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临界萃取的高效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8918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超临界萃取的高效分离装置,属于超临界萃取技术领域,实现驱动电机带动螺纹叶片分离混合物质时,磁制冷块吸收驱动电机产生的热量,带动热空气快速向上流动,加快热量的散发,同时氯化铵粉末与八水氢氧化钡粉末混合反应,吸热降温,实现对热量进行多方位吸收和散发,达到冷却降温的效果,避免温度过高对分离罐体内混合物质的分离造成影响,增强分离效果,且钯碳纤维耗氧剂消耗分离罐体内的氧气,降低其含量,使混合物质在分离过程中不易被氧化,并在弹性半球膜推动下,使钯碳纤维耗氧剂与氧气迅速充分接触,耗氧更加快速全面,提高其耗氧效果,进一步降低了混合物质发生氧化的可能性,提高分离质量。提高分离质量。提高分离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超临界萃取的高效分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超临界萃取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超临界萃取的高效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超临界为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气液之间的一种既非气态又非液态的物态,这种物质只能在其温度和压力超过临界点时才能存在,而它的粘度又较接近于气体,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是在超临界状态下,将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与待分离的物质接触,使其有选择性地把极性大小、沸点高低和分子量大小的成分依次萃取出来,超临界萃取作为一项环境友好型的技术,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所具备的许多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0003]现有技术中,在热敏性物质超临界萃取分离过程中,温度和氧气两个因素常常会对物质的分离造成影响,使其易发生氧化和向外逸散,使分离效果变差,提高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超临界萃取的高效分离装置,可以实现驱动电机带动螺纹叶片分离混合物质时,磁制冷块的磁屏蔽被取消后,通过其吸收驱动电机产生的热量,带动热空气快速向上流动,加快热量的散发,同时氯化铵粉末下落与八水氢氧化钡粉末混合反应,吸热降温,实现对驱动电机产生的热量进行多方位吸收和散发,达到冷却降温的效果,避免温度过高对分离罐体内混合物质的分离造成影响,增强分离效果,且钯碳纤维耗氧剂能够消耗分离罐体内的氧气,降低其内部氧气的含量,使其内部的混合物质在分离过程中不易被氧化,并在弹性半球膜鼓起的推动下,使钯碳纤维耗氧剂与氧气的接触更加迅速充分,使其对氧气的消耗更加快速全面,提高其耗氧效果,进一步降低了混合物质在分离过程中发生氧化的可能性,有效的提高了分离质量。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用于超临界萃取的高效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罐体,所述分离罐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所述分离罐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管,所述分离罐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分离罐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所述进料管、排气管和排液管均与分离罐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分离罐体的上端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分离罐体的内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顶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分离罐体内设有分离伞,所述分离伞位于转动杆的下侧,所述所述分离罐体的固定连接有散热罩,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散热罩内,所述散热罩的外端设有金刚石粉末层,所述散热罩的上端开凿有导通口,所述导通口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形变冲击膜,所述形变冲击膜的外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热微孔,所述散热罩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衔
接顶架,所述衔接顶架的内顶端固定连接有绝磁座,所述绝磁座的下端转动连接有两个绝磁罩,且两个绝磁罩相互紧密接触,所述绝磁座与两个绝磁罩之间安装有磁制冷块,两个所述绝磁罩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块,所述形变冲击膜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分离球,且挤压分离球与两个锥形块相接触,所述散热罩的外端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降温机构,可以实现将混合物质经过进料管导入到分离罐体内,并由驱动电机带动转动杆和螺旋叶片进行转动,使液态物质与二氧化碳气体相分离,二氧化碳气体经过排气管进行排出,液态物质则经过排液管排出,实现二氧化碳气体与液态物质的相互分离,而驱动电机工作释放热量,散热罩通过金刚石粉末层配合散热微孔带动热空气向外散发,方便驱动电机的散热,使热量不易积累,而随着热空气不断流动,散热微孔无法快速使热空气向外散热,使得形变冲击膜在冲击作用下被顶动弯曲,带动挤压分离球通过挤压锥形块,使两个绝磁罩相互分离,取消对磁制冷块的磁屏蔽,磁制冷块内磁矩的取向是无规则的,故磁熵升高并吸收热量,且形变冲击膜向上弯曲,使部分散热微孔孔径增大,增大热空气的流出量,配合磁制冷块的吸热使热空气快速向外流出,使热量更加快速高效的向外散发,配合降温机构有效的降温了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对分离罐体内混合物质的分离造成影响,增强分离效果。
[0009]进一步的,所述降温机构包括混合降温框,所述混合降温框与散热罩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上下对称的导热棒,导热棒的内部填充有导热填料,所述混合降温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半球,所述混合降温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膨胀半球囊,所述固定半球的外端和膨胀半球囊的外端紧密接触,所述固定半球的外端和膨胀半球囊的外端与混合降温框的内顶端之间填充有氯化铵粉末,所述固定半球的外端和膨胀半球囊的外端与混合降温框的内底端之间填充有八水氢氧化钡粉末,位于下侧的所述导热棒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嵌接管,所述嵌接管远离散热罩的一端与混合降温框的外端固定连接,所述嵌接管与混合降温框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嵌接管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下端与位于下侧的所述导热棒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形变记忆弹簧,所述活塞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拉绳,所述嵌接管的内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定滑轮,所述拉绳与定滑轮转动连接,所述拉绳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膨胀半球囊的内壁开凿有通孔,所述活动杆的外端穿过通孔并延伸至混合降温框内固定连接有筛分网,驱动电机工作中释放的热量,经导热棒传导至形变记忆弹簧上,使其受热收缩,拉动活塞向下运动,抽取膨胀半球囊内空气,使其收缩与固定半球相互分离,促使氯化铵粉末下落与八水氢氧化钡粉末混合反应,通过其反应吸热,实现对驱动电机释放的热量进行吸收,达到冷却降温的效果,减少温度对分离的干扰,且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拉绳在定滑轮的辅助下向下运动,从而拉动活动杆向上运动,带动筛分网运动对氯化铵粉末下落与八水氢氧化钡粉末进行打散,进而提高氯化铵粉末与八水氢氧化钡粉末的反应效率,使其更加快速充分对热量进行吸收,有效的降低了温度,避免高温对分离罐体内混合物质的分离造成影响,使分离效果更佳。
[0010]进一步的,所述混合降温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疏气管,所述疏气管的外端与分离罐体的外端固定连接,所述疏气管与分离罐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疏气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透气隔膜,所述透气隔膜与八水氢氧化钡粉末相接触,所述疏气管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收纳半球,所述收纳半球的外端开凿有多个伸出口,所述伸出口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冲击瓣膜,所述冲击瓣膜的初始状态为收拢状态,所述收纳半球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弹性半球膜,所述弹性半球膜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流通膜,
所述流通膜与弹性半球膜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绳,所述弹性绳的外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存料网兜,所述存料网兜的内部填充有钯碳纤维耗氧剂,随着螺旋叶片的转动,使二氧化碳气体向上运动排出,同时部分二氧化碳气体顶开冲击瓣膜,使气体进入到收纳半球内,并经过流通膜进入到延伸管内,钯碳纤维耗氧剂能够消耗分离罐体内的氧气,降低其内部氧气的含量,使其内部的混合物质在分离过程中不易被氧化,避免混合物质的分离质量造成影响,且氯化铵粉末下落与八水氢氧化钡粉末混合反应释放氨气进入到疏气管内,使弹性半球膜鼓起成半球形,带动延伸管经过冲击瓣膜向外延伸,使钯碳纤维耗氧剂与氧气的接触更加迅速充分,使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临界萃取的高效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罐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杆,所述分离罐体(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管(2),所述分离罐体(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3),所述分离罐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液管(4),所述进料管(2)、排气管(3)和排液管(4)均与分离罐体(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分离罐体(1)的上端安装有驱动电机(6),所述分离罐体(1)的内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杆(7),所述转动杆(7)的顶端与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7)的外端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8),所述分离罐体(1)内设有分离伞(5),所述分离伞(5)位于转动杆(7)的下侧,所述所述分离罐体(1)的固定连接有散热罩(9),所述驱动电机(6)位于散热罩(9)内,所述散热罩(9)的外端设有金刚石粉末层,所述散热罩(9)的上端开凿有导通口,所述导通口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形变冲击膜(10),所述形变冲击膜(10)的外端开凿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热微孔,所述散热罩(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衔接顶架(1001),所述衔接顶架(1001)的内顶端固定连接有绝磁座(1002),所述绝磁座(1002)的下端转动连接有两个绝磁罩(1003),且两个绝磁罩(1003)相互紧密接触,所述绝磁座(1002)与两个绝磁罩(1003)之间安装有磁制冷块(1004),两个所述绝磁罩(100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锥形块(1005),所述形变冲击膜(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挤压分离球(1006),且挤压分离球(1006)与两个锥形块(1005)相接触,所述散热罩(9)的外端设有两个左右对称的降温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临界萃取的高效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机构包括混合降温框(11),所述混合降温框(11)与散热罩(9)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上下对称的导热棒(12),所述导热棒(12)的内部填充有导热填料,所述混合降温框(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半球(13),所述混合降温框(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膨胀半球囊(14),所述固定半球(13)的外端和膨胀半球囊(14)的外端紧密接触,所述固定半球(13)的外端和膨胀半球囊(14)的外端与混合降温框(11)的内顶端之间填充有氯化铵粉末,所述固定半球(13)的外端和膨胀半球囊(14)的外端与混合降温框(11)的内底端之间填充有八水氢氧化钡粉末,位于下侧的所述导热棒(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嵌接管(15),所述嵌接管(15)远离散热罩(9)的一端与混合降温框(11)的外端固定连接,所述嵌接管(15)与混合降温框(11)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嵌接管(15)的内壁之间滑动连接有活塞(17),所述活塞(17)的下端与位于下侧的所述导热棒(12)的上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形变记忆弹簧(16),所述活塞(1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拉绳(19),所述嵌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立华吴进富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科鑫超临界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