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长时间放置的紫外线晒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888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长时间放置的紫外线晒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原料:麦冬、天冬、卡波姆、蜂腊、海藻酸钠、吐温、甜菜碱、玉米淀粉;将洗净后的天冬与麦冬混合,加水煎煮浓缩,随后与卡波姆、入玉米淀粉、海藻酸钠、甜菜碱搅拌均匀后加入蜂腊均质、乳化后得到修复剂,制备的修复剂不会出现药物分层、药效降低的情况,在海拔高、温差大、空气稀薄、辐射强的高原上也能保持药品的稳定性。高原上也能保持药品的稳定性。高原上也能保持药品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长时间放置的紫外线晒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剂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长时间放置的紫外线晒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海上训练以及高原驻训是目前部队驻训的两大特殊环境,在这两种战特环境下,紫外线损伤都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高原地区的气候特点为太阳辐射强,紫外线照射量多。我国青藏高原的年总辐射量值高达5850

7950兆焦耳/平方米,年日照时数在2000h以上。由于地势原因,青藏高原地区到达陆地面的紫外线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因紫外线辐射的波长与其穿透性呈正相关,中波紫外线和长波紫外线可引起皮肤表层和真皮层组织损伤,造成皮肤红斑、色素沉着、细胞晒伤、免疫抑制、光老化以及肿瘤等,对基层官兵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0003]目前市售的防紫外线产品主要是由对紫外线有散射作用的无机盐类和对紫外线有吸收作用的有机防晒剂配制而成,主要功能是防晒,但基层官兵的防晒行为极度缺乏,且单独的防晒对紫外线已经造成的皮肤损伤不能修复。且目前尚无有效的修护方法,只能简单的使用消毒、止痒、舒缓作用的药物缓解症状,不能对紫外线损伤进行修复。麦冬、天冬属百合科中药,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等功效,还未用于制作治疗晒伤修复的药物。因此具有广泛的研究前景,但是经过实验发现,制作成晒伤修复剂后长时间放置药物分层现象严重,药效降低,因此急需对该药物进行改进,制作一种可长时间放置后不分层、不降低药效的晒伤修复剂,为基层官兵日常训练保驾护航。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长时间放置的紫外线晒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修复剂不会出现药物分层、药效降低的情况,在海拔高、温差大、空气稀薄、辐射强的高原上也能保持药品的稳定性。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可长时间放置的紫外线晒伤修复剂,所述修复剂包括以下原料:
[0007]麦冬、天冬、卡波姆、蜂腊、海藻酸钠、吐温、甜菜碱、玉米淀粉。
[0008]进一步,所述修复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0009]20

70份麦冬、20

70份天冬、5

8份卡波姆、5

8份蜂腊、4

6份海藻酸钠、8

15份吐温、0.5

1份甜菜碱。
[0010]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0011](1)将洗净后的天冬与麦冬混合,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随后加热浓缩;
[0012](2)将浓缩完成的煎液与卡波姆混合搅拌均匀,静置过夜溶胀,调节 pH=7

8后加入玉米淀粉,采用高速搅拌器将凝胶与玉米淀粉搅拌均匀,常温陈化10

12h后进行干燥,干燥完成后粉碎成粉末;
[0013](3)将海藻酸钠用75

80℃的软水融化后冷却至25

30℃加入甜菜碱搅拌均匀,随后将步骤(2)的粉末、蜂腊加入海藻酸钠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加热均质,均质完成后加入吐温进行加热乳化,乳化后于2

4℃的低温下保存过夜;
[0014](4)将低温处理后的乳膏再次加热进行二次乳化,得到修复剂。
[0015]进一步,所述步骤(2)于45

55℃进行均质,均质压力为40Mpa。
[0016]进一步,所述步骤(2)于60

65℃进行乳化。
[0017]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二次乳化的温度为35

45℃。
[0018]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天冬与麦冬加水煎煮2次后加热浓缩至100

300 重量份。
[0019]进一步,所述海藻酸钠与软水制成浓度为1%的海藻酸钠溶液。
[0020]进一步,所述修复剂的保存温度为

20

55℃。
[0021]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抗紫外线损伤修复剂可以通过修复皮肤胶原蛋白和纤维细胞的损伤来缓解治疗紫外线辐射后的晒伤,同时通过制备的修复剂温和不刺激。制备的修复剂不会出现药物分层、药效降低的情况,在海拔高、温差大、空气稀薄、辐射强的高原上也能保持药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3]图1:实施例1制备的紫外线晒伤修复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5]实施例1:修复剂制备一
[0026](1)将洗净后的20g天冬与20g麦冬混合,加水煎煮2次,煎煮完成后合并煎液,随后加热浓缩至100g煎液;
[0027](2)将浓缩完成的煎液与5g研磨成无颗粒的卡波姆混合搅拌均匀,常温静置过夜进行溶胀,溶胀后调节pH=8后,使其变成凝胶,再8g加入玉米淀粉,采用高速搅拌器将凝胶与玉米淀粉搅拌均匀,直至玉米淀粉均匀的分散在凝胶中,随后表面用保鲜膜覆盖后进行常温陈化,陈化10h后进行干燥,干燥时可采用低温干燥法,干燥完成后粉碎成粉末,过200目筛;
[0028](3)将海藻酸钠用75

80℃的软水融化成1%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25℃后加入0.5g甜菜碱搅拌均匀,随后将步骤(2)的粉末与5g蜂腊加入海藻酸钠溶液中,搅拌均匀后于加热至45℃进行均质,均质压力为40Mpa,均质完成后均质完成后加入8g吐温80,加热60℃进行乳化,采用框式搅拌器,速度为60r/min,搅拌时间50min,乳化后于2

4℃的低温下保存过夜;
[0029](4)将低温处理后的乳膏再次加热至35℃进行二次乳化,乳化条件为框式搅拌器,速度为40r/min,搅拌时间30min,二次乳化完成后得到修复剂,如图1所示。
[0030]实施例2:修复剂制备二
[0031](1)将洗净后的70g天冬与70g麦冬混合,加水煎煮2次,煎煮完成后合并煎液,随后加热浓缩至300g煎液;
[0032](2)将浓缩完成的煎液与8g研磨成无颗粒的卡波姆混合搅拌均匀,常温静置过夜进行溶胀,溶胀后调节pH=7后,使其变成凝胶,再15g加入玉米淀粉,采用高速搅拌器将凝胶与玉米淀粉搅拌均匀,直至玉米淀粉均匀的分散在凝胶中,随后表面用保鲜膜覆盖后进行常温陈化,陈化12h后进行干燥,干燥时可采用低温干燥法,干燥完成后粉碎成粉末,过180目筛;
[0033](3)将海藻酸钠用75

80℃的软水融化成1%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25℃后加入1g甜菜碱搅拌均匀,随后将步骤(2)的粉末与8g蜂腊加入海藻酸钠溶液中,搅拌均匀后于加热至55℃进行均质,均质压力为40Mpa,均质完成后均质完成后加入15g吐温80,加热至65℃进行乳化,采用框式搅拌器,速度为 60r/min,搅拌时间50min,乳化后于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长时间放置的紫外线晒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剂包括以下原料:麦冬、天冬、卡波姆、蜂腊、海藻酸钠、吐温、甜菜碱、玉米淀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长时间放置的紫外线晒伤修复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20

70份麦冬、20

70份天冬、5

8份卡波姆、5

8份蜂腊、4

6份海藻酸钠、8

15份吐温、0.5

1份甜菜碱、8

15份玉米淀粉。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一种可长时间放置的紫外线晒伤修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洗净后的天冬与麦冬混合,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随后加热浓缩;(2)将浓缩完成的煎液与卡波姆混合搅拌均匀,静置过夜溶胀,调节pH=7

8后加入玉米淀粉,采用高速搅拌器将凝胶与玉米淀粉搅拌均匀,常温陈化10

12h后进行干燥,干燥完成后粉碎成粉末;(3)将海藻酸钠用75

80℃的软水融化后冷却至25

30℃加入甜菜碱搅拌均匀,随后将步骤(2)的粉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柳琳李晓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