于主体部内,所述带状部绕过所述线缆并通过主体部与带状部上分设的所述扣持结构的配合而将防尘盖组件绑在所述线缆上。(*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防尘盖组件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防尘盖组件,尤指一种具有防尘盖的线 缆连接器组件及其防尘盖组件。
技术介绍
防尘盖广泛的应用于线缆连接器中以防止线缆连接器在非应用的状态下遭受灰尘、水分 等物质的侵袭以保证其良好的导通性能。中国专利公告第CN201041866Y号案便揭示了一种防 尘盖的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应用线缆连接器时需取下防尘盖,而防尘盖往往因没有固 定放置处而丢失。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来克服上述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防尘盖组件,其能有效防止防尘盖 丢失的情形发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 ,其包括连接器、线缆及防尘盖组件,所述线缆连接连接器,所述防尘盖组件包括防尘盖及 捆绑带,所述捆绑带包括主体部和带状部,主体部和带状部上设有一对相互配合的扣持结构 ,所述主体部可以收容所述防尘盖而使防尘盖固定于主体部内,所述带状部绕过所述线缆并 通过主体部与带状部上分设的所述扣持结构的配合而将防尘盖组件绑在所述线缆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防尘盖组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尘盖组件,其包括 防尘盖、捆绑带,所述捆绑带包括主体部及与主体部相连接的带状部,所述主体部内形成有 收容防尘盖的收容腔,所述防尘盖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中,所述主体部和带状部上设有一对相 互配合的扣持结构,通过该扣持结构的卡扣,捆绑带形成一捆绑区域,所述带状部横跨所述 收容腔的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防尘盖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其通过设置捆绑带可以收容防尘盖且可以捆绑于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线缆或其它位置上而防止 防尘盖丢失的情形发生。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其中防尘盖盖于连接器上。 图2为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图,其中防尘盖被收容于捆绑带中。 图3为本技术防尘盖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技术防尘盖组件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技术防尘盖组件的立体组合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第一连接器1、第二连接器2 、用来连接第一、二连接器l、 2的线缆3及防尘盖组件4。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器l是符 合DVI标准的连接器,第二连接器2是符合HDMI标准的连接器。防尘盖组件4包括第一防尘盖 41、第二防尘盖42及捆绑带43。第一防尘盖41包括盖顶410和由盖顶410延伸出的盖沿411, 盖顶410和盖沿411共同围绕形成一个收容腔412,盖顶410的形状与第一连接器1的对接部11 的对接接口的形状相对应,盖沿411的长度与第一连接器l的对接部ll伸出第一连接器l的壳 体的部分的长度相对应,这样可以恰好将第一防尘盖41盖于第一连接器1的对接部11上。第 二防尘盖42包括盖顶420和由盖顶420延伸出的盖沿421 ,盖顶420和盖沿421共同围绕形成一 个收容腔422,盖顶420的形状与第二连接器2的对接部21的对接接口的形状相对应,盖沿 421的长度与第二连接器2的对接部21伸出第二连接器2的壳体的部分的长度相对应,这样可 以恰好将第二防尘盖42盖于第二连接器2的对接部21上。这样可以防止本线缆连接器组件IOO 在非应用状态下灰尘进入第一连接器1的对接部11和第二连接器2的对接部21中。所述第一防 尘盖41的盖顶410的面积大于第二防尘盖42的盖顶420的面积。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 IOO在应用状态下,所述捆绑带43可以将第一防尘盖41和第二防尘盖42收容并固定于其中而 且可以捆绑于线缆3或某一特定位置上以防止第一防尘盖41和第二防尘盖42因无处收容而丢 失的情形发生。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l00的防尘盖组件4的捆绑带43包括一 个主体部431,所述主体部431上设有对应收容并固定第一防尘盖41的第一收容腔432和对应 收容并固定第二防尘盖42的第二收容腔433。第二收容腔433位于主体部431内侧,第一收容 腔432位于主体部431外侧,且第一收容腔432的口径大于第二收容腔431的口径。所述第二收 容腔433可以将第二防尘盖42恰好收容于其中,第一收容腔432可以将第一防尘盖41恰好收容 于其中且当第二防尘盖42恰好收容于第二收容腔433中后再将第一防尘盖41收容于第一收容 腔432时第一防尘盖41和第二防尘盖42没有相互干涉。主体部431的一个侧壁4310上设有一个 垂直于侧壁4310的突出部434,所述突出部434包括一个位于侧壁4310上的基部4341、 一个自基部4341沿垂直于侧壁4310的方向向外延伸出的柱体部4342以及一个自柱体部4342延伸出的 球体部4343。所述主体部4342呈圆柱体形,所述球体部4343为多半球状其直径比主体部 4342的直径大。捆绑带43还包括一个从主体部431的后端面4311向后延伸出的一个与侧壁 4310相平行的带状部435,所述带状部435在垂直于侧壁4310的方向上设有一排通孔4350。所 述通孔4350的直径比突出部434上的球体部4343的直径略小但比柱体部4342的直径要大。本 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的防尘盖组件4的捆绑带43由塑胶材料注塑成型所制得,其具有 一定的弹性。所述通孔4350和突出部434构成一对相互配合的扣持结构,所述带状部435可以 通过通孔4350与突出部434的卡扣以将带状部435扣持于突出部434上而不易松脱。通过扣持 结构的卡扣,捆绑带43形成一捆绑区域,突出部434卡扣于不同的通孔4350中可以调节该捆 绑区域的大小。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应用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的第一、二连接器l、 2时可 将第一防尘盖41和第二防尘盖42分别收容于捆绑带43的第一收容腔432和第二收容腔433中后 ,将捆绑带43的主体部431的后端面4311抵于线缆3上,然后可以旋转带状部435使其先绕过 线缆3,然后再绕过捆绑带43的主体部431上和突出部434相对的一侧和收容于主体部中最外 侧的第一防尘盖41,然后将带状部431上的合适的通孔4350扣持于侧壁4310的突出部434上, 由于捆绑带43具有一定弹性且通孔4350的直径比突出部434上的球体部4343的直径略小,所 以突出部434上的球体部4343可以干涉的穿过通孔4350,使带状部435抵卡于突出部434上的 球体部4343下而不会轻易松脱,这样便将第一防尘盖41和第二防尘盖42收容并固定于线缆3 上,可以防止第一防尘盖41和第二防尘盖42丢失情形发生。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IOO 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器l、 2在非应用状态时,可将第一防尘盖41和第二防尘盖42分别盖于第一 连接器1的对接部11和第二连接器2的对接部21上以防止灰尘进入连接器的对接部中,而可将 捆绑带43上的带状部435先绕过线缆3,再横跨过所述主体部431的收容腔的开口再将带状部 435上合适的通孔4350卡扣于突出部434上以防止捆绑带43丢失。本技术有更多种变化,例如本技术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连接器、线缆及防尘盖组件,所述线缆与连接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盖组件包括防尘盖及捆绑带,所述捆绑带包括主体部和带状部,主体部和带状部上设有一对相互配合的扣持结构,所述主体部可以收容所述防尘盖而使防尘盖固定于主体部内,所述带状部绕过所述线缆并通过主体部与带状部上分设的所述扣持结构的配合而将防尘盖组件绑在所述线缆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刚苏聘胜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