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坯连铸大包回转台基体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0841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1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坯连铸大包回转台基体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基坑开挖;S2、第一施工界面以下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第一电缆隧道左侧土方开挖后增设填充体;S3、在第一施工界面与墙面的交界处设置毛细水阻隔板;S4、由下至上依次对各个施工界面以下的钢筋混凝土进行施工,各个施工界面与墙面的交界处均设置毛细水阻隔板,并在进行下一次钢筋混凝土施工之前,先对前次钢筋混凝土施工后在施工界面上产生的浮浆膜进行清除;S5、清理交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冶金行业大型板坯连铸大包回转台高耸钢筋混凝土基座本体的施工难题,充分满足钢筋混凝土结构无裂缝不渗漏的工艺要求,保证工程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坯连铸大包回转台基体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行业建筑工程施工建设
,具体为一种板坯连铸大包回转台基体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冶金行业大型板坯连铸大包回转台高耸钢筋混凝土基座本体,由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电缆隧道、厚大墙体、大截面柱子、超高截面大梁和超厚异形板组成,为了满足工艺设备需求,各种混凝土构件空间位置复杂多变,施工工艺复杂,施工控制难度大,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多。传统施工方法总体施工策划较为简单,施工程序不够系统缺乏优化,施工工期较长且建造精品工程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板坯连铸大包回转台基体施工工艺,解决冶金行业大型板坯连铸大包回转台高耸钢筋混凝土基座本体的施工难题,充分满足钢筋混凝土结构无裂缝不渗漏的工艺要求,保证工程质量。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坯连铸大包回转台基体施工工艺,需要施工的基体从下至上分为多次混凝土浇筑,两侧混凝土浇筑的连接面为施工界面,其中正负零地面以下外侧混凝土墙体为潮湿界面,墙面也为潮湿界面,所述基体内部的电缆隧道均位于墙面的右侧,其具体步骤如下:
[0005]S1、基坑开挖;
[0006]S2、第一施工界面以下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同时,第一电缆隧道仅施工下部结构,第一电缆隧道左侧土方开挖后增设填充体;
[0007]S3、在第一施工界面与墙面的交界处设置毛细水阻隔板;
[0008]S4、由下至上依次对各个施工界面以下的钢筋混凝土进行施工,除了作为大包回转台承载面的上部梁板结构下侧的施工界面以外的各个施工界面与墙面的交界处均设置毛细水阻隔板,并在进行下一次钢筋混凝土施工之前,先对前次钢筋混凝土施工后在施工界面上产生的浮浆膜进行清除;
[0009]S5、清理交接。
[0010]作为补充,在步骤S1中,在填充体的表面涂刷聚氨酯,将填充体与钢筋混凝土结构隔离。
[0011]作为补充,在施工界面下部的钢筋混凝土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要技术间隔时间小时以上再浇筑上部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0012]作为优选,基体的每个楼层内部楼梯踏步和辅助结构不与基体的主体结构同步施工,基体的主体钢筋混凝土结构模板拆除后,随后逐步进行内部楼梯踏步和辅助结构的施工。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毛细水阻隔板呈长条薄板状,其两边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
干个折弯槽,可以通过连接达到任意长度。
[0014]作为优选,相邻的毛细水阻隔板之间通过截面相同的毛细水阻隔板连接段进行连接,所述的毛细水阻隔板连接段与毛细水阻隔板连接的位置夹有遇水膨胀胶条,并穿接有紧固件连接。
[0015]作为优选,所述的毛细水阻隔板沿着施工界面纵向通长设置,且安装在钢筋混凝土墙体中心线部位,所述的毛细水阻隔板其截面立置,混凝土浇筑后将其截面的二分之一埋在下部混凝土中,所述的毛细水阻隔板采用板杆顶紧装置进行安装,所述的板杆顶紧装置包括顶钢筋短杆、顶钢板短杆以及轴向连接顶钢筋短杆和顶钢板短杆的中间内螺纹调节管,所述的顶钢筋短杆的端部为半圆弧形,所述的顶钢板短杆的端部为平板状,所述的顶钢筋短杆的半圆弧形端部扣住立置钢筋,顶钢板短杆的平板状端部顶住毛细水阻隔板,相邻的板杆顶紧装置间隔不超过1米。
[0016]作为优选,所述的顶钢板短杆的平板状端部的端面涂抹快干胶水,所述的顶钢筋短杆的半圆弧形端部扣住立置钢筋后利用铅丝绑扎。
[0017]作为优选,利用专用清除工具对施工界面上产生的浮浆膜进行清除,所述的专用清除工具包括手柄和安装在手柄端部的盒状支架框,所述的盒状支架框的下端安装有钢板,所述的钢板上均布有若干个敲击钝钉。
[0018]作为优选,所述的敲击钝钉包括圆锥头部和与圆锥头部尾部相连的连杆,所述的连杆上套接有弹簧垫圈和锁紧螺母,所述的连杆从钢板上的螺纹孔穿过。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施工工艺将施工工序分为若干个施工界面,并在施工界面与墙面之间的潮湿界面上设置毛细水阻隔板,实现了该部位无渗水无潮湿,保护工艺设备正常工作,并在工艺过程中对施工界面上的浮浆膜进行清理,实现混凝土界面紧密连接,杜绝产生空鼓或缝隙,提高混凝土外表面的观感效果,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可以有效解决冶金行业大型板坯连铸大包回转台高耸钢筋混凝土基座本体的施工难题,充分满足钢筋混凝土结构无裂缝不渗漏的工艺要求,保证工程质量。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大包回转台基体施工工序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毛细水阻隔板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毛细水阻隔板的拼接过程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毛细水阻隔板的拼接主视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阻隔板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阻隔板顶杆的使用状态主视示意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阻隔板顶杆的使用状态俯视示意图;
[0028]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专用清除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专用清除工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专用清除工具的敲击钝钉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
[0032]1、第一施工界面,11、毛细水阻隔板连接段,12、遇水膨胀胶条,13、板杆顶紧装置,
14、立置钢筋,15、专用清除工具,2、第二施工界面,3、第三施工界面,4、第四施工界面,5、第五施工界面,6、第六施工界面,7、填充体,10、毛细水阻隔板,A、墙面,B1、第一电缆隧道,B2、第二电缆隧道,B3、第三电缆隧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4]如图1

10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冶金行业大型板坯连铸大包回转台高耸钢筋混凝土基座本体的施工难题,提供一个实施例:一种板坯连铸大包回转台基体施工工艺,需要施工的基体从下至上分为多次混凝土浇筑,两侧混凝土浇筑的连接面为施工界面,其中正负零地面以下外侧混凝土墙体为潮湿界面,墙面A也为潮湿界面,所述基体内部的电缆隧道均位于墙面A的右侧,其具体步骤如下:
[0035]S1、基坑开挖,基坑开挖至8.3m深度;
[0036]S2、第一施工界面1以下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同时,第一电缆隧道B1仅施工下部结构,第一电缆隧道B1左侧土方开挖后增设填充体7,填充体7采用C15混凝土浇筑,填充体7所形成的右侧立面作为电缆隧道B1的外侧模板,满足混凝土结构施工的需求,在填充体7的表面涂刷聚氨酯,将填充体7与钢筋混凝土结构隔离,避免两者粘结产生混凝土相互约束或变形不协调而导致裂缝的隐患;
[0037]S3、在第一施工界面1与墙面A的交界处设置毛细水阻隔板10,有利于第一电缆隧道B1内部无渗水无潮湿;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坯连铸大包回转台基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需要施工的基体从下至上分为多次混凝土浇筑,两侧混凝土浇筑的连接面为施工界面,其中正负零地面以下外侧混凝土墙体为潮湿界面,墙面(A)也为潮湿界面,所述基体内部的电缆隧道均位于墙面(A)的右侧,其具体步骤如下:S1、基坑开挖;S2、第一施工界面(1)以下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同时,第一电缆隧道(B1)仅施工下部结构,第一电缆隧道(B1)左侧土方开挖后增设填充体(7);S3、在第一施工界面(1)与墙面(A)的交界处设置毛细水阻隔板(10);S4、由下至上依次对各个施工界面以下的钢筋混凝土进行施工,除了作为大包回转台承载面的上部梁板结构下侧的施工界面以外的各个施工界面与墙面(A)的交界处均设置毛细水阻隔板(10),并在进行下一次钢筋混凝土施工之前,先对前次钢筋混凝土施工后在施工界面上产生的浮浆膜进行清除;S5、清理交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坯连铸大包回转台基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在填充体(7)的表面涂刷聚氨酯,将填充体(7)与钢筋混凝土结构隔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坯连铸大包回转台基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施工界面下部的钢筋混凝土墙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需要技术间隔时间1小时以上再浇筑上部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坯连铸大包回转台基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基体的每个楼层内部楼梯踏步和辅助结构不与基体的主体结构同步施工,基体的主体钢筋混凝土结构模板拆除后,随后逐步进行内部楼梯踏步和辅助结构的施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坯连铸大包回转台基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细水阻隔板(10)呈长条薄板状,其两边沿着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折弯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坯连铸大包回转台基体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毛细水阻隔板(10)之间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凤勇成继红徐秀珍孙健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