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加工用改进型汽热杀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910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茶加工用改进型汽热杀青装置,包括杀青箱,所述杀青箱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插槽,且相对应的两个插槽之间插接有杀青架,所述杀青架包括翻动底板和闭合盖板,且所述翻动底板内转动连接有多个翻动转轴,所述翻动转轴侧壁均匀分布有多个翻动叶片,所述杀青箱的内腔背侧设置有驱动机构,且多个翻动转轴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通过蒸汽对茶鲜叶进行蒸汽杀青,通过设置的翻动转轴和翻动叶片,使得翻动底板和闭合盖板之间形成的多个圆柱形空腔内的茶鲜叶能够在翻动叶片的转动下不断翻动,避免茶鲜叶堆积,保证茶鲜叶的受热均匀,提高了茶鲜叶的杀青效果。提高了茶鲜叶的杀青效果。提高了茶鲜叶的杀青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茶加工用改进型汽热杀青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绿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绿茶加工用改进型汽热杀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饮茶有益于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人们对茶饮料及产品更加重视。中国是产茶大国,其中绿茶占75%左右,而杀青是绿茶加工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性工序,茶鲜叶中酶的活性在杀青过程中被高温钝化,部分水分和低沸点的青气物质部分散失,茶香显现,为干茶品质和下一步工序奠定了基础。
[0003]目前大生产中有以下杀青方式:微波杀青时间短,干茶色泽较好,但香气风味欠佳,且功率较大对配电设备要求较高,较难在山区推广;热风杀青的效果较好,干茶品质较优,但相关技术参数不易掌握,容易导致干茶带烟焦味,且该设备价格较高,较难在中小茶厂推广;滚筒杀青应用较广,它以翻炒为主,兼有蒸杀作用,对使用者技术要求较高;汽热杀青近年来推广很快,它是以蒸汽杀青为主,后续配套热风脱水,干茶、茶汤和叶底色泽较绿,但香气散失严重,导致产品香度不高,特别不适宜高品质茶叶的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蒸汽杀青时,茶叶香气散失严重,产品香度不高的不足,提供一种绿茶加工用改进型汽热杀青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绿茶加工用改进型汽热杀青装置,包括杀青箱,所述杀青箱的前侧设置有箱门,杀青箱顶部设置有进气座,所述杀青箱的底部设置有抽气座,所述进气座和抽气座连接蒸汽循环系统,所述杀青箱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插槽,且相对应的两个插槽之间插接有杀青架,所述杀青架包括翻动底板和闭合盖板,且所述翻动底板内转动连接有多个翻动转轴,所述翻动转轴侧壁均匀分布有多个翻动叶片,所述杀青箱的内腔背侧设置有驱动机构,且多个翻动转轴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翻动底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端板,所述翻动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于端板中心,且端板与闭合盖板的两端相匹配。
[0007]优选的,所述翻动底板和闭合盖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扣,且翻动底板和闭合盖板相对一侧的卡扣卡和后与插槽相匹配。
[0008]优选的,所述翻动底板和闭合盖板之间包围形成多个圆柱形空腔,且多个翻动转轴分别应翻动底板和闭合盖板之间的多个圆柱形空腔设置。
[0009]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翻动底板和闭合盖板均为钢制骨架包裹钢丝网结构。
[0010]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翻动底板和闭合盖板均为半圆柱的弧形板状结构,当所述翻动底板和闭合盖板为半圆柱的弧形板状结构时,在所述翻动底板的底部和闭合盖板的顶部设置有通气孔。
[0011]优选的,每一个所述通气孔都至少对应有一个所述翻动叶片,使所述翻动转轴转
动一周时,每一个所述通气孔都至少有一个所述翻动叶片扫过。
[0012]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传动转轴、连接插座和翻茶电机,所述传动转轴与翻动转轴一一对应设置有多个,且传动转轴对应杀青箱里端一侧与连接插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插座与翻动转轴里端卡接固定,所述杀青箱的背侧对应每个杀青架位置均设置有翻茶电机,所述翻茶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与对应同一个杀青架的多个传动转轴传动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插座与翻动转轴的里端之间通过花键结构插接固定。
[0014]优选的,所述抽气座的输出端通过重力热管除水箱连接有气流加热器一端,所述气流加热器另一端与进气座连通,所述抽气座内设置有抽气泵,且抽气座抽出的气体经过气流加热器加热后泵入进气座。
[0015]优选的,所述气流加热器内发热元件为不锈钢电加热管,且气流加热器内设置有多个折流板。
[0016]优选的,所述重力热管除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水管,且排水管处末端设置有止逆阀。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绿茶加工用改进型汽热杀青装置,通过设置的杀青架,待杀青加工的茶鲜叶均分摊分在翻动底板和闭合盖板之间,并且通过进气座和抽气座在杀青箱内循环热蒸汽,通过蒸汽对茶鲜叶进行蒸汽杀青,通过设置的翻动转轴和翻动叶片,使得翻动底板和闭合盖板之间形成的多个圆柱形空腔内的茶鲜叶能够在翻动叶片的转动下不断翻动,避免茶鲜叶堆积,保证茶鲜叶的受热均匀,提高了茶鲜叶的杀青效果。
[0018](2)、该绿茶加工用改进型汽热杀青装置,通过设置重力热管除水箱,使得加热茶叶后的蒸汽在重力热管除水箱底部放热并且将蒸汽中的水分凝结,然后再次经过重力热管除水箱上端加热后进入气流加热器,通过气流加热器的再次补充热量,保证通过进气座进入杀青箱内的蒸汽温度的稳定,保证杀青效果。
[0019](3)杀青箱顶部设置有进气座,所述杀青箱1的底部设置有抽气座,蒸汽是自上而下的穿过茶叶,该流动方向与蒸汽因热上升的趋势相反,首先是降低了蒸汽流速,使蒸汽能够在杀青罐本体内停留更长时间,形成更长时间的热交换,进而提高了热利用率,也是由于该蒸汽实际流动方向与蒸汽因热上升的趋势相反,使得杀青箱1气压要大于目前常规的杀青筒,该气压的增大,进一步的提高了茶叶与蒸汽之间的热交换效率,进而进一步的提高了热利用率,以及提高杀青效率;进一步的,由于蒸汽流动方向与茶叶水汽液滴析出流动方向一致,也加快了茶叶的水分析出汇聚和排出,也进一步的提高了茶叶杀青效率。
[0020](4)本申请的杀青方式,少部分的蒸汽由通孔进入到茶叶的容纳空间内,协同对翻动底板和闭合盖板侧壁不能接触的茶叶内壁叶芽及内部进行杀青,这样的协同杀青工作,首先是大幅减少了茶叶与蒸汽的接触,降低香气的散失,而且也还保持了蒸汽杀青能够避免茶叶被烫伤或者烤焦的优势。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杀青架杀青加工时的爆炸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杀青架卸料时的爆炸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侧剖视图;图5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中:1、杀青箱;2、箱门;3、进气座;4、抽气座;5、插槽;6、杀青架;7、翻动底板;8、闭合盖板;9、端板;10、翻动转轴;11、翻动叶片;12、卡扣;13、传动转轴;14、连接插座;15、翻茶电机;16、重力热管除水箱;17、气流加热器,18、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绿茶加工用改进型汽热杀青装置,包括杀青箱1,杀青箱1的前侧设置有箱门2,杀青箱1顶部设置有进气座3,所述杀青箱1的底部设置有抽气座4,进气座3和抽气座4连接蒸汽循环系统,杀青箱1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插槽5,且相对应的两个插槽5之间插接有杀青架6,杀青架6包括翻动底板7和闭合盖板8,且翻动底板7内转动连接有多个翻动转轴10,翻动转轴10侧壁均匀分布有多个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茶加工用改进型汽热杀青装置,包括杀青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杀青箱的前侧设置有箱门,杀青箱顶部设置有进气座,所述杀青箱的底部设置有抽气座,所述进气座和抽气座连接蒸汽循环系统,所述杀青箱内壁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插槽,且相对应的两个插槽之间插接有杀青架,所述杀青架包括翻动底板和闭合盖板,且所述翻动底板内转动连接有多个翻动转轴,所述翻动转轴侧壁均匀分布有多个翻动叶片,所述杀青箱的内腔背侧设置有驱动机构,且多个翻动转轴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茶加工用改进型汽热杀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动底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端板,所述翻动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于端板中心,且端板与闭合盖板的两端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茶加工用改进型汽热杀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动底板和闭合盖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卡扣,且翻动底板和闭合盖板相对一侧的卡扣卡和后与插槽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茶加工用改进型汽热杀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动底板和闭合盖板之间包围形成多个圆柱形空腔,且多个翻动转轴分别应翻动底板和闭合盖板之间的多个圆柱形空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绿茶加工用改进型汽热杀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动底板和闭合盖板均为钢制骨架包裹钢丝网结构,或者,所述翻动底板和闭合盖板均为半圆柱的弧形板状结构,当所述翻动底板和闭合盖板为半圆柱的弧形板状结构时,在所述翻动底板的底部和闭合盖板的顶部设置有通气孔,每一个所述通气孔都至少对应有一个所述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泽张莹王杰邬秀宏钟应富常睿吴全袁林颖杨海滨罗红玉李伟吴雅丽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