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双制冷式空调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9321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6 23:23
本申请涉及空调智能制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在冷媒换热系统运行冷媒制冷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吸附制冷系统进入解吸蓄冷模式;获取室外换热器的室外盘管温度和吸附部的第一温度;若室外换热器的室外盘管温度和吸附部的第一温度满足第一温度条件,则控制退出解吸蓄冷模式。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吸附制冷系统的吸附部温度和室外盘管温度控制解吸蓄冷模式的退出,能够降低因吸附部温度过高所导致的解吸蓄冷无法进行的不利影响,实现了在冷媒换热系统制冷时对解吸蓄冷流程的精确控制。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装置及双制冷式空调。及双制冷式空调。及双制冷式空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双制冷式空调


[0001]本申请涉及空调智能制冷
,例如涉及一种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双制冷式空调。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空调的结构设计以及制冷性能也随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的空调从其制冷原理来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0003](1)、冷媒制冷,其是利用制冷剂在气液两态变化过程中进行吸热或放热的原理,从而将室内热量排出至室外环境中;
[0004](2)、吸附式制冷,其是利用制冷剂被吸附剂吸附和解吸过程中分别进行放热和吸热的原理,实现室内热量的转移;
[0005](3)、蒸汽喷射式制冷,其是依靠蒸汽喷射器的抽吸作用使制冷剂在抽吸产生的真空环境中蒸发实现的制冷目的;
[0006](4)、热电式制冷,其是利用“塞贝克”效应的逆反应——珀尔帖效应的原理达到制冷目的,常见的热电式制冷方式为半导体制冷。
[0007]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0008]上述制冷技术中,冷媒制冷和吸附式制冷是分别采用不同的制冷结构设计实现的制冷操作,且各有优缺点,目前的空调产品一般也仅是采用其中一种制冷结构设计,通过单一制冷技术进行制冷。因此,如何将上述两种制冷技术应用于同一空调并有效提升其性能是空调产品设计的一个全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0010]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双制冷式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未有利用冷媒制冷和吸附式制冷两种制冷技术共同实现空调制冷工作的技术问题。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
[0012]在冷媒换热系统运行冷媒制冷模式的情况下,控制吸附制冷系统进入解吸蓄冷模式;
[0013]获取室外换热器的室外盘管温度和吸附部的第一温度;
[0014]若室外换热器的室外盘管温度和吸附部的第一温度满足第一温度条件,则控制退出解吸蓄冷模式。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装置包括:
[0016]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程序指令时,执行如
前文一些实施例中的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双制冷式空调包括:
[0018]冷媒换热系统,主要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和节流装置;
[0019]一个或多个吸附制冷系统,每一吸附制冷系统包括:
[0020]蒸发部,设置于冷媒换热系统的室内换热器处;
[0021]吸附部,设置于冷媒换热系统的室外换热器处,吸附部与蒸发部之间构造有吸附介质输送流路;
[0022]如前文一些实施例中的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装置。
[002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双制冷式空调,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002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吸附制冷系统的吸附部温度和室外盘管温度控制解吸蓄冷模式的退出,其中吸附制冷系统进行解吸蓄冷的热源是冷媒换热系统制冷时室外换热器排出的热量,因此无需配置额外的热源就能够实现吸附制冷的解吸过程,并能够降低因吸附部温度过高所导致的解吸蓄冷无法进行的不利影响,实现了在冷媒换热系统制冷时对解吸蓄冷流程的精确控制;因此本公开实施例并不是简单的将两种制冷系统叠加在同一空调中,是充分考虑了两者制冷原理而巧妙的实现两套制冷结构以及冷媒制冷、解吸蓄冷两个过程的结合,不仅简化了结合后空调的产品结构,也有效提高了空调整体性能。
[0025]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26]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0027]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双制冷式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9]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0031]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双制冷式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0032]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制冷式空调,包括冷媒换热系统和吸附制冷系统;其中,冷媒换热系统可以是单冷式冷媒换热系统,其可用于对室内环境进行制冷、除湿等功能,也可以是冷暖式冷媒换热系统,其可用于对室内环境进行制冷、除湿和制热等功能。吸附制冷系统可用于在其运行吸附制冷模式时对室内环境进行制冷的功能。
[003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以冷暖式冷媒换热系统为例,该冷媒换热系统主要包括室内换热器11、室外换热器12、压缩机13和节流装置14等部件;室内换热器11、室外换热器12、节流装置14和压缩机13通过冷媒管路连接构成冷媒循环回路,冷媒通过冷媒循环回路沿不同运行模式所设定的流向流动,实现其不同的运行模式功能。
[0034]这里,双制冷式空调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其中,室内换热设置于室内机,室内机中还配置有用于驱动室内空气与室内换热器11进行热交换的室内风机;室外换热器12和压缩机13等设置于室外机中,室外机中也配置有用于室外空气与室外换热器12进行热交换的室外风机,其中,室外换热器12设置于室外风机的进风侧。
[0035]在实施例中,双制冷式空调的冷媒换热系统的运行模式包括冷媒制冷模式、冷媒除湿模式和冷媒制热模式等,其中,冷媒制冷模式一般应用在夏季高温工况,用于降低室内环境温度;冷媒除湿模式也一般用于夏季高温高湿工况,用于降低室内环境湿度;冷媒制热模式一般应用在冬季低温工况,用于提升室内环境温度。
[0036]冷媒换热系统运行冷媒制冷模式时所设定的冷媒流向是压缩机13排出的高温冷媒先流经室外换热器12与室外环境换热,之后在流入室内换热器11与室内环境进行换热,最后冷媒回流至压缩机13重新进行压缩操作;这一过程中,流经室外换热器12的冷媒向室外环境放出热量,流经室内换热器11的冷媒从室内环境中吸收热量,通过冷媒在冷媒循环回路中的循环流动,可以持续的将室内的热量排出到室外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双制冷式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制冷式空调包括冷媒换热系统和吸附制冷系统,其中,所述吸附制冷系统的蒸发部设于室内侧、吸附部设置于所述冷媒换热系统的室外换热器处;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冷媒换热系统运行冷媒制冷模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吸附制冷系统进入解吸蓄冷模式;获取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室外盘管温度和所述吸附部的第一温度;若所述室外换热器的室外盘管温度和所述吸附部的第一温度满足第一温度条件,则控制退出所述解吸蓄冷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不满足所述第一温度条件,则在第一时长后获取蒸发部的第二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当所述蒸发部的第二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室内环境温度时,控制退出所述解吸蓄冷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不满足所述第一温度条件,则在第二时长后获取蒸发部的第三温度和室内环境温度;当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蒸发部的第三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差阈值时,控制退出所述解吸蓄冷模式。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条件包括:室外盘管温度小于或等于吸附部的第一温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不满足所述第一温度条件,则调节所述冷媒换热系统的一个或多个部件的参数,以提高所述室外换热器的所述室外盘管温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传民许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