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筒灯眩光值的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8982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1:01
本申请涉及室内照明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筒灯眩光值的灯座,包括用于放置筒灯的保护壳、用于对筒灯进行支撑的底板以及用于将底板的运动传递至筒灯的传动装置,所述筒灯滑动连接在所述保护壳内,所述底板转动连接在所述保护壳一端,所述底板为环状,当所述底板旋转时,所述传动装置带动筒灯在保护壳内沿底板的轴线方向移动,实现对筒灯高度的调节。本申请具有能够在室内高度固定时,还可以实现对灯具眩光值调节的效果。灯具眩光值调节的效果。灯具眩光值调节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筒灯眩光值的灯座


[0001]本申请涉及室内照明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筒灯眩光值的灯座。

技术介绍

[0002]眩光是指视野中由于不适宜亮度分布,或在空间/时间上存在极端的亮度对比,以致引起视觉不舒适和降低物体可见度的视觉条件。视野内产生人眼无法适应的光亮感觉,可能引起厌恶、不舒服甚至是丧失明视度。因此,眩光是引起视觉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 。
[0003]统一眩光值UGR(Unified Glare Rating),是度量室内视觉环境中的照明装置发出的光对人眼造成不舒适感主观反应的心理参量,其量值可按规定计算条件用CIE统一眩光值公式计算。
[0004]为了减少眩光的产生,降低灯具的眩光值,减少灯光对人们造成的不适。在安装灯具的时候,会增加灯源的安装高度,以达到减少眩光的目的。但是当室内高度固定时,如何实现对灯源眩光值的调节,是目前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在室内高度固定时,还可以实现对灯具眩光值的调节,本申请提供一种可调节筒灯眩光值的灯座。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调节筒灯眩光值的灯座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筒灯眩光值的灯座,包括用于放置筒灯的保护壳、用于对筒灯进行支撑的底板以及用于将底板的运动传递至筒灯的传动装置,所述筒灯滑动连接在所述保护壳内,所述底板转动连接在所述保护壳一端,所述底板为环状,当所述底板旋转时,所述传动装置带动筒灯在保护壳内沿底板的轴线方向移动,实现对筒灯高度的调节。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可以直接将筒灯放置在保护壳内,并通过底板对筒灯进行支撑,通过传动装置实现底板和筒灯的连接。安装时,可以直接将保护壳与外界建筑连接,当需要调节筒灯的眩光值时,可以直接转动底板,底板将通过传动装置带动筒灯在保护壳内竖直运动,以实现对筒灯高度的调节,从而实现对筒灯眩光值的调节。使得当室内高度固定时,也可以通过调节筒灯内保护壳内的位置实现对筒灯眩光值的调节,调节更加方便灵活。
[0008]可选的,所述保护壳内滑动连接有对筒灯进行支撑的第一限位环,第一限位环位于筒灯和所述传动装置之间,所述第一限位环侧壁上固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保护壳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限位块滑动的第一滑槽。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限位块和第一滑槽的配合,可以固定住筒灯在保护壳内的滑动,使得筒灯在保护壳内滑动更加顺畅,而不会随底板一起转动而对安装筒灯的电线造成缠绕损坏。
[0010]可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放置在筒灯下侧用于对筒灯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环以及固接在所述底板上的支撑齿,所述第一支撑环远离筒灯的一端设置有多个调节齿,多个
所述调节齿为一组,同组的调节齿从一侧向另一侧与筒灯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所述支撑齿抵接在所述调节齿上,当所述底板旋转时,所述支撑齿依次与每个调节齿抵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齿和调节齿的抵接,可以实现通过支撑齿对筒灯的支撑。当旋转底板时,支撑齿将依次与不同的调节齿抵接,而由于每个调节齿与筒灯之间的距离不同,所以实现了对筒灯高度的调节。
[0012]可选的,所述调节齿至少设置有两组,所述支撑齿至少设置有两个,每组调节齿和每个支撑齿一一对应,相邻的两组调节齿首尾相连。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至少两个支撑齿可以对筒灯相对的两侧进行支撑,支撑更加稳定,且至少两组调节齿的设置,使得当支撑齿从一组调节齿尾端滑出时,可以直接滑动至另一组调剂齿上,调节更加方便灵活。
[0014]可选的,所述调节齿整体呈直角三角形状,所述调节齿直角边背离与筒灯靠近的一个调节齿设置,所述支撑齿朝向所述调节齿的一端,一侧为圆弧状,另一侧开设有防退槽,当所述支撑齿与所述调节齿抵接时,所述防退槽与所述调节齿三角形的直角边抵接,以限制所述支撑齿单向转动。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退槽的设置使得常态下,防退槽与调节齿三角形的直角边抵接,以固定住底板和筒灯的相对位置,避免在筒灯重力作用下调节齿相对于支撑齿发生相对滑动。
[0016]可选的,所述保护壳内固接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套设在所述第一支撑环上,所述调节齿上固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环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限位块滑动的第二滑槽。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限位块和第二滑槽的设置,可以保证调节齿只能随着支撑齿的转动上下滑动,而不会随支撑齿一起转动。
[0018]可选的,所述传动装置还包括固接在所述第一支撑环内壁的抵接环,所述第一限位环朝向所述传动装置的一端固接有卡接环,所述第一支撑环和所述抵接环之间形成供所述卡接环嵌入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环和抵接环朝向所述第一限位环的一侧。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接环和卡接槽的配合可以固定住第一限位环和传动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且抵接环城圆台状设置,使得可以对筒灯的灯光起到扩散的作用,进一步减少了眩光的产生。
[0020]可选的,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放置在第一限位环朝向保护壳开口一侧的第二支撑环、固接在所述底板或所述保护壳上的连接环以及固接在所述保护壳或所述底板上的导向环,所述第二支撑环上固接有第三限位块,所述连接环上开设有供第三限位块滑动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长度方向与所述连接环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导向环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三限位块端部嵌入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呈螺旋状。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态下,第三限位块穿设在第三滑槽内,并抵接在导向槽内,通过导向槽可以固定住第三限位块的轴向位置;当连接环固接在底板上时,随着操作底板旋转,连接环也将随底板同步转动,并通过第三滑槽带动第三限位块转动。而第三限位块转动时也将在导向槽内沿导向槽的螺旋方向滑动,以通过第三限位块带动第二支撑环沿第二支撑环轴线方向运动,第二支撑环也通过第一限位环带动筒灯竖直运动,实现对筒灯高
度的调节。
[0022]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环内孔呈锥状,所述第二支撑环内孔从靠近所述第一限位环的一端向远离第一限位环的一端,孔径逐渐增加。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筒灯发出的光源进行扩散,进一步减少眩光的产生。
[0024]可选的,所述保护壳远离底板的一端封闭设置,所述保护壳内部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保护壳封闭端和筒灯抵接。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簧的设置可以使得筒灯可以被牢牢的夹持在复位弹簧和传动装置之间,当传动装置带动筒灯向复位弹簧运动时,复位弹簧将被压缩;当传动装置带动筒灯向远离复位弹簧的方向运动时,在复位弹簧作用下,筒灯也将稳定的随传动装置一起运动,使得可以使得筒灯安装更加稳定。
[0026]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灯座的设置,可以对筒灯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传动装置的设置,可以将底板的运动传递至筒灯上,以便于工作人员通过转动底板就可以带动筒灯沿底板的轴线方向,实现对筒灯高度的调节;使得在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筒灯眩光值的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筒灯(4)的保护壳(1)、用于对筒灯(4)进行支撑的底板(2)以及用于将底板(2)的运动传递至筒灯(4)的传动装置(3),所述筒灯(4)滑动连接在所述保护壳(1)内,所述底板(2)转动连接在所述保护壳(1)一端,所述底板(2)为环状,当所述底板(2)旋转时,所述传动装置(3)带动筒灯(4)在保护壳(1)内沿底板(2)的轴线方向移动,实现对筒灯(4)高度的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筒灯眩光值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1)内滑动连接有对筒灯(4)进行支撑的第一限位环(11),第一限位环(11)位于筒灯(4)和所述传动装置(3)之间,所述第一限位环(11)侧壁上固接有第一限位块(111),所述保护壳(1)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一限位块(111)滑动的第一滑槽(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筒灯眩光值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3)包括放置在筒灯(4)下侧用于对筒灯(4)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环(32)以及固接在所述底板(2)上的支撑齿(31),所述第一支撑环(32)远离筒灯(4)的一端设置有多个调节齿(33),多个所述调节齿(33)为一组,同组的调节齿(33)从一侧向另一侧与筒灯(4)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所述支撑齿(31)抵接在所述调节齿(33)上,当所述底板(2)旋转时,所述支撑齿(31)依次与每个调节齿(33)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筒灯眩光值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齿(33)至少设置有两组,所述支撑齿(31)至少设置有两个,每组调节齿(33)和每个支撑齿(31)一一对应,相邻的两组调节齿(33)首尾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筒灯眩光值的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齿(33)整体呈直角三角形状,所述调节齿(33)直角边背离与筒灯(4)靠近的一个调节齿(33)设置;所述支撑齿(31)朝向所述调节齿(33)的一端,一侧为圆弧状,另一侧开设有防退槽(311),当所述支撑齿(31)与所述调节齿(33)抵接时,所述防退槽(311)与所述调节齿(33)三角形的直角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伟罗福姜卫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瑞腾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