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阻止返流的主动脉瓣膜辅助假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8932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59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一种用于阻止返流的主动脉瓣膜辅助假体,包括:主体,其构造成用于保持就位在手术部位的主动脉内;和构造为与主动脉瓣膜的三个自体瓣叶自由段协作的三个辅助瓣叶段;这三个辅助瓣叶段固定在主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可保留原有的自体瓣叶,当自体瓣膜关闭时,通过重叠且覆盖自体瓣膜的自由段达到改善阻止返流的目的,治疗效果显著且针对性更强。由于保留了自体瓣膜,因此血液在流动时大部分冲击力依旧在自体瓣膜上,对主体的固定定位的可靠性要求低,对自体瓣膜的形态改变更小。改变更小。改变更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阻止返流的主动脉瓣膜辅助假体


[0001]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用于阻止返流的主动脉瓣膜辅助假体。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主动脉瓣膜支架主要包括机械扩张式支架、球囊扩张式支架和自膨式支架。机械扩张支架和球囊扩张支架释放后瓣膜的开放面积小,无法进行精准定位,跨瓣压差大。自膨式支架释放后虽然跨瓣压差小,传导阻滞小,但是释放后同轴性差,无法进行精准定位,很容易造成瓣周漏和瓣膜滑脱等问题。目前大多数主动脉瓣膜支架的设计是针对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而对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如何在改善阻止返流的同时保留自体瓣叶的功能,减少植入物的植入量,与此同时还要保证植入假体在心内位置的可靠锚固,避免发生脱落等问题,都是本领域内急需解决的课题。
[0003]专利US14063705公开了一种支架式人工心脏瓣膜,包括支架组件、小叶组件和安装构件。支架组件包括支架柱框架、支架柱框架覆盖物和基架。支架柱框架包括形成限定纵向轴线的闭合弯曲形状的连续轨道,以及沿纵向轴线的方向从尖部段突出的多个周向间隔开的柱。覆盖在栏杆周围的布。基架支撑尖端段。瓣膜小叶组件附接到支架组件,并且包括夹持在尖部段之一和基部框架之间的小叶。每个安装构件直接穿过支架柱框架布罩、第一小叶和基架。导轨可以具有大于短轴尺寸的长轴尺寸的恒定横截面形状;该技术方案虽然在改善主动脉瓣膜返流的治疗上具有显著效果,然而支架在心内的锚定位置不稳固,导致其在心内植入后容易脱落,其次,该植入假体完全替代了自体瓣叶,植入物的植入量较大,对人体的刺激性较大。
[0004]专利US17140366公开了控制弯曲的形状的人工心脏瓣膜小叶。假体心脏瓣膜可包括小叶框架,该小叶框架具有带附连膜的大致管状形状。活页框架可以限定多个活页窗口,薄膜限定从每个活页窗口延伸的至少一个活页。小叶框架上的每个小叶连接区域可以具有基本上等腰梯形的形状,该梯形具有两个小叶侧面,小叶底部和与小叶底部相对的小叶自由边缘。两个小叶侧面可以从小叶基部发散,小叶基部基本上是平坦的;该专利的技术方案缺陷在于:当假体被植入后,部分假体位于主动脉瓣膜的流出道,这很容易导致支架碰到传道束位置,发生传导阻滞。
[0005]综上,本领域内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包括:如何在保证阻反流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植入物的植入量;阻反流的瓣膜假体必须被准确定位并牢固固定在需要治疗的部位;阻反流的瓣膜假体需要最小程度的影响剩余具有正常功能瓣叶的运动;阻反流的瓣膜假体需要适应瓣环的生理结构的差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以上和其它构思,而提出了本申请。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0007]在心脏主动脉瓣手术的应用方面,本申请旨在针对主动脉瓣叶关闭不全且需要介
入治疗的患者提供用于阻止返流的主动脉瓣膜辅助假体,从而可解决主动脉瓣膜辅助假体定位困难、自体瓣膜返流严重等问题。
[0008]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阻止返流的主动脉瓣膜辅助假体,包括:主体,其构造成用于保持就位在手术部位的主动脉内;和构造为与主动脉瓣膜的三个自体瓣叶自由段协作的三个辅助瓣叶段;其中,三个辅助瓣叶段固定在主体上。
[0009]根据一实施例,当主动脉瓣膜关闭时,相邻的辅助瓣叶段近端的游离缘变形至彼此贴靠在一起,并且各辅助瓣叶段覆盖且贴靠在对应的自体瓣叶的自由段上。
[0010]根据一实施例,当主动脉瓣膜打开时,相邻的辅助瓣叶段近端的游离缘之间彼此分离。
[0011]根据一实施例,各辅助瓣叶段具有柔性的片状形状。
[0012]根据一实施例,各辅助瓣叶段具有大体四边形、例如矩形的形状。
[0013]根据一实施例,各辅助瓣叶段具有大体矩形的形状,其中,矩形的两条纵向边固定在主体上。
[0014]根据一实施例,各辅助瓣叶段近端的游离缘的横向延伸长度等于或大于对应的自体瓣叶的游离缘的横向延伸长度。
[0015]根据一实施例,主体包括三个远端安置部,远端安置部构造成适于保持就位于主动脉的自体瓣窦内。
[0016]根据一实施例,远端安置部由生物相容性的弯曲条构成,具有向远端弓出的外轮廓。
[0017]根据一实施例,远端安置部具有圆化的“W”形。
[0018]根据一实施例,远端安置部具有自适应部分。
[0019]根据一实施例,自适应部分为圆化的“W”形的中间的弯曲尖端部。
[0020]根据一实施例,自适应部分的刚度小于远端安置部的其余部分的刚度。
[0021]根据一实施例,在远端安置部设有倒刺。
[0022]根据一实施例,远端安置部的中间部分相对于其余部分径向向外地偏置、突出或延伸。
[0023]根据一实施例,主体包括连接在主体的顶端与对应的远端安置部之间的中间段。
[0024]根据一实施例,在主动脉瓣膜辅助假体安装就位于主动脉内后,中间段骑跨或跨置在相邻的自体瓣叶的交界处。
[0025]根据一实施例,各中间段设有支撑架。
[0026]根据一实施例,支撑架包括两端彼此固定在一起且彼此径向相对地弓出的两根弯曲的杆。
[0027]根据一实施例,主动脉瓣膜假体还可包括用于将主动脉瓣膜辅助假体输送至主动脉瓣膜的手术部位的输送装置。
[0028]根据一实施例,辅助瓣叶段在自由状态下位于自体瓣叶与心脏组织之间;当主动脉瓣膜辅助假体被植入后,主动脉瓣膜辅助假体不会改变原有瓣膜的形态,也不会替换原有的瓣叶,而是针对自体瓣膜出现返流的区域,即自体瓣膜的自由段进行修复,该治疗方式对自体瓣膜损伤小,且阻止返流的效果改善明显。
[0029]根据一实施例,辅助瓣叶段为片状结构,且辅助瓣叶段被配置为与自体瓣叶相似
的假体小叶。
[0030]根据一实施例,主体包括远端安置部;远端安置部被配置为适于定位至自体瓣窦内的形态;远端安置部不仅能在假体植入时起到定位作用,在设计上更加贴合血管壁,避免与瓣膜在工作时,与瓣叶发生碰撞,对瓣叶起到有效的保护,同时也能为主体提供一定的稳固力。
[0031]根据一实施例,远端安置部被配置为远离自体瓣膜的中心。
[0032]根据一实施例,远端安置部被设置为弧形构造,并且,远端安置部贴靠血管壁。
[0033]根据一实施例,远端安置部被设置为向外拱起的形态,并且贴靠血管壁;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可以有效避免瓣叶与远端安置部发生碰撞,损伤瓣叶。
[0034]根据一实施例,远端安置部包括自适应部分,自适应部分使得远端安置部能适配不同的自体瓣窦的大小。
[0035]根据一实施例,辅助瓣叶段与中间段连接。
[0036]根据一实施例,两根弯曲的杆包括大体上朝径向外侧弓出的杆和大体上朝径向内侧弓出的杆,其中辅助瓣叶段的纵向边固定在大体上朝径向内侧弓出的杆。
[0037]根据一实施例,各辅助瓣叶段近端的游离缘的展开后的横向延伸长度(L)等于或大于展开后的主体限定的圆形的两倍半径(R)。
[0038]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阻止返流的主动脉瓣膜辅助假体,包括:主体,其构造成用于保持就位在手术部位的主动脉内;和构造为与主动脉瓣膜的三个自体瓣叶的自由段协作的三个辅助瓣叶段;其中,所述三个辅助瓣叶段固定在所述主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脉瓣膜辅助假体,其中,当主动脉瓣膜关闭时,相邻的所述辅助瓣叶段近端的游离缘变形至彼此贴靠在一起,并且各所述辅助瓣叶段覆盖且贴靠在对应的自体瓣叶的自由段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主动脉瓣膜辅助假体,其中,当主动脉瓣膜打开时,相邻的所述辅助瓣叶段近端的游离缘之间彼此分离。4.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主动脉瓣膜辅助假体,其中,各所述辅助瓣叶段具有柔性的片状形状。5.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主动脉瓣膜辅助假体,其中,各所述辅助瓣叶段具有大体四边形的形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动脉瓣膜辅助假体,其中,各所述辅助瓣叶段具有大体矩形的形状,其中,矩形的两条纵向边固定在所述主体上。7.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主动脉瓣膜辅助假体,其中,各所述辅助瓣叶段近端的游离缘的横向延伸长度等于或大于对应的自体瓣叶的游离缘的横向延伸长度。8.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主动脉瓣膜辅助假体,其中,所述主体包括三个远端安置部,所述远端安置部构造成适于保持就位于主动脉的自体瓣窦内。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动脉瓣膜辅助假体,其中,所述远端安置部由生物相容性的弯曲条构成,具有向远端弓出的外轮廓。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主动脉瓣膜辅助假体,其中,所述远端安置部具有圆化的“W”形。11.根据权利要求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世文郑玲和吴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健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