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蔽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0878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屏蔽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屏蔽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一种屏蔽膜,包括:第一PET薄膜层、第二PET薄膜层和电子浆料层,第一PET薄膜层通过电子浆料层与第二PET薄膜层相连;所述屏蔽膜制备方法:将电子浆料层涂覆在第一PET薄膜层和第二PET薄膜层之间,并用UV灯照射一定时间;所述电子浆料层由PAA、CMC、导电剂、分散剂、消泡剂、溶剂、偶联剂和光敏剂混合后得到;PAA与CMC在电子浆料层中复合运用,展现出良好的柔韧性和弹性,轻微拉伸不会使浆料产生断裂或细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中,UV灯照射下,PET膜和丙烯酸,在偶联剂、光敏剂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较强的化学键,从而提高了粘接力。从而提高了粘接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屏蔽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屏蔽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屏蔽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数据线传输速度的提升,对线的屏蔽要求越来越高,一般来讲,为了提高屏蔽作用,会增加金属编织层的厚度,这样就会增加线的直重量和直径,成本高、使用不方便,随着直径的增加,线的柔韧性也会变差,体感不舒适。
[0003]PAA的粘接力强,适合用于基材上的电子浆料添加剂,但由于其本身较硬,弹性差,限制了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较好弹性及柔韧性的屏蔽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屏蔽膜,包括:
[0007]第一PET薄膜层、第二PET薄膜层和电子浆料层,第一PET薄膜层通过电子浆料层与第二PET薄膜层相连;
[0008]电子浆料层包括如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
[0009][0010][0011]导电剂包括纳米银线、银包铜、碳粉和铝粉。
[0012]进一步地,分散剂采用海藻酸钠、PVP、明胶中的一种。
[0013]进一步地,消泡剂采用改性二氧化硅、矿物油中的一种。
[0014]进一步地,溶剂采用乙醇、氯仿、四氢呋喃、丙酮、环氧氯丙烷中的一种。
[0015]进一步地,偶联剂采用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二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3

甲基
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

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
[0016]进一步地,光敏剂为二苯甲酮。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屏蔽膜的制备方法,制备上述任一项的屏蔽膜,其特征在于:将电子浆料层涂覆在第一PET薄膜层和第二PET薄膜层之间,并用UV灯照射一定时间;所述电子浆料层由PAA、CMC、导电剂、分散剂、消泡剂、溶剂、偶联剂和光敏剂混合后得到。
[0018]进一步地,银纳米线的制作方法:
[0019]将四丁基氯化铵、硝酸铁九水化合物以及硝酸银加入到乙二醇溶剂中形成混合溶液,将混合溶液分散;
[0020]将分散均匀的混合溶液在140℃下反应一定时间,然后冷却至室温;
[0021]将混合溶液用乙醇离心清洗得到银纳米线。
[0022]进一步地,银包铜的制作方法:
[0023]将铜粉酸洗去除表面的氧化物,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进一步利用OP

10清洗杂质,将清洗好的铜粉加水形成悬浮液;
[0024]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氨水,调至白色沉淀消失,调节PH至碱性形成银氨液;
[0025]将悬浮液和银氨液混合进行加热一定时间,温度范围40

80℃,加入还原剂,水洗涤至中性,干燥后得到银包铜。
[0026]进一步地,还原剂采用甲醛、二甲胺硼、次磷酸盐、肼、硼烷、葡萄糖中的一种。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8]PAA与CMC在电子浆料层中复合运用,克服了PAA本身较硬的缺陷,复合胶体展现出良好的柔韧性和弹性,轻微拉伸不会使浆料产生断裂或细纹;
[0029]银包铜与纳米银线产生协同作用,利用纳米银线的细丝状特点,能够在银包铜颗粒间构建通道,提高电导率;
[0030]本专利技术的工艺中,UV灯照射下,PET膜和丙烯酸,在偶联剂、光敏剂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较强的化学键,从而提高了粘接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方案及产品优点更加具体与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2]在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实验仪器和测试设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实验室常规仪器设备;所涉及的实验原料与试剂,如无特别说明,均购自常规化学试剂公司。
[0033]实施例1
[0034]本实施例的屏蔽膜包括:
[0035]第一PET薄膜层、第二PET薄膜层和电子浆料层,第一PET薄膜层通过电子浆料层与第二PET薄膜层相连;
[0036]电子浆料层包括如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
[0037][0038]导电剂包括纳米银线、银包铜、碳粉和铝粉。
[0039]分散剂采用海藻酸钠。
[0040]消泡剂采用改性二氧化硅。
[0041]溶剂采用乙醇。
[0042]偶联剂采用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0043]光敏剂为二苯甲酮。
[0044]实施例2
[0045]本实施例的屏蔽膜包括:
[0046]第一PET薄膜层、第二PET薄膜层和电子浆料层,第一PET薄膜层通过电子浆料层与第二PET薄膜层相连;
[0047]电子浆料层包括如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
[0048][0049][0050]导电剂包括纳米银线、银包铜、碳粉和铝粉。
[0051]分散剂采用PVP。
[0052]消泡剂采用矿物油。
[0053]溶剂采用氯仿。
[0054]偶联剂采用二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0055]光敏剂为二苯甲酮。
[0056]实施例3
[0057]本实施例的屏蔽膜包括:
[0058]第一PET薄膜层、第二PET薄膜层和电子浆料层,第一PET薄膜层通过电子浆料层与第二PET薄膜层相连;
[0059]电子浆料层包括如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
[0060][0061]导电剂包括纳米银线、银包铜、碳粉和铝粉。
[0062]分散剂采用明胶。
[0063]消泡剂采用改性二氧化硅。
[0064]溶剂采用四氢呋喃,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丙酮或环氧氯丙烷。
[0065]偶联剂采3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3

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0066]进一步地,光敏剂为二苯甲酮。
[0067]上述实施例中屏蔽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68]a.制备银纳米线:
[0069]首先将50g的乙二醇加入到一个反应容器中,然后将其放置到油浴锅中在 125℃下反应90分钟,接着从油浴锅中取出该反应容器空冷到常温。将0.008g 的四丁基氯化铵、0.24g的硝酸铁九水化合物以及0.477g的硝酸银加入到上述溶液中超声分散,当混合溶液分散均匀后,再将反应容器放入到油浴锅中在 140℃下反应18小时。当反应结束后,将反应容器取出空冷至室温,接着将所得混合溶液用乙醇离心清洗三次,离心机转速调为10000r/min,最终得到纯净的银纳米线。
[0070]b.制备银包铜:
[0071]铜粉可以是不同形状,如片状、球状、树枝状,优选为片状(比表面积大),径厚比50:1,粒径4

10μm。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屏蔽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PET薄膜层、第二PET薄膜层和电子浆料层,第一PET薄膜层通过电子浆料层与第二PET薄膜层相连;电子浆料层包括如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PAA
ꢀꢀꢀꢀꢀꢀ
10

20份CMC
ꢀꢀꢀꢀꢀꢀ3‑
5份导电剂
ꢀꢀꢀ
50

70份分散剂
ꢀꢀꢀ1‑
5份消泡剂
ꢀꢀꢀ
0.5

1份溶剂
ꢀꢀꢀꢀꢀ
10

30份偶联剂
ꢀꢀꢀ
0.1

0.5份光敏剂
ꢀꢀꢀ
0.1

0.5份;导电剂包括纳米银线、银包铜、碳粉和铝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蔽膜,其特征在于:分散剂采用海藻酸钠、PVP、明胶中的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蔽膜,其特征在于:消泡剂采用改性二氧化硅、矿物油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蔽膜,其特征在于:溶剂采用乙醇、氯仿、四氢呋喃、丙酮、环氧氯丙烷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蔽膜,其特征在于:偶联剂采用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二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大雪周广森董少军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市海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